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捷报传来

  天才本站地址s

  卯正三刻,赞礼官们纷纷走出了朝房,面南背北站好,这预示着大朝即将开始。文武百官们也陆续走出大帐,按照朝班,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好。在这一刻,并州土包子们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纪律性,刚刚从凉州前线赶回来的卫将军高顺第一个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他身后,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是军中诸将,他们个个身穿崭新的官服,黑压压地站成了一片,每个人都如同钢浇铁铸一般,目不斜视。“好今日的大朝,文官们怕是被武官们比下去喽侯成,你做得好”太尉皇甫嵩满意地大声说道,向着侯成点点头。

  正旦的大朝受贺,班次是极有讲究的,刘姓诸王在最前面,其次便是有爵者,然后才是百官,最后是东羌、西羌、鲜卑、匈奴等异族的使者。当今天子还远在汝南郡平舆县,洛阳朝廷尊奉的也是当今天子的年号,刘姓诸王自然是不会派遣使者前来恭贺正旦的。

  因此,排在最前面的便应该是大汉绝无仅有的三个万户侯,温侯吕布、万户侯蔡邕、万户侯康曼提,康曼提远在西域,便只剩下了吕布和蔡邕。他们后面,便是三公,三公之后是三独坐,再后面才按照文东武西的班次,按照官秩排列。九卿就在三公后面,九卿之后,才是两千石的大员,按照这个班次,高顺正好排在侯成后面,位列武班第一。

  “众卿按照班次,排列队形”赞礼官终于开口了,他们都是蔡大家特地从国子监和斤京师大学堂中挑选出来的,一个个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更难得的是声音洪亮,都是大嗓门儿。文武百官们刚刚排好了队形,德阳殿前的那一口硕大的铜钟便被敲响了,声闻数里。

  赞礼官又一次开口了“正旦大朝开始两千石以上官员,入德阳殿觐见监国,其余则上陛朝觐”于是,在悠扬的钟声之中,大司马吕布和蔡大家在前,两千石以上官员整肃衣冠,迈着庄严的步子进入德阳殿。以高顺为首的武将们更是威仪具足,看上去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一般。看着文官们羡慕的目光,土包子们心中不免有些得意了,这些日子的辛苦总算没有白受有今日这一遭儿,便是明日便死,也绝对是值得了看来是该好好儿读些书了

  德阳殿中,早已燃起了灯笼火把,将整个大殿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唐皇后全副袍服,抱着世子刘熙端坐在龙椅之上,刘娥带着十几个宫女儿侍立在她的身后。此时此刻,唐姬的心情很是复杂,有些兴奋,有些凝重,甚至还有些忐忑。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她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少女了,如今她和一切都是大司马吕布给的,她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呢

  可是,此时此刻,她却无暇多想,毕竟今日的正旦大朝是孝怀皇帝世子刘熙监国以来的第一个正旦大朝,无论如何,她都要用全副心思应付下来。世子监国,但是世子毕竟年幼,她唐姬唐太后才是真正的监国,看来该仔仔细细地考虑一番了,自己的下半生该如何渡过。

  “众卿面对御座,行大礼”赞礼官洪亮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跪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进跪”按照赞礼官的导引,大司马带领文武百官、各族使节向着唐皇后和世子刘熙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起众卿归班”赞礼官又开口了。

  接下来,便是众官向监国奉献礼物,由大司马吕布代表监国赐给奉献者酒食。公侯、三公之后,便是九卿和百官,最后是异族的使者。各式各样的礼物摆满了整个德阳殿,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工曹篆的礼物竟然是一匹自己能动的木马,刘熙这下坐不住了,在唐姬的怀里挣扎起来了,伸出手指指着那一匹牧马吱吱呀呀地叫着。不得已,工曹篆鲁墨只好从怀中摸出了一个小木马,亲自上前,送到刘熙的手中。刘熙把木马紧紧地抱在怀中,这才安静了。

  奉献礼物之后,各郡国的上计吏便走进德阳殿,向监国奉上“图籍”,图籍中记载的本郡上一年的各种数据,税收如何,赋税如何,人口土地如何,有无水旱灾害,有无内忧外患,等等。这一切都做完了之后,便是向监国上寿了。“诸卿按照班次,向监国上寿”群臣出班,向御座拱手,高呼万岁。“朝贺已毕,赐宴开始诸卿归班,按官秩就坐”

