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长袖善舞陈长文

  天才本站地址s

  一转眼就到了清明节,遍地都是黄牛,农人们携家带口,都在田间忙碌起来了。

  清明与端午、中秋、春节一起被称为本朝的四大节日。按照本朝的历法,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也就是春分后的第十五天便是清明。清明开始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前十日,节后十日,这二十日都属于清明。之所以成为本朝祭祀祖先的节日,究其始终,源于寒食节。

  寒食节的的起源来自于晋文公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本朝的清明节并非官方法定,而是约定俗成。大致在寒食节后一两日。并州旧俗,清明的前一日为寒食节,前两日是小寒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并州便是春秋时晋国之故地。寒食节祭奠了介子推,随后的一两天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为他们扫一扫墓,自然是极好的。等到并州军从并州一路南下,雄踞司隶、凉州之后,这个习惯自然也就成了官方习惯。

  本朝的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对于小民百姓而,清明便意味着力田,届时全家老小扶老携幼一齐上阵,一定要趁着农时,将家里的田地播种完,一年的嚼裹儿,可都在这片田地里了。

  就在清明这一天,郑玄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郑玄是海内闻名的儒林宗师,刘倾城又是鲜卑天王,两个人的身份实在太高,故尔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会到中东门去迎接的。一来是显示朝廷尊师重道的诚意和抚远怀人的赫赫之威,二来便是去见识一番海内儒林宗师康成先生和万里鲜卑草原真正的主人天王刘倾城的风姿气度,开开眼界。

  朝廷和大司马很重视,这件事儿便被当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儿,此乃官场通例,是不消说的。按照本朝的惯例,此事儿从大到小是归司隶校尉、河南尹和洛阳县层层承办的。司隶校尉侯成是洛阳朝廷的实权人物儿,自然有很多大事儿要办,顶多是动动嘴皮子罢了。他老人家也很够意思,只是把河南尹王隗和洛阳县找来,道了一句叨扰,便直接放了话。

  “此次迎接康成先生和鲜卑刘天王,是足以令天下震动的大事儿我虽然事儿多,这件事儿还是要亲自过问的。大司马西巡水利和农业,不在京师,卫将军也正忙着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也没有时间管这些事儿。我的话只有一句,要节俭办事儿,钱要花在刀刃儿上”

  “如今的情况儿你们都清楚,三月未雨,从诸侯那里搜刮来的钱财都流水儿一般拿出去买粮食了。朝廷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们要琢磨着怎么少花钱,还能把事儿办得热热闹闹的一句话,好生去做办得好,我亲自为你们请功,办得不好,板子可是打在你们身上的”

  话一说完,侯成拱拱手便去了,“子玉先生”是朝廷重臣,自然是极忙的。河南尹王隗和侯子玉是极熟的,当时便叫了侯府的府令来,找了一间静室来仔细核计此事儿如何办理。“老兄,侯司隶的话儿你也听到了,钱该花的还是要花的,只是不能奢靡。你老兄是首县,是有大才之人,你就在这里想个法子出来吧。只要差不离儿,我是一概应允的。”

  自从始皇帝创立郡县制以来,便有了附郭县一说。所谓附郭,指的是县令和郡太守,甚至是和朝廷同处一城的局面,此时,县令便是郡中诸县令之首,号称首县。如此一来,不但没有了“百里侯”的威风,一举一动都在上官的眼皮子底下,但凡郡中有事儿发生,势必会着落在首县身上。一个威风凛凛的县令,就此变成了郡太守的大管家,整年都在疲于奔命。

  故尔,本朝便有了一段极为生动的谚语前生不善,今生县令,前生作恶,附郭郡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此语虽然有些过苛,却也道尽了附郭县令的一腔酸楚。大体而,趋跄倥偬,供给纷纭,疲于奔命,这十二字的考语还是大致不差的。故尔,首县是极难做的,唯其如此,很多人视附郭为畏途,但是也有人拼了命也要做首县,何也以其升迁极速也

