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承袭之人

  1…命运注定..

  白灵堂,吊唁客,悲形于色,哭声震天。

  大丞相死了,他的丧礼自然有如国丧一般隆重。

  前来吊唁的人,往来不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布衣百姓,皆来哭嚎几声,以表哀思。

  只是人心各异,各揣心思,虽然人人泪流满面,悲伤不已,却难辩虚实真伪。

  大哥高澄死了,高洋自告奋勇,担当了长兄的责任,将高澄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井井有条。

  凡有入府吊唁者,高洋皆带领兄弟们一一答礼。

  “天子携皇后前来吊唁!!”

  外面响起通传之声,众人皆整衫而待。

  皇帝和皇后缓步而入,神情肃穆而悲伤。

  众人皆拜:“参见陛下,娘娘!”

  皇帝忙伸手说道:“请起,朕来为大丞相送行……”

  皇帝说着,悲戚掩面,痛哭不已,挪着步子,走到灵前,探身观望高澄的尸身,万分窃喜。

  “朕痛失良臣,国之殇也……”

  皇后望着棺椁,心中波澜起伏……

  她若是早点将行刺的消息告诉高澄,自然就不会有这一天了!

  然而,关键时刻,她站在了皇帝这边,匡扶社稷,大义灭亲,实在是可歌可泣!

  “封棺吧……”皇后哽咽着,对在场的哥哥们说道。

  “慢~~”高洋一个箭步跨了过来,护在棺前。

  高演高湛还有其他兄弟都围了过来。

  “你可知道大哥是怎么死的?”

  高洋看了看皇后,目光移了过来,直盯着皇帝。

  皇帝抹了抹泪,屏气凝神,心下忐忑。

  皇后不动声色,缓缓说道:“家奴行凶害了哥哥,不是已诛杀当场,以命相抵了吗?”

  高洋一甩衣袖,哼道:“大哥死因可疑!你可知那行凶家奴临死前说了什么?”

  皇帝听了这话,大感惶然,不由得捏了把汗。

  皇后对此事心中有数,不禁也直犯嘀咕。

  莫非那人终是把皇帝供了出来?

  “他说了什么?”

  “他说……是受人指使……”高洋凑近脸,在皇后耳边说道。

  皇后心中如装了风火轮一般,飞速旋转,揣测着高洋的心思。

  她断定,高洋之所以不敢大声公之于众,定是心中有鬼,没有底气。

  “谁指使的?”皇后冷冷问道。

  高洋没答话,只抬眼看了看皇帝,皇帝吓得面如土灰。

  “你敢说是陛下?”皇后强装镇定,轻声喝问,“谁可为证?”

  “在场仆人皆可为证!”高洋看了看堂前一众操办后事的奴仆,咄咄逼人。

  皇后沉吟片刻,随即冷笑道:“自家仆人,怎可为证?他们自然一心向着自己的主子,尚且不说,是不是受你指使!”

  “你~~”高洋的阴谋一下子就被皇后揭穿,难免有些心虚。

  “来人,封棺!”皇后有了底气,说话铿锵有力。

  “不行!”高洋一拍棺椁,横加阻拦。

  高演见场面有些难堪,忙唱和道:“二哥,天气炎热,大哥尸身不宜久留啊,就依了皇后,封棺下葬吧!”

  高洋哼了一声,咬咬唇,又向皇帝逼进,“如今,大丞相之位空虚,敢问陛下,谁可胜任啊?”

  “这…这…”皇帝急得直抹汗。

  皇帝前来吊唁,主要目的,是看看高家,还有没有那霸道蛮横之人,把控朝政,继续威胁自己的皇权,如今见了高洋,才知道高家人个个都是豺狼虎豹,个个都是狼子野心,自己这个皇帝,显然又要美梦成空了!

  “高洋,你好大胆,竟敢威逼恐吓陛下?”皇后护在皇帝面前,厉声喝斥。

  高洋脸皮颤动,稍稍柔和了些,又道:“臣~不敢,臣只想知道,大丞相之位究竟传给谁人?”

  “不劳你费心,此事当由陛下定夺!”皇后一句话,堵住了高洋的口。

  高洋气红了脸,骂道:“你还是不是高家人?”

  皇后凛然说道:“我是高家人,但我也是一国皇后!”

  高洋气得面红耳赤,却终找不出话来反击!

