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都事毕御剑去

  一行人向着这边走来。

  宁白峰回头看了一眼背后的石碑,轻轻叹口气。

  枯坐石碑上两日,耗费数刻鹅卵石,剑胆终于充盈,甚至在这次扛碑之后,剑胆竟然缩小一圈。

  这一现象非但没有让宁白峰担心,反而心中窃喜。

  若承其重,必有所补。

  这种变化他很熟悉。

  当初腰挂书山印玉佩,练字练气艰难痛苦,但是摘下书山印后,补益极大。

  当初凡胎一境能走的如此稳当,书山印功不可没。

  而今剑胆出现的变化,便是全力运转剑元扛起石碑,加之又有陈松风不断刻字加重,剑胆等于是得到一次极大的锤炼。

  宁白峰相信,若是让他回到剑池,不出一年,极有可能将剑胆锤炼成剑丸。

  扛碑一事,不仅救回元泰,而且自身收益极大。

  然而有利便有弊。

  练气恢复剑胆之余,他同时也在试着查探山河碑。

  自身与山河碑之间的关系极为奇妙,不像是炼化之物,但却隐隐又觉得有些联系,这种联系不单单是山河碑本身,而是上都城,甚至于更远的的地方。

  而山河碑,只是这种联系之间的一个媒介。

  这种感觉很玄妙,说不清,道不明。

  随着这一行人走近。

  宁白峰停止沉思。

  元泰退后几步,站在石碑旁边,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一幕。

  身穿孝服的青年,是大燕太子,再过不久就是大燕皇帝。

  然而他并没有摆皇帝架子,站定之后,躬身行礼。

  “姬武见过圣师!”

  随行数人立即跟着行礼。

  “臣等见过圣师!”

  ......

  宁白峰不是皇帝,所以不会说什么爱卿平身之类的话,只是静静站着。

  姬武直起身,摆摆手。

  跟随而来的几人立即躬身后退十余步。

  看着这名白衣青年,姬武神情很平静,但内心却有些复杂。

  之所以过了两天才来这里,除了处理先帝葬礼诸事,另一点就是派人查验气运一事,甚至不惜动用信燕,专门从洗笔书院查询此时。

  而最终的结果,确实证明他是万人之上。

  但同样也是一人之下。

  登基为帝,本以为可以一展心中抱负,却没想是这样的结果。

  然而根据洗笔书院的记载,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仔细查看记载之后,姬武发现这并非纯粹是件坏事,甚至对很多国家来说,是件求而不得的幸事。

  能肩扛一国气运之人,本身气数就很高,二者相连之后,无形之中的裨益极大。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只是一部分,甚至在某些说不清的事情上,都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报。

  再回到挑起山河碑之人的本身。

  姬武耗费重金,安排心腹扶龙士去见闻堂调查此人讯息,而结果让他大为震惊。

  近几年来坤洲很有几件大事,都有此人参与其中。

  大周王朝定海城,春秋天渊天剑峡,巫山清都的龙门,以及去年回元山内的事情。

  如今此人的身份,更是回元山鼎剑阁剑池首席弟子,前途不可限量。

  大燕立国开始,与回元山鼎剑阁的关系并不算很好。

  二者之间仅仅只是相安无事。

  守着坤洲半个剑道修行圣地,却没有捞到丝毫好处,这对大燕王朝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损失。

  历代大燕帝王不是没有主动与回元山修好,但收效甚微。

  而现在,姬武找到了这个契机。

  为此,两日来他不眠不休,处理诸事之余,便是思考这其中的得失。

  此时来到这里,便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断。

  “圣师何时会离开。”

  “我不会留在这里。”

  二人的话同时说出口。

  站在石碑旁,捏着酒壶准备喝酒的元泰一愣,心想你俩真是心有灵犀。

  然后元泰注意到姬武说的话,这个会字真是极好,需要细细的品。

  所以他喝口酒,独自陶醉。

  看来大燕皇宫不止酒窖里的酒好,有些人也还行。

  宁白峰没有回答。

  姬武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查过圣师的一些事,知道大燕落不进圣师的眼,但只要圣师有所求,大燕必定尽力满足。”

  听到这样的话,宁白峰知道,对方是来开诚布公。

  宁白峰心想这样也好。

  自从修成剑胆之后,他也越来越喜欢行事干脆。

  就像剑池上那些弟子的话,世间不平事,一剑斩之,若是一剑不行,再来一剑,讲究的就是痛快。

  宁白峰说道:“我没什么要求,做好你们自己的事就行。”

  站在后边的元泰差点一口酒喷出来,心想这还叫没要求?就是因为自己的事,才不好做。少爷你这不是为难这位小皇帝么。

  姬武想了想,说道:“新旧交替之际,大燕朝局不稳,需要圣师坐镇些许时日。”

  宁白峰剑眉微皱,“我还有事,没时间多留。”

  姬武眼神越过宁白峰,看向石碑旁。

  元泰心想,你看我做什么。

  宁白峰立即会意,想了想,回头对元泰说道:“你留下来,不用回不冻河边钓鱼。”

  元泰立即一愣,讶然道:“少爷......”