  常年奔走在郡太守府内,不仅消息灵通,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是极熟,只要不出大的岔子,三年任满,京查大计,一个“卓异”自然是跑不了的。本朝的则例,卓异是要升一级调用的。有了考绩卓越的金字招牌,自己再上下活动打点一下,一个簇新的郡太守便到手了

  作为首县,也有一套十字令一曰红,二曰圆融,三曰路路通,四曰认识古董,五曰不怕大亏空,六曰围棋马吊中中,七曰梨园弟子殷勤奉,八曰衣服齐整语从容,九曰主恩宪德满口常称颂,十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说句实话,这一套十字令还是颇为传神的。

  这一套十字令都不难理解,唯一有些难懂的便是“认识古董”了。这里面有个缘故,县令要做的事儿太多,花费甚巨,经常会有亏空,而本朝的则例,离任之时,前后任之间是要办“交代”的。那些有亏空的县令不得不将自己收藏的古董用来抵偿亏空,作为一郡县令领袖的首县自然有义务为他们鉴定的。若是首先不认识古董,他的话语权便会大打折扣了。

  说起这位洛阳县,却是鼎鼎大名,他名叫陈群,字长文,颍川郡许县人,出身于颍川陈氏,是颍川四大世祖之二。陈群的祖父便是号称“陈太丘”的陈寔,父亲是陈纪,可谓是名门之后。陈群本人在清流中声名甚著,长袖善舞,有捷才,美姿容,好谈论,更难得的是,他善于抽丝剥茧,在纷繁杂乱的事情中一眼看破要害,常常一语中的,能断大事。作为本朝天字第一号的首县,洛阳县令自然是一等一的捷才,他细细想了想,立刻便有了决断。

  “使君,康成先生为人,是极旷达的,并不在乎那些小节。依我之见,他抵达长安城的那一日正是清明,不妨让他早些赶到,随同马太常一起去祭奠诸帝陵园。于他而,作为儒林领袖,这是无上的荣光。至于刘天王,他注重的是朝廷如何礼遇于他,同时也要让他在天下人面前大大地露上一回脸。莫若让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亲自前去迎接,然后和康成先生一起去祭拜诸帝陵园。在此之前,想必朝廷总是要有恩赏的,如此便更好了。”

  王隗出身太原王氏,又是饱经宦海,一听这话儿立刻就明白了。陈群的意思,是先用百官相迎,以安其心,再当众颁布赏赐,以遂其志,最后邀其祭陵,以彰其德。“文长你的这个法子好甚好我们这就去见侯司隶,把这个法子告诉他,看看是否可行。”

  两人一齐起身,来到后堂,将刚才想到的办法一五一十地和侯成说了,侯成从硕大的案几后面抬起头来,仔仔细细地听完,沉默了半晌儿,这才开口了。“百官相迎的事儿好办,这个大司马早就求得了一纸诏书。祭陵也好办,我看干脆就让他两人主祭好了,具体的礼仪,鹰信通知他们,到时候康成先生如何做,刘天王便如何做。好在还有马太常在旁边儿陪祭,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至于能否使得,还要问一下马太常。至于赏赐嘛,都是有点儿难度,仲康先生好说,将封他为高密县侯的诏书一颁就行。可是,这刘天王怎么赏呀”

  三个人计议了一番,竟然是无从措手,便起身去找太常马日磾。马日磾听了三人的话儿,仔仔细细想了半晌儿,一拍案几大声说道“主祭之事无妨,是早就有先例的。仲康先生是海内儒林宗师,让他主祭,是彰示朝廷重视教化之意。刘天王是远人,让他主祭,是彰示朝廷威加海内,抚远怀人之意。于他二人而,这都是天大的造化,是百年不遇的。”

  “至于赏赐刘天王嘛,可以效本朝故事,赐鲜卑天王金印,封鲜卑天王,顺便儿就此定下异族封王必须由朝廷批准的则例。如此措置,三位以为如何呀”“马太常此语,端的是老成谋国我三人毫无异议”侯成、王隗、陈群三人一躬到底,以示郑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