  高演忙又说道:“母亲病着呢,皇后终也是母亲的女儿,是不是该先去看望母亲?”

  皇后点点头,扶着皇帝,说道:“陛下,可否随妾身一道,问母亲安?”

  皇帝连连点头,连声称好。

  ……….

  2..众臣之心

  娄氏痛失长子,悲伤不已。

  短短两年,这个妇人便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怎能不倍受打击,身心俱疲。

  “老媪无恙,劳各位大人挂心,感激不尽啊~~”

  娄氏病殃殃的,喝了几口汤药,将药碗递与身旁的奴仆,喘着大气。

  榻前,七八位大臣,恭谨侧立一旁,满目关怀。

  这几人,自高欢在世之时,便一直追随左右,高欢死后,又侍奉于高澄身后,十分忠心。

  如今高澄又殁了,他们失了主心骨,自然比谁都着急。

  将军段韶躬身说道:“夫人,大丞相之位空虚,不知哪位公子可承此位,担当重任?”

  娄氏看看众人,幽幽说道:“老媪一介女流,怎知国家大事啊,依诸位大人看来,我这些儿子中,谁堪当此任呢?”

  几位大臣在一旁交头接耳,轻声议论起来。

  段韶稍有沉思,答道:“若依高公遗志,当尊长幼之序……只是二公子他……”

  段韶欲言又止,后边的话,终是没敢说下去。

  娄氏点点头,早知段韶话中之意。

  “老媪知道,洋儿素来鲁莽,心无城府,怕是难当重任啊……”

  段韶微微点了点头,既然娄氏也有此虑,那他也不必多说废话了!

  “杨大人,你与洋儿亲近,最知他秉性,依你看来,他能当大丞相之位吗?”娄氏又问另一人。

  这杨大人时任太原公‘开府司马’,算是高洋的家臣,自然更加了解高洋的为人。

  “禀夫人,在下倒觉得二公子有勇有谋,堪当大任!”

  “是吗?我这个母亲,竟不知儿子们谁好谁歹,实在是惭愧啊……”

  娄太后双眼无神,脸上泛着苦涩笑意。

  段韶皱起眉头,疑道:“杨大人为二公子效力,自然向着二公子,若换了其他公子的家臣,自然也会为其他公子说好话,夫人,请慎虑!”

  杨大人面有不悦之色,说道:“段将军质疑在下,无可厚非,但在下心如明镜,并无任何偏私,还请段将军莫要冤枉在下举贤之心!”

  “若存争议,只为不负高公所托,还望杨大人大量!”段韶说着对杨大人拱了拱手。

  杨大人拱手还礼,不再言语。

  娄氏见段韶不看重高洋,也没了主意,眉头紧拧,有些焦急。

  “那若依段将军看来,谁是最佳人选?”

  “段某首推四公子!”

  “湛儿?”

  段韶点点头,说道:“二公子心浮气躁,行事颇为乖张鲁莽,三公子智勇双全,却又太过懦弱,唯四公子湛集二人之长,却无二人之短,当为大丞相最佳人选!”

  娄氏揉揉额头,明显已是心力交瘁。

  “段将军言之有理,诸位大人,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这么久,各有所属,分成了两派。

  “四公子有勇有谋,不偏不颇,更胜一筹!”

  “不错,四公子行事更为周全,当推四公子!”

  “诶,二公子行事果断,更有高公风范啊!”

  “长幼有序,还是遵高公遗志吧……”

  说了这许久,还是难决,两派支持者,不分上下,这让娄氏倍感头痛。

  “崔公公,澄儿生前与你最为亲密,他可曾留下什么话?”

  崔公公一直没有说话,他久居深宫,最知明哲保身之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得罪任何人。

  “夫人,大公子不曾有过交待,不过……关于谁来担此重任,崔某倒有句话说……”

  “哦,你说说,谁可胜任?”

  “这……有些话,崔某不敢公之于众啊……”

  娄氏听了这话,眉头开了,若得崔公公真言,自己或可拿定主意了。

  “崔公公,这是何缘由?”

  “容崔某与夫人说句悄悄话……”

  娄氏点点头,崔公公便挪身前去,俯身于娄氏耳旁,耳语一番。

  娄氏一会眉头紧皱,似有惶恐,时而又欣慰吐气,似是成竹在胸。

  ……….

