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钟士英伐周5

  第六十章钟士英伐周5

  “你等久居于盘古星,不染俗世红尘,资质不俗,为何不投身名门,接受名师指点,以求玄门道果?”金翅大鹏掩饰着凶恶的雄鹰眼放出的神光,慢慢地道:“贫道建议你们投到玉京山西王母麾下。I.com若能如此,你们既可学得上乘仙法,得慈悲的圣人娘娘庇护,也可助娘娘管理洪荒,造福苍生。那才是得造化功德的根本。”

  白显道等四仙一听金鹏不是要自己投靠阐截二教,不用再去血拼送死,都舒了口气。白显道看得出,眼前这位主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明是邀请,实是命令。自己这一帮若是不从,这开始施压的道人必定立即翻脸。

  凭一个玄仙的强大实力,要收拾几个元灵金仙,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本就身处洪荒,四仙略一商量,觉得自己本来就受西王母管辖,投其门下得圣人娘娘的庇护,虽说失了自由,但应该也不错,他们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金鹏得了想要的答案,这才有了点笑容,立即收起了威压。等四仙回自己的洞府收拾了东西,带来了童子,大鹏就引他们去了玉山云台天策府,让三师兄圣巢真人安排好四仙。

  而他和师兄聊了几句,因为没捞着动手过过瘾,还要负责监察封神大战,所以立即就郁闷地回了无极岛。

  郑紫灵把这一切看得清楚。他摇头对火燧真人道:“这狂鸟的杀气太重。在这次有人族参战的大劫中,若是不让金鹏好好战一场,泄了他积压的杀气,他终是不能收心敛性,以后必有大灾祸。唉!孔宣这小子也好不到那去……且看以后的机缘吧!”

  火燧真人想了一想,笑道:“孔师弟和金师弟天生异能,神通广大,对老师不与他们重任,心中会有怨言,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其根源在于他们不知老师的一番袒护之心。有暇,弟子愿意去婉转地开导他们的。”

  郑紫灵点头道:“你大师兄紫阳一心向道,不喜理杂务俗事。所以我一般不轻易安排他做什么。孔宣资质极高,向道之心甚坚,本是个好苗子,但争胜之念太重,若随意放他在外,他必与圣人生冲突,以至结下大因果。大鹏又胆大妄为,心性凶狠,若是久放在外,他必定招灾惹祸。这是我之所以不让他们兄弟随意出岛的根本原因。”

  紫灵这么说着,脑子里却想起《西游记》中狮陀岭一章的情节。那里描述了一只金翅大鹏雕吞吃了一个小国十万人占居城池的事。他可不会允许自己的弟子干这种恶事。别说吃十万人,就是吃十万妖怪也不行。

  金鹏不敢吃人,但未必在仙、妖惹怒了他时,不会吞个几万,就是圣人的弟子,金鹏也不会放在眼里,照杀照吃不误。

  “老师,弟子有一惑甚是不解。在神仙界,路人皆知元始天尊素来不喜妖巫二族,几千万年中也不过收了个天生不凡有异能神通的玉鼎真人。那申公豹虽然资质不错,现在也修成了元灵金仙,但是他终究是妖族出身,妖族中比申公豹根性好修为高的不少,元始天尊为何会在几千年前就收了这个并不算出彩的妖徒?并能让他在此时的大劫中挥重大作用?难道说元始天尊早就算到了会有这场封神大战?”

  沉浸在回忆中的郑紫灵闻言不禁笑了。“徒儿,你是人族的大智者,如何会有此困惑?这不应该啊。”

  郑紫灵想了想道:“你静心地想一想,成功永远只属于有心的聪明人。人间有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元始天尊贵为混元圣人,智慧何其深远,凡人都明白的道理,他如何会不明白?”

  火燧真人道:“恩师是说元始天尊早有和通天教主争雄之心?就是争胜了,那他所为又是为的什么?”

