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吕布手书《留侯论》

  天才本站地址s

  “运粮船队沉没的事儿发生得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忙着想办法调运粮草,通盘考虑,补上这个巨大的窟窿。并没有时间去和你们细谈,只是关照曹雍密切关注你们,以防发生意外。后来曹雍告诉我,说你们两人已经决定自刎谢罪了,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防备措施。我立刻决定对你们俩封锁消息,给你们一个教训,顺便也让这一出大戏演得像一些。”

  吕布坐在上首,他身前的案几上堆着百十份公文,这些都是需要他亲自阅看并签署意见的。他看上去略微有些疲倦,但是精神极好,两只大眼炯炯有神。曹雍坐在案几的侧面,赵岐、王隗端端正正地坐在下首,屏气凝神,听着吕布的话,此时此刻,他们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认错儿坚持己见似乎都不对。

  “本朝的清流积习,讲究必信,行必果,勇于负责,把义和名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出发点是好的。若是今日你们自刎而死了,成就了你们的忠义和声名,你们将会被记入煌煌青史之中,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因为某事自刎而死,如此,便成就了你们。”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此举将置朝廷于何地置百姓于何地置我于何地既然你们被记入煌煌青史了,就必须有人来背黑锅,承担逼死你们的罪名,是朝廷还是我吕布从这一点上说,你们自己洗清楚了,把包袱和黑锅甩给我和朝廷,这并不是忠臣所为”

  听到这里,赵岐和王隗身上的汗刷得就下来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儿他们还真的没想过。“大司马所极是这里面的道理我俩还真没想过。唉书生积习,害人不浅呀”两个人连忙免冠谢罪,伏地不起。“起来吧,今日我们只是折辩,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

  “对我而,能做事,能做好事儿,懂得人情世故,能够忍辱负重的官员才是我心目中的良吏。你们两个好好想想,到现在为止,平抑粮价,推行新币制这两件事儿你们做了吗做完了吗做好了吗你们做到忍辱负重了吗若是懂得人情世故,便不会自刎谢罪的。”

  吕布的话如同响鼓重槌,咚咚咚地敲在了赵岐和王隗的心中,他俩的头垂得更低了,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是呀,两件事儿,第二件事儿还没有做,第一件事只是开了粥棚,发了粮签子,其余的都是大司马做的。发粮签子、开粥棚这等事儿是个小吏就能做。

  “所以呀,你们俩要好好地想想,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要坐在两千石的位置上,做的却是小吏的活儿。大臣,便要有大臣的胸襟和气度,有大臣的眼界和智慧,这便是格局。没有格局,做的事儿越多,就会错得越离谱儿。”

  “接下来我们谈谈忍辱负重。只要做事儿就会有人骂,无论你做得多好。做得事儿越多,骂你的人也就越多。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儿,就要心胸豁达,只要自己做得对,随他骂去也许过了数十年,他才会明白你当初的苦心。”

  “英雄豪杰都是不世出的,像卫青、霍去病、张梁、李斯这样的旷代逸才心中所想,岂是小民百姓所能明了的是故,古之欲成大事者,必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为了心中的远大目标,忍辱负重,委屈一时,让他三尺又有何妨”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一段话希望你们谨记于心,时时刻刻以此鞭策自己。”

  听到这里,赵岐、王隗、曹雍三个人都动容了,他们没有想到,大司马竟然能够说出这样有见地的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三个人将这一段话默默地记在心里,一回到官署便立即默写下来,裱成条幅瓜子啊中堂之上。

  “再说说小民百姓,他们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他们只是平平常常的小民百姓,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有多么多,缺点也就有多么多。但是绝大多是的百姓心里还是有杆秤的,谁好谁坏他们是清楚的,但是不一定马上就能清楚,或许二十年后他们才能看懂你。格局所限,使他们无法看得很远,但是,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他们自己是清楚的。”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活都活不下去了,谁还讲什么礼节这时候,小民百姓们便会变成坏人,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而烧杀抢掠。仓廪实了,日子好了,大家也就一团和气了。为什么呢犯不着为那三斗五升米计较了。这边是小民百姓的心态。”

