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临洛阳城

  光和六年,夏,大旱。

  几辆轺车组成的车队刚刚行驶过洛水,车队后面还紧跟着数十名仆从,还有十几名游侠似的壮汉门客。旁人一看,便知此乃定然是出自豪族之家。河水边有些被刨开的土坑,那些鲜嫩的野草似乎已被人挖掘一空,只剩下些破碎的草屑在泥土上零星的散落着。

  车队刚转过一个小山丘,一群约三四十人左右,衣着破旧,形态各异的路匪突兀的横在车队前面。

  轺车停在当路,十数名健硕的家将仆役立即警戒的护佑在头车两侧。

  车队头前站着一名年过五旬的老者,此人乃是府中的家老。看到路匪也不慌张,走到其中一辆轺车旁,神态恭谨的说道:

  “请少主与主母稍退,前方有些匪盗拦路。”

  眼前说话的这名家老叫郑国,在这家豪族府中已经三十余年,而被其称之为少主的那名年少小郎听罢后竟然从轺车里出来,不顾家老的劝诫向前走了几步,看向不远处的那群路匪。

  只见这少年郎容貌甚伟,身材挺拔,气质平和。面对所谓路匪也同样没有丝毫慌乱,只是静静的说道:“这帮匪盗,似乎还不如上次遇到那些匪盗的人数多些。”

  少年名为刘和,延熹八年生人(公元一六五年),刚满周岁的生日时便遇到了第一次党锢之祸。现如今尚未及冠,今年得父命随同家人进京。

  刘和祖籍东海郯城,父亲是前幽州刺史刘虞,祖上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是汉王朝正统的宗室一脉。父亲刘虞今年年初因公去官,家中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只是刘虞去官后,没有回家乡东海郯城,而是直接到了洛阳,通过当今皇室宗亲里的领袖人物刘宽的关系,在洛阳置办了宅院,一直住了半年,才通知到家乡这边,让家人来洛阳居住。

  家老郑国听罢刘和的言语后,瞅了眼远处那些衣衫褴褛且显得瘦弱的路匪,不屑的笑了笑,说道:“确实如少主所言,人也不多,且不过是一群泥腿子而已,不足为虑。”

  刘和所言上次遇到的匪盗,是当时刚出徐州时所遭遇,约有五六十人,但是大部分的年龄跟刘和差不多。被凶猛的家臣侍卫斩杀了几个年纪大的领头的后,他们几乎就要一哄而散。亏了当中还有几个敢拼命的,呵喊聚拢住了人群,还想搏一搏。不过终究是其他人已经丧胆,不敢进攻。对持了段时间后,官府郡兵一到,也都只能是被抓捕。

  “交出财帛、吃食,便放尔等一条活路。”

  领头的这名匪盗看起来也不过二十余岁,扯着嗓子试图唬住刘和等人。

  刘和扭头看向了身边的家老,询问道:“这是到了哪里地界?找人去寻官府了吗?”

  “最近的乃是平县,距离这里不过十余里地,已经派人去找其县衙官府了。”

  看到面容镇静,且壮硕凶悍的护卫们,这些路匪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其中一名看起来像领头模样的人,色厉内荏的再次喊道:“交出身上的财帛、吃食便罢。我等无意杀人……”

  护卫在前几名家臣侍卫嘲讽一笑,不等那领头的说完,抽刀便上。

  门客在前,家仆随后,除了几名护佑在车边的卫士外,前面最能打的十余人抄着短刀长棍便冲了上去。

  车上乘坐的还有刘和的母亲,刘和宽慰了几句面露忧色的母亲后,便走到车前。单手持剑,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战斗。对于这群衣衫褴褛的匪盗,相信自己家中的家仆和父亲派来护送的家臣门客们应该足以收拾的了。

  形势果然如刘和所料,一群手持着农具和树枝做棍棒的路匪,岂能是豪族门客的对手。刘和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有些跃跃欲试,想展露一下自己的身手。

