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后一局

  九局下半星稜高中的进攻将从第九棒捕手山濑慎之助开始。</p>

  直播解说员讲解着场上赛况,顺带说起了星稜球员的事情,渲染一下最后一局的气氛。</p>

  例如说奥川恭伸和山濑慎之助的投捕情。</p>

  奥川恭伸和山濑慎之助从小学起就组成投捕一起打棒球,中学时作为核心带领队伍获得了日本一,然后相约高中也要成为日本一。</p>

  如今到了夏甲决赛,他们已经十分接近当初的梦想,可惜的是被领先2分的白山高中挡在了前面。</p>

  如果不能在九局下半追平或者反超,三年级的他们将带着遗憾告别高中棒球。</p>

  放在其他时候这些会是球迷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故事,但是现在成为了激励星稜球员奋起的牵绊。</p>

  此时星稜球员处于一种混合紧张和亢奋的情绪,实力的上下限非常不稳定,最后一局防守的麻烦之处便在于此。</p>

  棒球是回合制运动,每一个半局都可以看作是单独的比赛,胜负往往在一个回合之内颠覆。</p>

  6比4领先的白山高中并不是高枕无忧,先攻后守的缺点是有可能成为再见安打的背景板。</p>

  半局开始之前,张哲一丝不苟地做着准备,提醒队友集中注意力到场内。</p>

  “和哉!”</p>

  “近田!”</p>

  “大石!”</p>

  “下中!”</p>

  “田村!”</p>

  “木村!”</p>

  “伊波!”</p>

  “驹田!”</p>

  张哲以队长的身份点了场上每个人的名字。</p>

  他展开了双臂,肢体语言比往常要大,用清晰的动作告诉队友们守住胜利的决心。</p>

  之后,张哲走上投手丘,把棒球交到西野和哉手上。</p>

  西野和哉对视过来,认真地说道:“阿哲,相信我!”</p>

  “嗯,交给你了!”</p>

  简短的对话传达了投捕间的想法。</p>

  得益于张哲以完投考虑的配球和星稜打者的积极出棒,西野和哉的用球数刚刚到了100球,应付九局下半的投球完全没有问题。</p>

  张哲回到捕手区。</p>

  场内广播响起。</p>

  「“九局下半,星稜高中的进攻,上场的打者是,九棒,捕手,山濑君!九棒,捕手,山濑君!”」</p>

  山濑慎之助是右打者,进入了捕手区左前方的打击区。</p>

  张哲端详着他。</p>

  一米七几的山濑慎之助身材敦实,也许是担任捕手缘故,打击类型多为巧打,本届大会积累了五成打率。</p>

  他之所以排在第九棒,或许是为了减轻负担和连接上下打线。</p>

  本场决赛前面的打席山濑慎之助敲出过安打,对怎么打西野和哉的投球不陌生。</p>

  第一球张哲配在外角低,让和哉投直球进来抢好球数。</p>

  西野和哉心领神会,稍稍降低球速保证控球,尽量往刁钻的位置投。</p>

  “啪!”</p>

  “好球!”</p>

  第一球取得了好球数。</p>

  然后张哲开始给一些挤压打者挥棒空间的球路。</p>

  第二球给了内角低附近的滑球,第三球给了内角高附近的直球,山濑慎之助都没有出棒,任由球掉在坏球区。</p>

  张哲讶然于山濑慎之助的冷静。</p>

  三垒那边休息区传来的都是“打啊”“打出去啊”的喊声,恐怕这个时候星稜球员当中理智大于感性的人只剩寥寥几人。</p>

  接下来的一球张哲要在了好球区内。</p>

  “滑球!”</p>

  “内角低!”</p>

  张哲打算继续压缩山濑慎之助的挥棒空间,引诱他挥空或者制造一颗绵软的地滚球。</p>

  西野和哉投球出手。</p>

  棒球一出手先是朝着靠外的地方飞来,迫近本垒前大幅度滑落,坠去右打者内角低的空间。</p>

  但是,球的末端横移量不够靠内,或者说球出手时偏外了一些。</p>

  总而言之,棒球飞到了打者可以有效攻击的区域,即使打者的挥棒空间仍然受限。</p>

  山濑慎之助挥棒了,而且动作非常大,重重地击打在球的下沿。</p>

  “锵!”</p>

  球被击中的部位过于靠下,棒体的动能还没来得及足量传递时,球的运动方向已被改变。</p>

  张哲起身看向本垒后方。</p>

  球打在中央看台的拦网上面。</p>

  “界外!”</p>

  主审顺势掏出一颗干净的棒球递给张哲。</p>

  山濑慎之助身高比张哲矮六七厘米,体重却是差不多重,甚至还重一点,有八十五公斤。</p>

  从刚才的挥棒看,山濑慎之助挥棒力道是有的,巧打多是打法选择,关键时候也未必不能扛出一支本垒打。</p>

  “最后一局就是麻烦啊。”张哲碎碎念地想。</p>

  比赛一到尾段有些人的状态反倒会激发出来,平时成功率低的打法也突然变得极具威胁。</p>

  张哲斜着瞄向左前方的山濑慎之助,发现他始终直勾勾地盯着投手丘上面的西野和哉,眼睛里好像有一把火一样。</p>

  一方面选球冷静,一方面又出棒凶猛,打率高达五成的山濑慎之助也许正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p>

  张哲的配球并不全是刚的一面,有时候也有柔的一面。</p>

  现在是2坏球2好球,是时候把更多因素拉进博弈当中。</p>

  主意打在了主审的好球区边界上面。</p>

  多数时候张哲用的是柔性捕球法,即接球前手套不完全固定,接球时整个身体配合移动,使得捕了球的手套相对身体的移动幅度较小。</p>

  好处是拉球不明显,缺点是难度比较大。</p>

  张哲打暗号给和哉,让他瞄着好球区边缘投。</p>

  西野和哉二话不说当即投来钻向右打者外角低的直球。</p>

  在右打击区里看,球的飞行路线在外侧,从右往左飞,带有出手段的横移。</p>

  由于看得出来是四缝线快速球,横移的量只有那么一点,应该不够进入好球区。</p>

  山濑慎之助认为是一颗坏球,立刻止住了动作,收回快要出到一半的球棒。</p>

  球飞过本垒板上空,往捕手区而来。</p>

  这个时候张哲才前伸左手,打开手套捕入来球,同时身体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地向好球区微靠。</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啪!”</p>

  整个动作非常流畅自然,比打者急促收棒的动作不起眼得多。</p>

  在主审的角度这是一颗外角低刁钻的直球。</p>

  于是主审手臂一拉,喊出了最终判决。</p>

  “好球!!!”</p>

  “三振!!!”</p>

  “打者出局!!!”</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