  郑紫灵点点头,道:“与凡人谋求的不同在于,他是至尊的圣人,野心勃勃,所谋算的是窃天地之气运,修成更接近于天道的道果,以争到更多的话语权。千万年前,圣人虽然不能算到会有神仙大劫,但是,元始天尊是个极其细心、又明了人情事故、有计谋有手段,敢作敢为的圣人。他的性格和浓厚的危机意识,使他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采取更保险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完善阐教的防御。”

  火燧真人闻言,恍然道:“原来如此。恩师,这么说来,那元始天尊既然早有对付截教之心,面对截教的强大实力,必定也有预案。他和西方教联手,就是他早就有的打算吧?”

  郑紫灵摇头道:“你之所想太偏面。元始天尊是与天地间所有的大教派争锋,非只指截教。你想想,早年地星洪荒,西方教弟子东行传法,元始天尊不是联合了两位师兄弟,共同来对付西方教吗?只因为西方二圣的野心藏得很深,略一试探,觉东方三圣的心对外还很齐,就明智地先做了退让,东西方,玄门和释门之间才没有生大战。”

  火燧真人想了想道:“这么说,元始天尊是看到谁想冒头称雄,就联合另一方对付他。现在和西方教联手共同对付截教,也只是权宜之计。等借大劫成功地收拾了截教,他再掉头对付唯一的对手西方教不迟。”

  郑紫灵笑笑道:“正是如此。除去截教,逼通天教主归隐。那时,天地间只有两大教。西方有二圣。东方也有二圣。那老子的道行修为最高,法宝厉害,功德圣器玄黄塔更是无物可破,这先就立足不败之地。其余诸圣都只能望其项背。元始天尊自然不怕西方教趁着封神大劫壮大实力。只要圣人之间的胜负分出,西方教的实力进不了东方,教下的弟子就成了次要的因素,西方教的弟子再多也只是摆设。”

  火燧真人会意地点头。

  郑紫灵又道:“元始天尊有他自己的苦衷和无奈,并不是他愿意联合西方教,让西方教在大劫中获利。他的心是为了玄门的展,当然,这种展要在他的控制之下,不想再象以往那样,弟子众多的截教风头出尽。在至高力量上,元始天尊要依赖道德天尊制衡诸圣,自然要按老子的喜恶走。”

  说到这,郑紫灵微微一笑。火燧真人会意地应道:“但世事无完美,有得必有失。也正因为人教的限制,致使阐教的弟子在总体上势力薄弱。人族虽然修行快,但因为寿命太短,不用仙丹和灵果栽培,能修行有成的不多。”

  “仙丹难炼制,所需的材料极其繁杂,灵果在盘古星虽说不少,但也要下大力去收集,能一下补成神仙的灵果极少,还要冒着争斗身殒的风险。”

  郑紫灵点头道:“分析得好。元始天尊喜静,在教导弟子之余更多的是闭关悟道,全力提升自己的修为。他不可能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炼制仙丹,也不会为了区区的门人去老子那索取。人情是无形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阐教为人教出力所积累的深厚情义有大用,元始天尊自然不会为了那些无足轻重的弟子去消耗。”

  火燧真人接口,道:“阐教中那些修为不俗的弟子大多数向自己的老师学,平日里不是修行就是逍遥天地,也不会花大力气去炼制仙丹采集灵果培养弟子。所以阐教弟子的总体势力想有大幅度地提升就成为泡影。”

  事实上,长久以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道法和教化原则上各持己见,互不服气。他一直有心和截教一较高下。黄帝大战巫族时,元始天尊意识到大教外的野仙的潜藏实力不小。阐教的实力不济,远不是截教的对手,所以元始天尊就想在关键时能有效地利用这些野仙对付截教弟子。既不用自己出力教导,又能得一批强助,这真是两全其美之策。

  这就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弟子到时候去做这件事。申公豹去拜师时,元始天尊现了这个妖怪的特长正合己用,所以才会破例地收了申公豹为嫡传弟子,并好好地教导培养了他。