  3..睿智娄氏

  “母亲,女儿和陛下来看你了……”

  皇后与皇帝携手而入,面呈焦急之色。

  “拜见陛下,娘娘!”众人躬身而拜。

  皇后看看众人,点点头,让皇帝坐于主位,自己又扶母亲坐于侧面。

  “见了母亲,便没有皇后,只有女儿了,母亲,身子可好?”

  娄氏点点头,叹道:“吃了药,好些了!”

  “母亲可要好好保重,不然女儿如何放心得下……”

  “母亲无碍,你悉心服侍陛下就好!”

  皇帝望着娄氏,关切安慰:“夫人节哀,保重身子,如此,朕与皇后方能安心啊!”

  “谢陛下关怀!”娄氏躬身而拜,很是恭敬。

  高洋在一旁有些急了,唠了这半天,尚没入主题,叫他如何沉得住气。

  “母亲,大丞相之位,该由谁来承袭?”高洋单刀直入,毫不客气。

  娄氏瞪了他一眼,说道:“何来承袭之说?此等大事,当然该由陛下定夺!”

  皇帝皇后听了娄氏的话,喜出望外,不由得相视一笑,欣慰之情流于言表。

  高洋急得团团转,嚷道:“父亲过世,大丞相之位不是由大哥承袭的吗?如今大哥走了,论长幼之序,难道不该由我担当此任?”

  “陛下在此,你怎可如此放肆?”娄氏怒目圆睁,恨恨盯着高洋,又道,“我们高家素来对陛下忠诚,是以陛下才让你们的大哥秉承父亲遗志,继续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如今,陛下既然来了,一切当听陛下的安排!陛下,老媪的几个儿子,资质平庸,唯忠心可表,不知陛下,可有心仪之人?”

  好一个娄氏,原来是先抑后扬之计啊!

  皇帝皇后僵凝了笑容,心入冰窖。

  “夫人自谦了,众郡公才行兼备,实乃栋梁之才,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陛下,莫非你要罔顾我高家忠诚,立他人为相?”高洋吼叫着,根本没有把皇帝放在眼中。

  皇帝越发领教到了高洋的霸道,这比起高澄来,只怕是变本加厉,又胜几倍啊。

  “国之大事,不可儿戏,待陛下上朝之日,与所有臣公商议之后,再立大丞相!”皇后最怕皇帝被人欺负,态度立刻变得强硬起来。

  “皇后,论文论武,有谁人可比我高家子弟,如今你吃里爬外,根本不配做高家人!”高洋暴跳如雷,指着皇后骂了起来。

  皇后拍案而起,扫视众人,目光落到母亲身上,厉声斥责道:“娄氏,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你们母子串通一气,是要逼陛下就范吗?”

  娄氏怔了怔,随即伏地而拜:“皇后息怒!”

  娄氏已然看出了女儿的立场,直呼自己的姓氏,这分明是要与高家决裂,宁愿站在皇帝阵营啊!

  皇后看了看段韶,杨大人,还有崔公公等一众大臣,似是悟到了什么,心灰意冷。

  “几位臣公,莫非这一切,是你们和我母亲早就谋划好的?”

  众臣皆拜,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段韶清清嗓子,说道:“皇后,此乃民心所向也,高家几位郡公,才学武德,卓尔不群,人人可当重任,是以臣等与夫人商议,推举最佳人选,供天子决择,并非有不诡之心啊!”

  “那真是有劳你们了……”皇后撇嘴冷笑,幽幽问道,“那你们到底推举谁啊……高洋?高演,还是高湛?”

  皇后这句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顿时激起了几兄弟渴望的火苗。

  高演高湛相视无言,眼睛放光,惊诧中带着惊喜。

  高洋却目光如刀,犀利划过高演高湛的面庞,如临大敌。

  段韶和大臣的目光却齐齐集聚在了娄氏的身上。

  “陛下,娘娘,此等大任,无勇者,不能得,无谋者,也不能得,思来想去,老媪觉得,唯一人选是…….”

  ..........

  彩蛋:

  ???寻思道:“这招无中生有,实为高明,以此可见,他实乃大智若愚之人也……”

  ------题外话------

  朋友们好,本文《宫墙春柳》采用剧本式结构排版,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这种观文方式,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支持鼓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