  汉时官宦豪族人家出生的男子,都会在读书之余,学习些技击之术,其中剑击之术是必不可少的。刘和武艺虽然不能说出类拔萃,但是面对那些饭都吃不饱的普通盗匪贼人之流,对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

  “吾儿万万不可上前,有护卫前去便足够了。”仿佛是看穿了刘和的心思,车里传来母亲的声音,刘和听到后不敢违逆,应了声诺便继续驻足不前。

  刘和的这位母亲乃是汉朝名门,弘农杨氏门阀的族女,当今太尉杨赐的侄女,名慧。与其父刘虞的这门亲事,还是当今宗亲之首,现任光禄勋刘宽做的媒人。

  那些不堪一击的匪盗们手忙脚乱的抵抗着凶猛家将仆役们的攻杀,靠近前面的十余人很快便被击倒在地。

  “啊……大兄……痛……”

  一名瘦弱的少年被一刀砍在腰背上,趴在地上,鲜血流了半身,痛苦的呼喊着。

  十几步外的另一名看起来稍年长的少年顿时红了眼睛。

  “小夫——”

  这年长的少年,看起来应该其兄长。挥舞着手中的一根树杈,呼喊着来到其弟小夫的身旁。其中一名家将一刀砍断了其手中的树杈,然后一脚将其踹倒。

  少年倒地后,似乎毫不在意自己身上的疼痛,眼里只有痛苦嚎叫的兄弟,于是手持着半截树杈再次爬起。还未站稳,便又被一脚踹倒。

  看到趴在地上惨叫的小夫所流出的一片鲜血,让这群不知所谓的匪盗呆滞一旁。

  那名少年兄长站起来,被踹倒,再站起来,再被踹倒……

  这些家将和家仆们也有些厌烦了,这一次还未等其再站起来,便有家仆一拳头砸了其脸上,一口鲜血中夹杂着几颗牙齿喷在地上。

  “大兄……”

  下半身已被染红的小夫,爬到了兄长的身边,痛苦的呢喃着,仿佛受伤的小兽。

  满嘴鲜血,还少了几颗牙的兄长再次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凶狠的眼神犹如护崽的野狗。

  凶悍的家仆狞笑一声,捡起了少年掉在地上的半截树杈,抡起来狠狠抽了过去。

  那少年抬起右手抵挡,树杈抽到手臂上,顿时肿出来一大块儿。少年咬着牙,也不管手臂是否骨折,只是另一只手紧紧护住身旁的弟弟。

  那家仆看这少年性情如此硬气,有些恼怒,再次抡起树棍。

  “够了——”

  刘和的声音在那名家仆的身后响起,家仆立即停手,随手扔掉那树枝做的半截棍子,瞪了那名少年一眼后,回到刘和身边。

  刘和静静的看着那两名少年,心中突然间涌现了这些天往洛阳行程中看到的景象,其中有悲苦挣扎着生存的黔首庶民,有趾高气昂的纨绔子弟,有挎着短刀或长剑的游侠,有散播符水愚民的方士。一路行来遇到了两次路匪,此时大汉的民生已经如此不堪了么?

  天空稍有阴,不一会儿伴随着一阵淅沥沥的小雨,官府的一众兵卒便赶到了跟前,领头的是平县的一位县尉。

  刘和虽年少,但毕竟是家中男丁,现在父亲不在当前,刘和自当出面。跟那县尉打过招呼后,一些细节之事便由家老说明。

  那县尉见到刘和乃是豪族宗室的公子,态度很是恭敬的解释道:“公子去往洛阳路程也不甚远了,要是快点走的话,最迟入暮之时应当可到,此地匪盗之事吾等自会处理。”

  刘和随口询问道:“这些是哪里来的匪盗?你们准备关押到县内牢狱中?”

  那县尉答道:“平县的牢狱关不下他们了,至于怎么关押,我们也派人去了河南府衙,得等郡内兵曹史来定夺才好。”

  刘和点了点头,说道:“出了这种匪盗之事应该河南尹来管,毕竟几十人的匪盗。”

  “公子说的是啊!尤其今年这流民不少,县里的人手难免不足。”

  “现任河南尹是哪位?”