  众圣议定封神榜后,元始天尊更加大了对申公豹的恩惠,目的是让这个妖族弟子能忠心耿耿地为阐教做事。结果,申公豹不负所望,果然能帮上阐教的大忙。当然,说到底,申公豹只是阐教的棋子而已。元始天尊并不是真心对待他。申公豹的利用价值已尽,早晚会被阐教所抛弃。”

  火燧真人和老师说说笑笑地,分析了天地间的大事。他的心中不禁暗暗大吃一惊,“这玉清圣人的心机深沉至斯,真是太可怕了!那申公豹的下场只怕……”想到这,火燧真人不禁打了个冷战。

  而郑紫灵想了想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的最后结局,又看了看自己心爱的弟子,精芒闪烁的眼睛已看透了火燧真人的想法。若有所思后,他笑道:“圣人之所以能成圣,正是因为他们都有无可比拟的大毅力心机手段和更深广的智慧,也有视苍生为蝼蚁的冷漠。”

  火燧真人皱眉道:“通天教主身为圣人,在大劫中为何会显得如此被动?难道说,他的智慧远不如元始天尊?”

  郑紫灵摇头道:“通天教主虽然被元始天尊抢了先机,**于股掌中,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大智慧。通天教主的修为境界并不比元始天尊的低。这正证明了这一点。他之所以斗不过元始天尊,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重视感情,相信兄弟情义,自负截教无匹的实力,高傲不屑于耍心机手段,天时人和不在他一方,又和处心积虑算计他的元始天尊作对手,这一切是他必定失败的原因。”

  这一下,火燧真人就纳闷了。他眼望恩师,疑惑地道:“重视感情,有情有义,难道这不符合生命长存的法则?是弟子对生命之本意理解错了?”

  郑紫灵起身大笑道:“火燧,你要牢记为师说过的那句话‘性格是命运的舵手。有什么样的性格,命运就会使向何方。’人神一样。如果一个人自负无备,灾难来临时只会怨天忧人,不从自身找问题,就不会得到天道的眷顾。重视情义可得多助。居安思危可保安宁。元始天尊心狠手辣,对兄弟无情无义,他虽然处处遵循天道,能得一时的胜利,但最后的结局并不会比通天教主好多少。类似于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二者同样是失败者。”

  火燧真人听老师这么一说,烦乱的道心这才恢复了静宁。他知道,老师这么说,必定是早已料到了阐截二教的结局。三界以后的局面有大变动,会是怎样的,还真期待呀!

  看看封神演义中的叙述正说明了这一点。阐教虽然说大胜了截教,把截教的精英弟子基本都送上了榜,逼得通天教主退居三十三天外丧失了言权,彻底地灭了截教的根基。但是经此一战,阐教的结局也好不到那去。东方的同门血战寒了弟子的心,它的内部最后四分五裂实力大损。元始天尊想独霸仙道,没想到反拆了自己的墙角,截教的倒台致使玄门的整体势力大损,最终成全了西方二圣的释门的崛起,真可谓偷鸡不成失把米。

  而火燧真人回想着这些话,脑子里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安心的笑容,深感自己能拜在金尊的门下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无极岛一脉的弟子门人在这冷酷的神仙世界中生活得最惬意。这位身正又带着一丝邪气手段的老师是位极其高明的主宰者,对门下的宽与严、恩与威、赏与罚、亲切随和与冷酷无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明快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有时会闹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譬如被小师妹龙吉缠得手足无措,被两位师母欺负而吃瘪。

  这些糗事被贴身的弟子门人有看到,但身为至尊的老师从不为此而感到大失面皮,不会转而迁怒别人。

  而弟子门人也不会因此看轻老师,相反,弟子和门人觉得,老师是个真实自然的人,会享受生命的乐趣,因此在心中更愿意亲近他。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