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新婚姻观

  第五十四章新婚姻观

  参加了一次自然道的小组活动后,使张正对自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正坚持每周日上午参加活动,下午给高原写工作汇报,张正还成了自然道网站的常客,他每天晚上都上来看看文章,听听录音教材。

  这天张正点进了自然道论坛的“法律与伦理”板块,他还是第一次进入这个板块,一进来就看见最上面一个精华帖,“论自然道的家庭伦理”,张正一看有几万个点击和几千个回复,就好奇地打开了这篇文章,文章不长,写得很流畅: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婚姻制度也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再不变革就会逐渐被时代抛弃。

  人类社会婚姻发展史就不详细说了,大致经历了群婚制——部落外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等几个阶段。

  目前,我们处于一夫一妻制阶段,其实这也只是形式上的,因为这个制度与人的很多自然本性相背离。没有哪个男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必须属于哪个女人,也没有哪个女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必须会属于哪个男人,所谓三从四德都是社会化的产物,适合某一个历史阶段,并不代表人的本性。婚姻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避免人们为了争夺生殖资源而相互争斗以及更好的完成社会的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由国家通过法律的、道德的等强制的手段强迫成熟男女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小团体,由团体中的个人通过相互之间的扶助完成应当由社会承担的对社会每个成员生老病死、扶老育幼的责任。

  也可以说,婚姻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减少人类社会内部的争夺交配权的内耗,为了增加社会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夺尽可能的交配权是生存竞争的本能,而这个本能不可避免地会与婚姻制度发生冲突。只要能够解决好冲突与本能的矛盾,有没有婚姻制度其实并不重要,摩梭人的走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制度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成为人们的枷锁。

  我们信奉自然道的人都崇尚自然、崇尚自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我们在一起敞开心扉、互敬互爱,而婚姻在我们面前正在变得越来越渺小,我们在大家庭里生活,小家庭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道友之间互敬互爱,夫妻的亲亲我我显得多么狭隘,谁不想跟最喜欢的人在一起,是要一纸虚伪的婚姻,还是要真情真爱?

  自然大道呀!真理永远在你的内心深处。”

  张正看完了这段话感觉写得很有激情,可是张正自己对婚姻也没有太多的体验,所以觉得这个人多少有点无病呻吟,可是看到有那么多自然道的教友对这个话题这么热衷,出于工作需要、也出于好奇,张正开始搜集有关婚姻的一些知识,他发现一个规律,离婚之后女人和孩子的境地好像比男人更艰难一些,这表明女性对婚姻的依赖度要高于男性,可是为什么论坛上那么多的女性教友也支持废除婚姻制度呢?如果废除了婚姻,孩子谁来抚养呢?

  张正带着疑惑继续在论坛里翻来翻去,又看到了一个热帖,“谁愿意做孩子的父亲?”

  “我十八岁就参加自然道,跟随教主整整十年,深得恩惠,每天都生活得无忧无虑,可是最近一年,我开始特别想要一个孩子,我希望孩子的爸爸也是同道中人,如果能彼此欣赏、喜欢,可以成为长期伴侣最好,但一切应顺其自然。我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应该与女人共同负担抚养子女的责任,有意愿的男性道友请与我联系。”

  张正继续翻看,还发现了一个热帖,“道友同居守则”

  “一、同居者应共同负担住宿费用,如果是合租则对半开,如果一方是房主,另一方应按时交纳房费。

  二、同居的日常生活费用应共同承担。

  三、如果生育子女,双方共同承担抚养费用直到孩子独立。如果一方不负担费用将被清除出道,由道友集资负担孩子的抚养费用。

  四、”

  张正毕竟还是一个小伙子,对人生的很多事情还缺乏认识和理解,自然道的论坛给张正心中留下了一串串问号。

  张正继续坚持每周参加活动,每周给高原写工作汇报,就这样,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个周日大家照常在一起学习,学完之后督教刘岩说还有一件大事,说是从上级传达下来一个文件,请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文件大概的意思是说NL造船厂非常欣赏自然道的精神,非常钦佩自然道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信念,愿意给道友集体迁移到海上城市提供方便和优惠。

  第一种方式是置换,道友可以将原有房产转让给NL船厂,将在海上城市获得一倍于原有面积的精装修的崭新公寓,并且带有私人花园,NL船厂负责全部搬迁费用,另外NL船厂还给予2084年以前搬迁的道友每平方米1万元的补贴。

  第二种方式是团购,多个道友团购可享受七折优惠。

  第三种是租住单身公寓,NL船厂给予道友七折优惠。

  对于个体户、企业主同样给予优惠。

  为了支持自然道发展,NL船厂赠送给刘维佳教主一栋办公楼、一个千人礼堂。为了维护自然道的纯洁,NL船厂为自然道单独开辟了一个海上城市群,优先接纳自然道的教友。

  鉴于早期入住的居民难以找到工作,NL船厂对第一年迁入的居民给予半年的基本生活必须品供应。

  刘维佳教主单独写了一个声明,表示海上城市有利于大家修炼、成长,有利于保持自然道的纯洁,她非常支持集体迁移,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道友有意向在今年搬迁,她愿意第一批迁入海上城市,她还声明,NL船厂赠送的办公楼和礼堂将归集体所有。

  接下来,刘岩给大家每人发了一张调查表,让大家下次活动的时候填写好带过来。

  张正恍然大悟,原来自然道与精英组织的来往与海上城市开发有关。张正当天下午就向高原进行了汇报。

  张正在调查表上填写了长期租住单身公寓的意向,交给了刘岩,又过了两周,统计结果出来了,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道友愿意今年随教主搬迁到海上城市,远离尘世、专心修道。看来自然道的奔向净土计划基本成功了。

  政府得知了此事也非常关心,派出了货船协助搬迁,并专门派军舰在自然道签约的海上城市群附近巡逻。

  北半球2083的夏天一过,就有一百多万自然道德教徒搬上了海上城市,他们主要居住在四个距离不远的平台上,互相之间坐船几十分钟就可到达。

  张正曾经在最早建设的两个四代海上城市上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海上城市并不陌生,但是他发现建在热冰平台上的海上城市才更像城市,楼房高高低低、街道宽阔平整。热冰平台的基础要比玻璃砖基础强度高,所以允许在上面建筑较高的建筑。而取消了类似于第四代海上城市顶层的绿毯,使视野更加开阔,取代绿毯的是大规模的无土栽培农场,张正居住的单身公寓条件也很好,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妈妈每天给自己做饭。

  张正原来在天津加入的那个自然道的小组来了四个人,督教刘岩和妻子马闽没来,主要是因为需要在家照顾老人,李薇、秦鹏和南日山也没来,主要是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来的人有刘莉、马琳、陆威和张正,经过协商,他们四个人在这里成立一个小组,选刘莉为督教。

  他们所在的这个海上城市已经有了一个名字,是刘维佳教主起的,叫“永春”,刘维佳刚一来的时候这里刚刚是春天,有人介绍说这个海上城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大,总是保持这样的气温,因此刘维佳就叫这里永春。另外三个平台分别叫平静、无边和遥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