  “是何太守。”

  “何太守?”刘和突然想到一个人“何进?何遂高?”

  “是,那可是皇亲,当今皇后的兄长。”说罢后,那县尉抬眼看了看刘和,接着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公子认识?”

  刘和下意识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失笑一声后又摇了摇头,不再多说。那县尉也不好多问,寒暄了几句后,只见远处来了群官兵,看起来应当就是这县尉口中河南府衙的兵曹史。

  那兵曹史抵达后,立即分派人手羁押了这数十名路匪,同时还厉声询问了几句。

  经过刘和身边时,上前打了个招呼。

  “这位公子受惊了,一些从荆州和扬州赶来的流民,说是来投奔太平道神上使。”

  太平道?刘和微微一愣。

  “一群狗胆的泥腿子,还敢拦路抢劫。我先领回去复命了,公子慢行。”

  刘和拱了拱手,余光看到了之前那对少年兄弟,年少的已经显得奄奄一息,年长一点的兄长还强撑着守在一旁。刘和看向两人的眼神有些复杂,仿佛触动了许久之前的记忆。

  “这兄弟二人?”

  那兵曹史冷笑一声。“公子放心,既然惊扰了公子,到了府衙内,自会有人狠狠收拾他们,看他们也没命熬过……”

  没等这兵曹史说完,刘和向家老挥了挥手,让其拿来一些财帛递给了眼前这位兵曹史,而后说道:“尽量找医匠给治疗一下。”

  这兵曹史稍显迟疑,那少年兄长看向刘和的眼神也露出一丝诧异的感激。

  刘和也并未再解释什么,路遇匪盗的事情解决后,车队再次前行。

  淅沥沥的小雨不久便停了,原本阴沉的天空,逐渐放晴,只有几片云朵在缓缓流动。轻风徐徐,吹拂在人脸上有那么一丝清凉。路上的行人并不算多,有单衣独行的儒生、或是三五人同行的黔首庶民。

  “少主,前面去禀报主公的人回来了。主公的意思是让我们加快点速度,尽量在入暮之前进城。咱们是不是让车辆加速先行一步?”家仆恭敬的向车内的刘和询问。

  刘和静静听完家仆的询问后,点了点头。“找人带路,我与母亲先行进城,其他人自行跟着吧。”

  家仆答应了一声,便忙着去招呼其他人了。

  距离洛阳越来越近,刘和心里充满了忐忑和紧张。年前的一场大病之后,刘和容貌身形虽未变化,整个思想和灵魂却完全不是之前同一个人了。千年之后的灵魂进驻了这倶身躯,使得刘和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来面对和熟悉这一切。

  自从接受了自己当前的身份后,刘和就静静的思索着东汉末年这段进入三国时期的恢弘灿烂的历史。自己的父亲也曾在这段历史中赫赫留名,虽然并没有成就一番霸业,甚至不曾真正意义上的割据一方。但是父亲的名声和威望确确实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刘和一直在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做些什么,既然踏入着璀璨滚滚的洪流之中,估计自己也逃不开这奔腾之势。经历了普通人的惶恐与激动之后,心里又难免泛起一丝期待。虽然自己当前暂时名望和权利都不具备,但是对于未来的却是有了那么一丝想法。

  车辆加速后,颠簸更甚,打乱了刘和的思绪。这一次刘和随家人进京,将是灵魂穿越后,首次面见自己的父亲。对于自己的这位父亲刘虞,刘和其实记不起太多的细节。旁敲侧击的询问后,才知道父亲刘虞早年在家乡从小吏做起,后来逐渐有了名声,再加上有人赏识,熬了几年后,逐步晋升,前往幽州担任刺史。