  宁白峰看了一眼山河碑。

  元泰叹口气,点点头。

  他拍了拍石碑,心想背到是不用背,估计这辈子也跑不远了。

  宁白峰知道元泰在想什么,但眼下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上都城还有个地方,让他无法安心。

  转过头时,他的目光在东边略微停留几息。

  姬武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说道:“昨日,我已经彻查过东来山,钦天监正被杀,颜子石夺走钦天监的镇龙印,带着属下绣狸逃走,副监正已经定性为叛逃,并且下发画影图形,也已通知大燕境内所有宗门。”

  至于通知之后该怎么做,姬武没说,宁白峰自然也心知肚明。

  颜子石并不是普通的罪犯,以大燕朝廷的能力,想要对付一位元婴地仙,估计会有些困难,并且还要伤筋动骨。

  若颜子石真是要躲,大燕朝廷不见的能找到。

  宁白峰没有强求,想起与颜子石有关的那个人,问道:“陈松风又是怎么回事?”

  姬武眉头一皱,说道:“没有消息,陈留郡王受伤昏迷,但据曾任陈国宰相,现在的陈郡太守所说,陈松风所做所为,与陈郡以及洗笔书院无关,完全是个人之见。”

  “本来受降之后,洗笔书院会搬到上都,若是圣师不愿,洗笔书院可以就此解散。”

  微风将这些话吹进大燕新帝后边那些朝臣耳中。

  不少重臣惊讶之余,也大为焦急。

  大燕尚武,向来缺少文官,若是解散洗笔书院,对大燕今后的国策影响很大。

  宁白峰摇头道:“不必,我只是在意陈松风这个人而已。”

  姬武点点头。

  一干大燕重臣暗自松了口气。

  “圣师何时离开?”

  姬武再次问出这个问题。

  宁白峰忽然仰头望天。

  如今半旬已经过去大半,再不回去,恐怕赶不上云台论剑。

  坐在石碑上两日,除了练气与查探石碑,未尝没有等人的意思。

  如今事情已经解决,虽然有些晚,但这个人还是来了。

  宁白峰笑了笑,说道:“就是现在!”

  话音刚落,背后竹筒里发出一声剑鸣。

  桥下雨飞掠而出。

  宁白峰立即纵身而起,站在剑上。

  元泰猛喝了一口酒,然后将酒壶抛过去,“为少爷壮行!”

  宁白峰接过酒壶,仰头豪饮。

  然后他看向下方众人,双手抱拳。

  “再会!”

  随后,御剑离去,冲上云霄。

  ......

  ......

  大燕北方,距离上都城数百里的一处林间溪水旁。

  两名男子御剑落在溪边。

  宁白峰搓了搓被风吹的有些麻木的脸。

  尽管御剑多次,但像刚刚那样急速飞掠,依旧还是有些不习惯。

  他蹲下身,就着溪水洗了洗脸,舒服的松口气。

  “看来我没看走眼,一口气飞这么久,剑元充沛的有些不像剑胆境,甚至不少剑丸境都比不上你。”

  同行的另一人感叹道。

  宁白峰站起身,笑道:“枫师是嫌我飞的慢了?”

  上都城事情尚未发生前,宁白峰在回元馆休息期间,就已经放飞姜枫送的那枚信剑,而他在石碑上静等的人,也正是姜枫。

  姜枫摇头道:“以你现在的境界,从上都到回元山内,只需两日左右,这等速度已经远超同辈,正常的剑胆境,最快也要四五日。”

  宁白峰笑了笑,问道:“枫师需要多久?”

  姜枫说道:“一日。”

  听到这个回答,宁白峰眉头微皱。

  距离放飞信剑,已经过去将近五日,而枫师一日便可从回元山赶到上都,中间相隔四日。

  宁白峰不相信信剑的速度比自己还慢,“枫师何时收到信剑?”

  姜枫说道:“两日前。”

  宁白峰心中暗自盘算,以五日为基础,信剑传讯两日,枫师收信赶来两日,那还有一日是怎么回事。

  宁白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姜枫眼神一沉,从怀里取出信剑,手中剑气流转。

  片刻后信剑上浮出几处细小符文禁制,剑元流转其中,并无异样。但是流转数十息之后,明显能看出,有些禁制运转不畅。

  宁白峰神色一凝。

  姜枫瞬间握拳,将手上的信剑捏爆。

  “捕鹰!”

  “熬鹰!”

  信剑传讯,只有抵达对应的信居,上面的禁制才会解开,而若是在信剑未抵达前,想要知道信剑里传讯的内容,只有强行破开禁制。

  纵然破开禁制的手段再高,只要仔细查探,总会找到痕迹。

  所以眼前这种现象,两人立即想到了一处。

  捕鹰人与熬鹰人。

  但是很多做这类行当的人,抓捕之后便不再放走,私下出手。

  而现在信剑禁制被破,却又修复好,放回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希望信主收到信剑。

  宁白峰皱眉,问道:“枫师,山里是不是出了事?”

  姜枫看着溪水,沉思许久,叹气道:“确实出了件大事,也与你有关。”

  宁白峰一愣,说道:“桃林?”

  姜枫点点头。

  </br>

  </br>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