  此时此刻,“九宾彻乐曲”响起来了,鱼龙曼衍的百戏开始了,这是整个朝贺的高潮。在辛苦忙碌了一年之后,王侯公卿、文武百官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儿地坐下来喝上一顿酒了。放浪形骸一番,享受一番难得的假日,好生将息一下疲惫的身体,为新的一年做准备。

  本朝的大宴也是有细致仪典的,侍御史四人在殿下巡查执法,纠察失仪之事。虎贲中郎将和羽林中郎将手持长弓,背背箭囊,在唐皇后和监国的左右随侍,左右中郎将在东西,五官中郎将在中央。中郎将本来就隶属光禄勋,负责天子的出警入跸,此乃宴乐不忘讲武之意。

  百戏照例是三出,先是“象人”扮作舍利在房梁上表演,然后再进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就水,做雾障目。”,而后则“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于庭,炫耀日光。”接下来便是杂技和魔术表演了。“以两大丝绳系两柱中头闲,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然后“藏形于斗中,又蹋局出身。”这便是魔术了。

  三出百戏做完,便是鱼龙曼衍的大戏了,这才是真正的百戏,然后,便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官依次上前祝酒。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大宴。这时,垫背背插双铁戟,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在吕布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儿,从怀中取出一纸文书,递了过来。

  吕布看上去很是惊诧,他双眉一扬,连忙展开文书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们都立刻停止了喧闹,静静地注视着吕布,就连坐在吕布身边儿的严嫣,也抬起双眼,向这边看了过来。正旦大朝之际,突然来了一封文书,定然是关乎军国大事,事关重大。

  “夫人,此时来了紧急文书,必定是军国大事,依你之见,是来自何处的”张辽自从做了父亲之后,说话做事儿变得更加沉稳了,他手捻须髯,低声说道。灵骓虽然做了母亲,还是如同往日一般的英明果决。“此时来的书信,定是紧急军情,我估摸着定然是好事儿若是坏事儿,典韦便不会如此这般着急。目前用兵的地方儿,一个是西域,一个是辽东,西域那边,要打起来还得三四个月莫非是吕安收复了辽东不成”

  一想到这里,灵骓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此事儿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了,这个吕安,不声不响的,没想到竟然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果然是知父莫若女,大司马吕布终于看完了鹰信,他抬起双眼,脸上已经是笑意盈盈了。他举起右手,示意文武百官们安静,这才站起身来,出班走到御座之前,向唐姬拱手行了大礼“臣有特大喜讯向太后和监国奏闻”

  一听这话儿,在座的所有人立刻都摒住了呼吸,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静静地听吕布的话,唯恐漏掉了一个字儿“天策将军吕安,前次奉命出使鲜卑,那只不过是障眼法儿他的真正使命是在鲜卑拣选精锐,向东收服辽东,攻灭辽东侯公孙度。吕安在鲜卑拣选精锐三万,到达辽阳之后,立刻派遣部曲宇文凯向西收服辽西郡,同时防备刘虞和公孙瓒。”

  “吕安率领两万精骑,一夜之内驱驰两百里,一鼓而下襄平城,公孙度、公孙恭父子战死。然后全军北上,赶赴玄菟郡的郡治高句骊城。”次日黎明,在高句骊城东面一百里的西盖马,夜袭高句丽王伯固率领的五万大军,获得大捷,擒获高句丽王伯固,斩杀四万六千人。”

  “次日,千里赴援的夫余国王尉仇台听闻之后,大惊失色,立刻斩杀前去投奔的公孙康,将他的首级送到吕安面前,请求归降,自愿降为藩属。吕安接受了他的投降,立刻转兵东进,收复了乐浪郡,如今,辽东、辽西、玄菟、乐浪已经全数收复吕安正在攻略高句丽”

  “吕安能够取得大胜,上赖本朝的列祖烈宗保佑,下赖全军将士用命。臣得此消息,不敢稍有迟误,立刻向太后和监国奏闻此乃汉室中兴之兆也”吕布的话一说完,文武百官们立刻便欢声雷动了取得了辽东,幽州便是洛阳朝廷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了

  “大司马请起全赖大司马指挥有方朕心甚慰”唐姬的脸上已是笑意盈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