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喜(上)

  两喜

  永侯家自老侯爷瘸腿后,就算是京中的透明人了,无论谁家的丧事喜事,都只是到了礼数就罢,甚少有亲自去的。

  而圣上在老侯爷刚刚瘸腿的时候还多有赏赐问候,后来渐渐的也平了,时到如今,京中还记得这永侯府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多是些老辈的人。

  如年少姑娘家,安澄安淑不知道这人家是寻常事,像洪霞这样知道的,才让人奇怪。

  路思惟不意真有人知道,反而诧异,“你们家怎么记得?”

  洪霞笑道,“这位老侯爷也算我父亲的半个恩人,当初我父亲从军,屡受打压,被人抢了功劳,还是这位老侯爷了话,提拔了我父亲。”

  “所以我们家和永侯府还算有来往。”

  “不过他们家避世多年,我们寻常去也不怎么见得到人,所以多是走礼数,如今你要是问我他们家的人是个什么,我也不出来。”

  安澄接话道,“能被圣上看重,想来不会差的。”

  毕竟是亲生女儿,再不受宠,也没有故意指个刻薄人家的道理。

  路思惟笑了笑,算是认下安澄的话,“他们家世代勋贵,虽这几年不怎么出来了,家底是尽有的,宫里已经商议好了,那公主府就建在永侯府旁边,划出个地方来,那里原是旧居,略微修缮下就校”

  ——这样也能赶着公主十七岁的时候嫁出去,若是磨到了十八岁,皇后娘娘脸上就不好看了。

  安淑点点头笑道,“到底还是圣上最有盘算的,咱们把京里这些人家数了一遍,却是谁也没准的。”

  “像咱们之前以为的,永侯府已经被圣上忘了,可你们瞧,有了好事,圣上还是惦记着的。”

  这样的话谁都会。

  洪霞接过来,“到底是为国尽忠,效力于皇上的臣子,皇上怎会真的把他们给忘了呢。”

  几个人在马车上又了几句,便到了珍宝阁,路思惟算是这里的常客,又是皇后娘娘的嫡亲外甥女,老板早在看见路府马车的时候就已经迎了过来。

  亲自在旁边躬垂手的笑道,“几位姑娘来了?”

  “楼上有现成的消暑饮和点心,几位姑娘先歇歇,店又出了许多新样子,今儿刚出的货,每样儿就一个,花色都不重复的,还没给别人过眼呢,几位姑娘先挑。”

  限量版对女的惑是不分古今中外的。

  本来是当陪客的安淑也来了兴致,“那快拿过来,让我们看看。”

  等着她们都上了楼,掌柜就把东西都拿了出来,有外人在,话总是不方便的,路思惟就打发走了他,“你且退下吧,等我们看好了叫你。”

  几个托盘的首饰,俱是光华灿烂,一起放在桌子上仿佛都晃了眼睛。

  安淑先拿起一只赤金琉璃珠的双鱼步摇,递给路思惟,“你看这个好不好看?”

  “明艳大气,也不落俗,很合公主份。”

  路思惟只看了一眼就摇了摇头,“安泰她不像是喜欢这种华丽繁复的。”

  安澄按照自己的心思,拿了一只羊脂玉的芙蓉花簪子,其实以她们的份,羊脂玉虽好,可也不是极其难得的珍品,可这簪子的妙处除了玉质温润干净外,更在那花蕊的一点粉。

  一整块的羊脂玉唯独这一点点粉色,工匠巧思,以它做了花蕊,让整个簪子除了清雅外,又多零艳,不至于过度素净。

  路思惟看见了也点点头,“这个还好,且放到一边去,再看看有没有旁的,毕竟是她大喜,白色还是素零。”

  “不过若没有更加合适的,这个她也能很看得上了。”

  洪霞看路思惟这样犹豫不决的,奇道,“看你这样费心思为她选礼物,又很熟悉她的喜好……可以前似乎没听安泰公主与你交好?”

  “也不过就是这段时间的事儿罢了。”路思惟拿着一对玛瑙鸳鸯和一对碧玉莲花镯子做比较。

  “姑姑把安泰公主接到了椒房去住,毕竟是要嫁人了,以前有些疏漏之处,如今也该补上。”

  “我和姐姐就这么着,和她见了几面,倒是很得上话,子沉静大方,我和姐姐都是很喜欢她。”

  “以前在宫里还有些不方便,以后出了宫不准就是要常来常往的,所以想着,得备份厚礼给她。”

  “姐姐出来不方便,就指派了我备下礼。”

  选了半,路思惟还是敲定了一双镂金丝双雁坠夜明珠的耳环。

  这边路思惟敲定了以后心下一松,那边沈氏听到安桥大老爷敲定的主意却是心口一紧。

  这是安林二老爷回来的,据他的意思,安桥大老爷已经和许翰林一起吃过酒了。

  “那……大哥的意思是定下了?”沈氏虽并不算极偏心洪家,可是就这么定了许家,也有点怅然若失的滋味。

  安桥大老爷和许家吃酒的时候,安林二老爷也是在的,自然知道前因后果,“倒也没那么明显。”

  “只是大哥的意思,是很看好许翰林的为饶,你知道,懂规矩重规矩又有才学的人,大哥最看得上。”

  “大哥是,有父如此,又多亲族帮衬,想来儿子是不会差的。”

  沈氏听了,微微叹口气,“那还是要定下了。”

  只是女方家该矜持一点,才没把话透,只怕如今就是等着许家来下聘就可定下了。

  安林二老爷在脂粉堆里打滚过许多年,沈氏这一叹气,他就听出些意思来了,“怎么?听你这话,好像不大愿?”

  沈氏笑道,“我不过是个隔房的婶娘,的话,老爷也不必放在心上。”

  “其实这洪家和许家在我这儿也就是半斤八两的,可偏偏这许家定下了以后,我又有些可惜洪家,以那家饶子,池姐儿过去了,不富贵荣华,子顺心轻快是一定的。”

  明明也知道洪家比不得许家家世渊源,可如今真舍了,反而有点舍不得了。

  “再者,那许翰林家的夫人,和我的几句话不多,那人多,我也忙的昏了头了,倒不曾注意那许多,只恍惚记得,许夫人是自己个儿来的,没带上家里的姑娘?”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缘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