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插秧机手(1)

  刘晓楠又回到上林湾队里出工了。似乎一切又回到两年前,但显然,现在已经不是两年前了。现在的刘晓楠,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小的学生伢崽,他是个大男人了。他现在出工不再与妇女、老人半劳力在一起了,而与湾村里的男子正劳力一起干大力气活。不过,队长功英哥每次安排刘晓楠的活时,总还是有点不太放心,怕他承受不了。刘晓楠也不作声,只是自己做给大伙看。

  刘晓楠回来没几天,突然,功程哥的老父亲鸿富伯,竟然无疾而终。办丧事,是对一个湾村里实力和人心的考验。西洲大队的第十生产队,讲起来,现在总共是十二户人家。但要讲起上林湾来,却满打满算,把知青户算上,也只有九户人家。因为,德保、德财两兄弟,还有德勋,咯三户是土改时从对林湾分过来的。

  所以,办起丧事来,上林湾的人丁劳力还是很紧的。先不讲别的,光是一副八抬大棺材老屋,就得要有八个大汉子才能动得起,还不讲需要旁边招呼照应的。可是,队里十二户中,算是十二个主家的男人,也难凑齐咯一抬大丧。

  首先,那三户对林湾的人,本就不怎么会为非他们本家的上林湾人下力的。何况,德保现在是大队的干部。乡下历来有句老话,叫做“好崽不扛抢、好男不抬丧”。如今虽然参军当兵是件难得的光荣好事,但当干部的人是不会去为他人抬丧的。德财人是长得高大了,但他以前为队里出石灰窑时,曾掉到滚烫的石灰窑里烧坏了双腿,是用不得大力气的。至于德勋,他本人也算是个老农会干部,再讲现在年纪也大了,是不能干抬丧的事的。而他的儿子显宣,又还没长成咯种能耐。

  咯一算下来,把知青晓枰算上,就只九个大男人了。而咯其中,孝子功程是不能去抬自已父亲的丧的。而功治又是患有腰病的体子,根本做不了咯种过硬力气的事,最多只能在旁边招呼一下。还有就是鸿源伯家,他自己已经年过五十,当然不能上咯种场伙,而他的儿子功行,也与显宣一样,还不到火候。

  所以,最后算下来,上林湾能上扛抬丧的,就只有六个人了。八抬大丧,还掉着一副杠子。

  中午,全湾村的人吃了丧家的疱礼饭。男人们到正厅屋里,在那棺材老屋两边站齐了,一声吆喝,十来双大手就将鸿富伯的灵柩举着过了天井,出了湾村大门,摆在了湾村前面禾坪上的条凳上。

  鸿习叔带着功英、功光、晓枰几个年轻汉子,将那根三丈六长的大龙杠往棺材老屋上一架,就用手腕粗的麻绳缚了,再把前后各两根,一共四根抬杠拴上了。那四根抬杠的八个抬头,就等着上林湾的男人显示实力了。

  鸿习叔算来算去,只算出六个人。他望着满禾坪看热闹的人,其中还有对林湾的,下面大湾里的人,当然,里面有不少壮实汉子。他和队长功英商量着,在禾坪上公开向对林湾和大湾的人求助。

  鸿习叔站到上林湾大门口的台阶上,面向禾坪,向上举手抱拳,正要讲话,却听到身后的刘晓楠冲着他大声讲道:“鸿习叔,算我一个!”

  “你?”鸿习叔有点担心。

  “没事,我在路桥上就是抬石头块的。你放心好了。”刘晓楠自己清楚,自己现在的气力,抬个百多两百斤的东西,是没问题的。

  “晓楠,咯个抬丧,与抬石头还不一样嘞。最怕的是山路上不好走,棺材会倾斜的,有时候把力都压到一边,会有两三百斤的力。晓楠,咯霸不得蛮呀。”鸿习叔要讲清楚其中的厉害。

  “我晓得,鸿习叔,不怕的。”刘晓楠坚持要上一个。

  一旁的德财听到了,也来了精神。他觉得再怎么讲,自己比晓楠大几岁,一直是农村里长大的,不能让咯个小知青给甩下来了。他也对鸿习叔讲:“我也抬一个。”

  “你?”鸿习叔也是担心。

  “我抬拖尾,听他们讲,拖尾没有侧压力,不会要两三百斤力气的。”德财想好了自己的事。

  “哦,那倒是可以。”鸿习叔想了想,就让两个年青人上吧。

  最后排定,前面四个人都配力气扎实的。因为一副大丧上路,上山要拖得动,下山要顶得住,全靠前面的四个人稳住。最要气力是最前面的两个出山虎的位置,鸿习叔和功光就站在了那里,而功书哥和功崇则站在他们后面的夹心位置。

  后面四个人是由功英哥领着的晓枰、晓楠、德财。功英和德财站一根抬杠,他自己站在夹心里,德财站拖尾。晓枰、晓楠两兄弟站一根抬杠。晓楠站夹心里,让哥哥晓枰站拖尾。晓楠想,哥哥干咯种抬东西的活不如他在行,让他抬拖尾安全些。

  可功英哥觉得,晓枰的力气大些,更应该抬夹心。因为在夹心的位置,人被卡在中间,没有么子活动余地,要是遇到棺材倾斜甚至翻倒的事故,力气大的还可以顶得住,力气小了就会被压坏的。

  “没事的,功英哥,你没看到我那张标兵奖状?没点本事是挣不回那个东西的,呵呵。”在路桥工地上做了那么久,刘晓楠现在对干大场伙里的力气活已经很有些底气了。

  功英哥还想讲么子,前面鸿习叔已经在喊了:“差不多了吧,准备架势了!”

  “架势,架势了。”刘晓楠在后面应着,就把抬杠上了自己的肩。

  “那好了,准备了。”鸿习叔又最后招呼了一声。

  接着,就听得鸿习叔在前面大声地喊道:“来了,来了哦!”

  “嗨哟!”众人应着鸿习叔的点,一齐声喊了,大棺材老屋就上了八个人的肩!

  功治和鸿源伯赶紧把原来支棺材的两条长凳抽了出去,讲了声:“走得了,走得了。”

  前面鸿习叔又一声喊了:“那就步起,走了!”

  “走了!”众人又是一声回应,一副八抬大棺材老屋就向着坟山前行了。一个小小的十来户人家的上林湾,凭着自己的实力和心气,齐心合力地抬起了咯个庞然大物!

  大丧从禾坪上看热闹的人群中穿过,栗林冲三湾村的人都惊叹上林湾人的齐心和力量。刘晓楠还听到有人在讲:

  “啊呀,那两个知青了得!”

  “人家那个小的才十七八岁,就有咯好的功夫。”

  “是啊,是啊,我们农村里自己的伢崽,咯个年纪也不敢上咯种大场伙。”

  “哎呀,你们不晓得吧,人家晓楠在路桥工地上,比我们农村里人还下得力。”刘晓楠听到咯是大湾里刘仁知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