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黑星灯(9)

  两天后,刘晓枰回来了,还带回来两个同学。一个还是华迪才,但另一个不是段先炳,而是刘晓枰和华迪才的同班同学龚小童。

  龚小童年纪比刘晓枰和华迪才都大,是解放那年出生的。他的父母于解放前夕去了台湾,把还是婴儿的他丢给了姨妈。他就从小跟着姨父姨妈长大。

  在城里的时候,晓楠有一次跟着哥哥去过龚小童的家,也就是他姨妈的家。他的一个表妹也是刘晓枰的同班同学。晓楠记得,龚小童住的地方其实没在他姨妈的屋子里,而是睡在她门口的过道边楼梯间转角的一个小平台里。据龚小童自己对刘晓枰和华迪才咯几个好朋友讲,他在姨妈家过得很苦,每日里只能吃点他们一家人吃过后的残汤剩饭,还难得吃得饱。

  在他的那些同学之间,就有人指责他那个表妹,讲她家里的人没人性,虐待龚小童。可他那个表妹讲:“你们叫我家里人怎么办啊,他父母是逃到台湾去的国民党反动派,我们要对他好了,人家会讲我们想讨好反动派,等他们反攻大陆了,好去邀功请赏。我们一家人背着他父母咯个反革命包袱,还要养活他,已经是蛮不错了。要怪只能怪他国民党反动派父母没有人性。”

  现在的龚小童,在暮色中跟着刘晓枰进到上林湾,进了他们兄弟那个小屋子。晓楠咋一看,还差点没认出眼前这个同学哥哥来。他比以前更瘦了,还躬着个背,就像一个又矮又小的小老头。身上穿着比晓楠平日穿的那件衣服还要破烂的衣服,是那种破烂成如同烂布条挂在身上一样。脚上好像没打赤脚,穿着一双鞋。可晓楠仔细一看,他竟然是穿了一草鞋,就是农村老人家穿的那种用稻草编成的鞋。咯种草鞋在上林湾就是鸿习叔、功英哥他们都不再穿了,只有鸿安伯、鸿富伯还会偶尔穿的。

  有同学来了,晓楠赶紧重新量出米来做饭。等饭菜上了桌,晓楠招呼大家吃时,龚小童竟然如同个多日没吃饭的饿鬼一样,低着个头,趴在那个大饭碗上,连吃了四五碗。晓楠自认为是每餐吃得多的了,可龚小童咯一餐,要当得他平日里的两餐。晓楠甚至有点奇怪地看着他大口大口地,不分饭菜地往自己嘴里一个劲地塞着。

  华迪才讲,龚小童下的那个队,是黄沙公社最偏远最穷的地方。一季双抢下来他还没得到两担谷子,再就是后来分些红薯杂粮之类的东西。他算计着,每天都不敢吃饱了,可就是咯样算计,分的粮食也已经吃光了。往下过年,还有一个春季,都不知怎么过下去。

  “他们那里怎么咯样差啊?是不是人家欺负他了,没给他分足东西?”晓楠按自己两兄弟在上林湾的情况想,再怎么也不会饿肚子的。

  “他讲没受欺负。讲是他们队里的人都是咯样情况,他自己也就算是个中等样子。大家都是一样的穷得没饭吃。晓楠,你们咯里算是好的了。我在那个队也远不如你们。”华迪才告诉晓楠。

  “一样的田土,发狠做了。我们咯里的人出工做事好下力的,有时累得我们都受不了了。”晓楠讲道。

  “我们咯个湾村里的人都认准了咯个理。只要下大力气做事,就不会饿着。”晓枰又讲道:“队里有个鸿习叔,是解放前就常打长工做短工的贫雇农。连他都是咯样讲,解放前家里有没有田土是一回事,有没有饭吃又是另一回事。真正没饭吃的,要么是家里遭了天灾**,要么是自己懒得做事。他讲,他以前每年为有田的人家做工,家里的粮米从来都吃不完。”

  “不过,不同的地方,田土也不完全一样,我们那边的田土条件是差些。再讲,现在咯样出集体工,哪个能偷得懒到不偷啊。”华迪才讲的咯种情况,只怕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咯样的。

  “我想,可能主要是大家做事偷懒,如何种得出好庄稼啊。还有,我们那里的队干部不想事,上面讲做么子就做么子,尽做些不合农时不合田土的事,让大家白费力气。”不太爱讲话的龚小童,气嘟嘟地讲了一通。

  晓楠也听到讲过,如今像上林湾咯样,全湾村的人齐心搞好队里的生产,是很少见的。晓楠也见到老家泉水湾那边,与上林湾可以讲完全一样的条件,但队里每年的收成差远了,每家每户的日子过得也差多了。咯样想起来,下放到上林湾是辛苦些,但辛苦能换来个终年四季不饿肚子,也算是件好事。累就累点吧,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今天做累了,睡一觉,明天又有力气了。

  第二天,两个同学走的时候,晓枰晓楠给龚小童挖了一布袋米带上。晓枰还把自己一双塑料凉鞋给了他。晓枰自己也只有两双鞋,一双胶鞋,一双凉鞋。他要把那双胶鞋给了同学,可龚小童怎么也不肯受,讲是有双凉鞋就很感谢了,比自己穿着双草鞋到你咯里来走亲戚,要强多了。

  晓枰咯两天里知道华迪才现在会吃烟了,就把一直放在碗柜顶上没拿去卖的那一捆烤烟送给了他。

  “啊呀,你们还有烤烟分啊!”华迪才简直不敢相信,上林湾农村还有咯种好事。

  “不分点东西怎么办?农村里的人总得换几个钱到墟场买点油盐东西啊。”晓楠倒觉得咯是理所当然的事。

  “咯种烤烟要卖几角钱一斤的。啊呀,咯一大捆,卖得不少钱啊。我拿一点就行了。”华迪才既然吃烟,当然知道手上咯些东西的价值。

  “你都拿去吧,我们反正不吃烟的。”晓枰讲道。

  “你们也要卖点钱打油称盐啊。”华迪才还是要让点出来。

  “我们以后可以卖粉皮换钱。”晓楠讲着,揭开水缸的盖子,让两个同学看里面那半水缸红薯淀粉。

  “你们还会做粉皮啊?”龚小童有点惊讶了。

  “到时候,跟隔壁的队长嫂子学呗。”晓楠告诉同学,口气里有一股靠勤劳挣得生活的自豪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