  很多官吏到任平稳后,也会将家人接过去,不过刘虞所在的幽州因为地处北疆战乱之地,早年间大汉北伐鲜卑,被当年的鲜卑雄主檀石槐围杀于大漠之中,而后鲜卑人顺势南侵,幽州之地顿时烽火四起,当时的辽西太守赵胞,就是接其母亲北上团聚,因此死于战乱之下,可见北疆边乱之害。再加上边疆之地的刺史职务近似当年的州牧,事情繁杂,所以刘虞一直没有接家人北上幽州,也就造成了刘虞跟家人之间这几年来只有书信往来。

  刘和除了本身自己是后世之人外,再加上一直未曾跟刘虞接触过,难免会有这种陌生与局促感,所以看着即将临近的洛阳城才会渐渐的紧张起来。

  日光偏西,只是暮色还未至,空气中渐渐透露出凉意。目光所及之处,路上的行人渐渐增多,还有不少行商者来来往往。

  大约行进了一刻钟后,刘和抬头仰望,洛阳的城门矗立在面前,恍若天门,让初临之人无不赞叹。这座大汉帝国的京都,其宏伟壮丽、高耸磅礴,足以震慑世人。其地处九州腹地,号称天下之中。八关守卫,俯瞰海内,更显中枢之重。

  建武元年,光武皇帝刘秀定都于此,改洛阳为雒阳。(因阅读习惯,本书依旧定名为洛阳)后建武十五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当时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人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这一郡之地便过百万人口,可见其城之雄壮,市面之富庶繁杂。

  顺着笔直的大道前行,城门两旁值卫的甲士手持长戈,面色桀骜,不时盘问着往来的行人,更是让那些外地来的普通百姓庶民对这座权利之城充满了敬畏和感慨。

  进入洛阳城内后,宽阔的大道平整通达。两旁的宅院、商市也井井有条,十分有序。偶尔听闻路人的洛阳口音,显得十分自傲。

  刘和与家人的轺车缓缓的停在一座府邸门口,刘和先行下车,然后扶着母亲由家仆引领进入宅院之中。父亲刘虞并不在府中,家仆说是与光禄勋刘宽去往河南尹何进那边处拜访去了。只是走的时候留下话来,先准备好家宴,待夫人和公子来了之后先稍等休息片刻,等拜访回来一起进食。

  “那我们就听你父亲的安排,先休息一会儿等等吧。”刘和的母亲杨慧在一旁说道。刘和赶忙点头答应。

  “看这些仆人的安排,这场家宴似乎是有客人要前来?莫非是阿娘说过的那文饶公?”刘和听到这番安排后心中略有疑惑,因为父亲刘虞来洛阳的原因,似乎就是因为刘宽,于是刘和便随口向母亲问道。

  杨氏笑着回答:“文饶公早年间任东海相时,你父亲曾是他的故吏,还随着文饶公做过学问,你父亲为官晋升也多有倚靠。而且文饶公与我的叔父也是挚友,算得上是通家之好。我们刚来洛阳,如果家宴有外人的话,确实可能是文饶公。”

  “听闻文饶公号称通儒,想来学问肯定是了不得。”

  “文饶公曾和我叔父在华光殿做过侍讲,教授当今天子,算是天子之师。名震海内,天下皆知,而且为人宽厚豁达,十分受人敬重。你父亲处事风格也是受了文饶公的影响,甚至很多地方十分相像。你尚年少,若能拜其门下,将来必然受益匪浅。”

  刘和听了母亲话,微微笑了笑没有顺着说下去。心中默默在想,历史上父亲就是宽厚长者,也正是因为太过宽厚,才没落个好下场。不过这种话刘和也不能说,于是也只能默然不语扶着母亲进入后院休息了。

  母亲进房间休息后,刘和独自在院内闲逛。洛阳这座宅院并不算太大,还没有郯城家乡的宅院大。不过想想这是洛阳城,这种宅院估计也需要不少钱才能置办的出来。

  刘和抬头看了看院子上方的天空,暮色已临,天边暗红色的霞光喷涌而出。日光渐暗,屋檐之下倦鸟归巢。这时仆人匆匆跑来向刘和说家主刘虞回来了,还领着刘宽以及杨赐一同回来。刘和听完后,深吸一口气,匆忙到门口迎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