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江南第一才子

  时至仲夏,却有两只雪鹰落在了平京城。

  于是仙吏司收到了两份情报。

  一份情报说光明神教有一名大魔导及两名高阶魔法师失踪,光明教已派人四处搜寻。另一份情报说北漠小王子帖木儿逃回张掖城后,老国王大发雷霆,命帖木儿闭门思过,北漠国支持大王子帖木罕的大臣乘机要求老国王立大王子为王储。

  这两份情报,一份立即送到了西山书院大先生手中,另一份立即送到了文渊阁。

  杨亭湖通过后一份情报得出结论,北漠国起码在未来几年内不会再来边关骚扰。

  杨亭湖这才认识到皇上打败小王子这一战意义非凡,不但打击了北漠国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边关军队士气,而且为大旻帝国争取到了几年灾后重建时间,因此,他很快就按皇帝要求,以内阁名义颁布了人事任命及战功批复。

  陆千尘也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军籍及战功问题,耿飞虎上任后立马给了陆千尘一个报考西山书院的名额批复。

  陆千尘拿到了报考书院的资格后,便一门心思地进行六科学习,每天时间都安排得十分紧凑。

  中间除了去了一趟虞侯府,看望老侯爷外,其余时间,他甚至没有再坐堂看病。

  时间一晃就到了深秋,全国各地准备报考西山书院的学生都陆续来到了京城。

  经久堂斜对面有家叫‘悦来’客栈,这几天也开始住进了不少赶考学生。

  这一日,一辆奢华的马车来到悦来客栈门前,马车上下来两个少年。

  一位少年身姿挺拔,面容更是生得如描如画,竟然没有任何缺陷。

  这少年一下马车,便引来街道两旁及客栈内外所有人驻足观看,所有人都被这少年的英俊惊得目瞪口呆。

  人群中少女少妇居然不自觉地对这少年痴痴傻笑。

  这少年却一脸冷漠,漠然朝悦来客栈里走去。

  陪同这少年下车的是位胖胖少年,一身锦袍,一看就是位富家子弟。

  不过,这位胖少年却对那英俊少年极为恭敬,一下马车就为英俊少年开道,引着英俊少年进了悦来客栈。

  胖少年进了客栈,对围观人群吆喝道:“看什么看,让开,江南大才子唐缨驾到,你们可别惊了大才子!”

  他这一吆喝,就像往油锅里注进了水,围观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天啊,唐解元?”

  “这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博湖?”

  “玉面小郎君,真是太好看了……”

  “听说他的字他的画值几百两银子!”

  唐缨,字博湖,江南人,自幼便聪明绝顶,幼年便享誉乡里,三岁能画,五岁能诗,被人称为神童。

  唐缨入县学后,果然不负众望,去年年方十五便在乡试中得中解元,一时名动四方,人称唐解元。

  唐解元名动四方,当然更惊动京城。其实在京城,他的名声几乎家喻户晓,因为除了才气,他还有令人炫目的容貌,才貌双全,在小说中常有,在现实这却极稀缺。当现实中真的出现这么一位完美无缺的神子时,那人们自然是要争相传颂的,尤其是少女之间。

  胖少年这一吆喝,喝破唐缨身份,自然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围得更紧,里面的人巴不得多看一眼江南第一才子的英姿,外面的人巴不得一睹大才子的风采。

  胖少年见围的人越来越多,便兴高采烈地冲围观人群抱拳道:“在下徐经,是唐解元的好友,这次来京,我们是要报考书院的,还请各位今后多多关照!”

  唐缨皱了皱眉,围观的人群中立即有人发出嬉笑声:“扯虎皮做大旗,给自己打广告?”

  围观的人群立即爆发出哄笑。

  徐经脸色微红,抱拳致意后,领着唐缨在店伙计的帮助下,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上了楼,进了他预订的客房去了。

  围观的人群中也有真真的小身影。

  经久堂在悦来客栈斜对面,她在堂内瞥见许多人朝悦来客栈涌去,便出来跟着看热闹。

  真真只看到了唐缨一眼,但与其他的少女少妇一样,她也笑了,她觉得唐缨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男人。

  待围观人群散了后,真真也回到经久堂,进了后院,她小脸微红,还忍不住吃吃一笑。

  陆千尘觉得很奇怪,问道:“怎么了,真真,捡到银子了?”

  陆千尘认为,除了捡到银子,应该不会还有别的事让她这么高兴。

  真真微涩道:“对面来了个江南第一才子,长得真好看……”

  陆千尘怔怔望着真真,真真满脸通红补充道:“他也是来考书院的。”

  …………

  悦来客栈二层楼上,唐缨与徐经正坐在临街的窗户边品茶,茶是徐经带来的黄牙,一两黄牙价值一两白银。

  徐经是江南大盐商徐颂的独子,银子自然有的是,因此,他的用度极其阔绰。悦来客栈最豪华的两间客房,他一包就是半年。至于唐缨的一切费用,他也全包了,能和江南第一才子同吃同住,花点钱又算什么呢?

  徐家富甲一方,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应该很满足了才是。但富家人也有富家人的憋屈,有钱并不能代表有地位,在大旻帝国,最有地位最受人尊重的是西山书院出身的读书人。

  因此有钱的人家,都愿意花钱,将自家子弟送进西山书院。

  徐家花费一万两白银买了个二等军功,在兵部给徐经买了个考书院的名额,希望徐经能考入书院,为徐家光宗耀祖。

  徐经在来京路上恰巧遇到唐缨,自然不能错过结交机遇。在他看来,唐缨考书院,那是手到擒来的事,而且极有可能考入西山书院后院。

  能和这样一位现在的名人未来的大贵人结交,不要说将来可能得到的好处,就现在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因此,徐经对唐缨客气到令唐缨有点拘谨的程度。

  唐缨虽然名声在外,但家境确实一般,而他又恃才自傲,从不轻易卖自己的字画,因此,有这么一位富家子弟鞍前马后的效劳,他也不反对。

  再说,他本身性格孤傲,不善于与人交往,更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到京城考书院,需要办很多手续,有这么一位八面玲珑的朋友帮忙,也会省心不少。

  所以,唐缨也将徐经当做自己为数不多的朋友。

  “唐兄,对这里的安排满意不?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你尽管对兄弟我开口!”徐经真诚地说道。

  唐缨笑了笑:“徐兄尽心尽力,已经让我颇为不安,又怎么会有不周到之说?”

  说完,唐缨呡了口茶,朝窗外看去,其实他也不愿意多看徐经那张胖乎乎时刻堆着笑的脸。

  徐经也随着唐缨的目光朝外看去,他看到了经久堂的牌匾。

  “咦,唐兄,你看对面那家的牌匾,那字是不是写得不错?”

  徐经虽然不是学霸,但也不是胸无点墨,对字的好坏,他还是辨别得了的。否则,徐家也不会花大价钱让他来考书院。

  随着徐经的提醒,唐缨的目光也落在经久堂的牌匾上,片刻后微微一笑道:“估计这也是请哪位书法名流代笔的。”

  这时候,有个小伙计来加水,徐经便随口问道:“对面经久堂,是干什么的?”

  小伙计笑道:“对面经久堂是个医馆,是位小神医开的,在京城名气可大了,据说小神医也将报考书院。”

  “那牌匾是他自己写得吗?”唐缨问道。

  “好像是。”小伙计说完便躬身退了出去。

  “哼,一个小郎中也妄想考书院,真不知天高地厚!”徐经轻蔑地说道。

  唐缨沉默了一会,道:“我们明天进去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