  “古往今来,所有的叛乱和杀戮,都是被世道儿逼的但凡能够委曲求全地活下去,谁愿意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造反这可是诛九族的罪名。但是,若是你看到贪官污吏横行,家中妻离子散,人命贱如猪狗,便是你也要造反的。所以,居官要长存敬畏之心,天道恢恢,疏而不漏。你知道百姓的疾苦,敬畏百姓,拿他们当父母一样敬着,他们还会造反吗”

  “所以,治国的人,先要让小民百姓活下去,日子越来越好,让他们看到希望。齐了他们的家,再用法度约束,让他们知法、懂法、畏法,如此才能有一番太平景象。下一步才能劝农桑,肃吏治,修武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增强国力,藏富于民。”

  “家齐了,国治了,才能谈到平天下。百姓富了,朝廷有钱了,别的诸侯别的国家便会眼红,会动歪脑筋,会发大兵来打。他们要打,我们便要三倍五倍地打回去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便是我的想法,我对良吏。青史、百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想法”

  “依我看来,这便是一个良吏该做的事儿,而不是动不动就想着自刎谢罪你们自刎了,死了,差事儿还得有人去做,莫不如留下有用之身,忍辱负重,以待东山再起千秋功过,盖棺才能论定,譬如秦皇汉武,天下又有几人能够明了他们心中所想”

  吕布的一席话说完,赵岐、王隗早已满头大汗,便是曹雍眼中也闪烁着泪花儿了。三人一齐俯身行了大礼,齐声说道“大司马的教诲,使我等醍醐灌顶,百窍皆开我等当长思大司马今日之,时时不敢忘记,不学误国之清流,当为朝廷之良吏”

  看到三个人终于明白了自己心中所想,吕布欣慰地点点头,胸中所积的愤懑顿时觉得少了许多。若是果真如同他所,建立起一支良吏队伍,以十年为期,将并州、司隶、凉州建设好,一统天下的日子便不会远了“好了,你们都下去做事儿吧”他轻轻地挥了挥手,让他们三人退下去,然后,他提起毛笔,又伏案批阅起奏疏了。

  三个人走出大司马府,互相看看,每个人都是一身的冷汗。“曹大人跟随大司马最久,可曾见过他如此长篇大论过”赵岐擦擦脸上的冷汗,低声问道。“不曾,那时大司马整日里忙着打仗,根本无暇读书。他开始读书,还是在接任并州牧之后。”

  曹雍仔细地想了想,郑重地回答道。“大司马十年来,每日里读书不缀,所读的书很多,也很杂,经史子集都读过,甚至连音律、农书、律法都读。”王隗长叹了一声说道“大司马读书读得多,又读得精,他的格局甚大,所志甚远,实在是令我辈读书人汗颜呀。”

  正在这时,一个虎贲军从大司马府中匆匆赶了出来,一见到赵岐三人,连忙拱手施礼道“幸好三位大人尚在,我就不一一去三位大人府里了。大司马有令,他今日写了一篇留侯论,送给三位大人看看。他说,其中的滋味儿,还请三位大人细细品味。”

  “如此,我三人谢过了”曹雍三人连忙还礼,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虎贲军手中的文书。三人细细展开一看,上面是雄浑厚重的魏碑,字写得剑拔弩张,极有气势,字里行间却浑然一体,方圆有度。“好字好字此书比篆书活泼,又比隶书厚重,比飞白体有气势”赵岐还是第一次见到吕布的手迹,一见之下,大为倾倒,不禁脱口而出了

  吕布的手迹,曹雍和王隗是见惯了的,他两人连忙展开文书,仔细地阅读起来。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