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拔刀见血

  骆养性没办法不愕然。

  就是王承恩也是内心一震,脸色不断的变化。

  皇帝这是……要将皇后和田贵妃打入冷宫吗?

  上来就要动两个国丈?

  “你没听错。朕说的就是两个国丈!”崇祯皇帝明白无误的强调,“如果侦缉到他们的违法乱纪之事,立刻报来!”

  “臣领旨!”骆养性终于是可以肯定,皇帝是真的要对两位国丈下手了。

  王承恩就在旁边。他肯定也是接收到了同样的旨意。

  东厂在做事。锦衣卫也在做事。

  大家要开始竞争了。

  好吧!

  既然皇帝你要来点狠的,那咱们锦衣卫就来点狠的。

  总不能杨峥在南直隶搞的人仰马翻的,自己在北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要抓几个贪官污吏,那是毫无问题的。

  要证据有证据。

  关键看你崇祯皇帝怎么处理。

  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胡乱甩锅。

  “这件事,你让李若琏负责。”崇祯皇帝点名。

  “臣领旨。”骆养性又松了一口气。

  很好。

  自己不用背锅了。

  让李若琏去背吧。

  就是有点奇怪,皇帝怎么会喜欢李若琏?

  话说,这个家伙可是有点嫉恶如仇,不管不顾啊!你让他去对付两个国丈,他可能就真的冲进去抓人了!

  如果是李若琏出马的话,说不定真的会将两个国丈都咬死的。

  到时候,看你皇帝怎么善后!

  李若琏是什么人?

  锦衣卫指挥佥事。

  坦白说,崇祯皇帝是不太喜欢骆养性的。这个家伙的性格有问题。立场也不够坚定。最后还投降了清朝。

  但是暂时来说,崇祯皇帝也不想撤换骆养性。毕竟,他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主要是,骆养性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支持杨峥。

  这个李若琏也不是不好。品质其实很好。最后壮烈殉国。但是他的性格很硬。

  性格很硬的意思,就是分分钟都会和你皇帝顶牛!可能会顶的你没办法下台。

  对于杨峥,估计李若琏肯定是一脸鄙视的。还扶持?

  玩弄帝王之术,需要用到骆养性。

  但是需要做事,就得用到李若琏。

  “传李若琏。”崇祯皇帝说道,“朕当面吩咐吧!”

  “臣李若琏叩见圣上。”不久以后,李若琏来到。恭谨行礼。直挺挺的站着。确实很硬。

  他的年纪其实比骆养性要大的多,也没有什么背景。

  形象的来说,他就是那种死干活的。不懂溜须拍马。

  这种人,适合做事,但是不适合官场。

  他能混到锦衣卫佥事,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实打实的功劳。

  “李若琏。”崇祯皇帝的语调亲热了几分,“听说,你前段时间刚刚从辽东回来?那边的情况如何?”

  “非常不好。皇上。”李若琏一抬头,直言不讳的说道,“根据微臣的亲眼目睹,辽东前线,我军士气极低,根本不敢和建虏野战。只能据城坚守。建虏骑兵四处横行,如入无人之境。长此以往,辽东必然守不住……”

  “李大人,你言过其实……”骆养性急忙打断他的说话。

  这个李若琏,就是榆木脑袋,直肠子,想到什么说什么。

  辽东的局势,哪有你说的那么烂?

  就算真的这么烂,你也要说的委婉一点……

  你不知道皇帝是什么脾气?

  皇帝只喜欢听到好消息,不喜欢听到坏消息。

  你这么说话,皇帝不处置你才怪。

  何况,你这么说话,得罪的还有辽东的一大群官员啊!

  他们拿着朝廷发放最多的军费,养着数量最多的军队,结果战况却是越来越糟,这岂不是说明他们都是一群饭桶?

  “不是有辽东铁骑吗?”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的说道。

  “辽东铁骑名不副实。完全不是建虏骑兵的对手。”李若琏继续硬邦邦的说道,“我军败多胜少,难以坚持。”

  “照你这么说,辽东是没办法守了?”

  “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不能守。”

  “你倒是爽直。”

  “不敢。微臣只是如实所言。还请皇上恕罪。”

  “你说了实话,朕怎么会怪罪你?

  “谢陛下。”

  “唉……”崇祯皇帝无奈的叹息一声,“辽东是个无底洞啊!多少钱粮都不够填的……”

  “皇上,辽东非简单的增加钱粮能够解决。”李若琏说道,“但是也并不是无法解决。建虏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的铁器、茶叶、丝绸供应不足,如果能够严防铁器、茶叶、丝绸等物资进入辽东,建虏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

  “那你有什么建议?”

  “微臣斗胆,请陛下封锁宣府、大同一线,严禁晋商出境。”

  “朕可以下旨。但是以你们锦衣卫的力量,有能力执行吗?”

  “这……”

  李若琏皱皱眉头。

  的确,目前的锦衣卫力量很虚弱。

  之前都是一直裁撤,不断的裁撤,从十四个千户所,裁到只有五个千户所。还都不满编。

  眼前的锦衣卫,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分散各地,几乎没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想要在宣府、大同一线展开,力有不逮。封锁晋商出境,也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人,什么事都无从说起。他李若琏也不是神仙啊!

  锦衣卫最鼎盛时期,曾经有六万余人。现在还不足一成。可见其力量之虚弱。连内地都没办法照应,想要刺探辽东的军事情报,更加是无从说起。不管是派遣细作,安插探子,策反对方重要人员,都需要钱粮物资,需要人手。

  如果是要顾及朝鲜的话,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会更多。

  如果是要离间蒙古和建虏的关系,需要的物资会更多。

  但是,如果是能够成功离间蒙古和建虏,就等于是去掉了建虏的一条臂膀。

  崇祯二年年底,建虏为什么能够成功的越过长城南下?

  其中,就是有蒙古人带路的原因。

  建虏走的乃是蒙古人的控制区域。

  如果蒙古人不允许他们通过,他们根本不可能南下。

  或者,即使是强行南下,也会被蒙古人告知大明朝。

  可惜,现在蒙古人都成了建虏的附庸。

  “朕刚才已经允诺,要将锦衣卫的数量增加到一万五千人。”崇祯皇帝淡淡的说道。

  “如此一来,微臣就能封锁边境,严禁铁器、茶叶流入辽东。”

  “很好。朕特许,你可以另外招募三千人。费用从内帑拨付。”

  “谢皇上。”

  李若琏终于是有些激动了。

  皇帝这是准备急促扩展锦衣卫了。力量凭空增加了好几倍。

  “不过,朕现在要考究一下你的能力。”崇祯皇帝话题一转,“你有没有胆量接受朕的考验?”

  “有。”李若琏昂然回答。

  “朕接密报,说两位国丈,还有京师诸多权贵,都有贪赃枉法之事。”崇祯皇帝和李若琏也没有弯弯绕绕,直接就是拔刀见血,“你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敢不敢清查皇室宗亲,勋臣权贵违法之事?”

  “臣有何不敢?”李若琏昂然说道,“臣请前往清查。”

  “很好。”崇祯皇帝点点头,“必须查到真凭实据。切不可风闻奏事,以免给外廷攻击的机会。”

  “臣明白。”李若琏沉声回答。

  “你去吧!”

  “臣告退!”

  李若琏转身,大踏步的去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个家伙确实是能干事的。

  京师估计很快就要热闹了。

  朕没有钱。

  你们却一个个富得流油。

  朕怎么受得了?

  不狠狠的敲诈你们,你们不知道朕的手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