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猿妖

  “储物袋里的东西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打打这些灵石的注意喽……”

  程贤记得袁胖子说过,那枚逼迫自己服下,差点害的自己爆裂而亡的气灵丹,价值就大概相当于一百多枚灵石!

  “灵石是有了,可去哪里换呢……”

  心中立刻有了计较,嘴上便又忍不住嘟囔出声。

  想到洞里那位祖宗,程贤急忙捂住嘴巴,回头向洞里张望。见发完飚的黑鹰又甜甜的睡去,这才放下心。

  “为什么看一只男鸟睡觉,会想到是‘甜甜’的呢?……”

  程贤不禁心中一阵恶寒……

  ……

  在驭灵宗出山的必经之路上,有个依山而建的镇子。

  镇外漫山遍野的种满桃树,便得名桃花镇。虽然桃花镇距离驭灵宗不远,但镇里居住的都是凡夫俗子。

  驭灵宗山规中有一条:距离山门二十里处,不得御空飞行。

  而桃花镇就恰好在这二十里范围内。

  所以,一些过往的修士常常会选择在这里打尖儿歇脚。

  又因镇子靠近驭灵宗,一般的江洋大盗都不敢来寻衅滋事,所以桃花镇居民数十年来有了夜不闭户的习惯。

  而镇上几十年的宁静生活,被几日间,两起接连发生的惊天盗案打破了。

  发生的第一起盗案,是镇外某地主家的一窝母鸡离奇失踪的盗案。

  一夜之间,二十几只老母鸡惨无人道的人间蒸发。据一个起夜的长工回忆,当夜曾看见一个似人似猿的身影,身负众鸡翻墙而走。

  而第二起盗案,是时隔几日后,有位过路的商人在镇上客栈过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包袱里的换洗衣服以及部分银两不翼而飞!

  不仅如此,盗贼还嚣张至极的在失主枕边留下一块奇怪的石头,疑似恐吓失主不得报案。

  事后,据客栈掌柜描述,是一个野人作的案!

  经镇上捕快初步判定,两案嫌犯特征一致,盗案系一人所为。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亦或是道德的沦丧?

  一时间,神秘人引发的惊天盗案在镇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了众人街头巷尾的绝妙谈资。

  “听说了吗?今天晌午,镇上的邢捕快已经宣布,将那个大盗绳之以法了!据说那贼人生的是虎背熊腰……”

  “你就吹吧!刚才我还看见老邢在四处搜捕嫌犯呢!据钱老太爷家的长工白小二讲,他那晚亲眼所见,那不是人!是个半猿半猴的妖怪!那妖怪邪性的很!一声怪叫,所有母鸡就自己跟着它跳墙跑了!”

  “半猿半猴?那不就是猴子吗!”有人不屑道。

  “你懂个毬!猿是这样的……猴是这样的……能一样么!”说话的那人还跳脚比划着猿和猴的区别。

  “你们别瞎说,根本就不是妖!客栈刘掌柜说,他那晚爬在门缝上亲眼所见,千真万确的是个母猿!那母猿看上了过路商人,就一路跟踪到镇外。然后趁夜进镇要把那人掳上山过日子!结果商人是个读过书的落第秀才,毫不畏惧,对来犯的母猿就是一番圣人教化之言!那场景,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闻着伤心、见者落泪……结果说的那母猿是自惭形秽,当场掩面痛哭!……”

  见听众都惊得合不拢嘴,此人才得意的接着道:

  “后来,那母猿就打算金盆洗手,归隐山林,从此洗心革面!秀才见母猿衣不遮体,就好心将衣服给她披上,还给她些银两让她回山好生过日子!母猿更是感动的无以复加,便将自己平日杀人越货用的凶器留在秀才枕边,以示爱慕之情……啊呸,是以示改过自新!……”

  一个叫张快嘴的人,一口气把一番可歌可泣的“圣人教化野人”的事迹讲完后,引得众人是称赞不已。

  赞叹声传入街边的酒楼“醉仙居”,惊动了二楼雅座的一位年轻酒客。

  酒客一身商旅打扮,脸上布满疤痕,仿佛是被火灼伤皮肤后痊愈不久。

  年轻酒客坐在临街的酒案,一边听着窗外的议论,一边自言自语道。

  “你太奶奶的猿妖!小爷我有那么猥琐不堪么……那些鸡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跟着小爷走的么?还不都是小爷自己亲手穿成串儿后,甩出墙头的……谁叫那家姓钱的老头儿小气,把小爷当叫花子打发,还要放狗咬小爷……”

  “那客栈掌柜是瞎么……小爷不就是穿了件兽皮,另外头发有些长、有些乱么……怎么就成了女猿猴……那秀才也是,明明说好用灵石和他换衣服和银子。不识货也就算了,还恶语中伤小爷……”

  正在自艾自怜的酒客,自然就是程贤小爷。

  那日,程贤在山洞中有了计较后,第二日就唆使黑鹰带他出山。

  黑鹰是个有脾气的鹰,一开始当然没有搭理程贤。

  程贤花费几天的时间,磨破嘴皮子,又许下重诺:出山后,烤十只上好的老母鸡孝敬黑太公……

  一人一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以二十只烤鸡成交!

  后来,也就有了桃花镇居民所说的“猿妖惑鸡”的鬼神异志。从此在坊间广为流传,成为镇上千百父母止小儿夜啼的一剂良方,百试不爽!

  程贤出山,是想寻机换取气灵丹。

  既然要和人做交易,自然是要打扮一番,总不能裹着一身兽皮去吓人吧!

  在镇外,他见到一个和自己身形差不多的过路商客,便跟着进到客栈,还很客气的用一枚灵石和对方交换衣物和碎银子。

  结果,一桩合情合理的买卖,落到旁人嘴里便被以讹传讹,成就了另外一个典故——“圣言化猿”。此典故更是在读书人的大力颂扬下,千古流芳,成为后世“读书有用论”的强力佐证!

  不过这些都和程贤无关。与“造福后世”的丰功伟绩相比,他还是更关心气灵丹的线索。

  醉仙居的二楼,是镇里最高的所在。

  程贤一边小酌,一边利用有利的地势,随意扫视着楼下过往行人。

  半斤酒水下肚,程贤四处打转的目光,终于落在远处的两个蓝衣人身上!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