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集 为了粮食

  在逆向仿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材料选定问题;齿轮、齿条、蜗杆的模数的确定问题;还有公制、英制转换的问题;公差与配合的选择、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问题;尺寸链问题、技术要求填写问题,等一堆问题。

  也正是有了扫描仪的帮助,使这些问题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获得解决。不过也有问题扫描仪解决不了。

  “又是工装,这是第几件了?”林宪天看着一张标注有工装字样的图纸问道:

  林玉山看了一眼图纸右下角图样名称里的编号:“第八件。”

  “如何验收?”林宪天又查看了工装所在图纸的上一级图纸,他看到这是一个关键部件使用的工装。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要林玉山画图可以,但编写验收技术条件,还是有些困难。

  林宪天听后直咧嘴。“又是费脑细胞的活。”林宪天小声嘀咕道:

  “晚上就别等你妈了,她晚上晚回来。”林玉山开始把工具归拢到工具箱里。

  “咋!带徒弟还管饭不成?”林宪天知道外面粮食供给困难,搞不好许红莲是借不回来,多带一些油水大的菜食给她的徒弟吃。

  林玉山瞪了一眼林宪天,说道:“告诉你多少次了,说话之前,想说的话,先在脑子里转两圈再说。”现在外面对粮食问题很敏感,一直衣食不愁的林家,自然是风尖浪头。

  林宪天看林玉山有发火的趋势,马上脚底抹油,溜了。

  自从孙先楚从林家搞到制氨设备后,陕甘宁边区又陆续从林家购买了不少微型、小型化工设备。再后来设备不买了,改买焊接设备和建设化工厂的特种材料。根据林家自己收集的资料测算,陕甘宁边区已经能自行生产大量火炸药、化肥、油料等化工产品。

  “我听孙先楚说,东峪村会焊接的那几户人家都搬到延安去了。”许红莲回来后把这件事讲给父子两人听。

  “这也不奇怪,那头一直收罗技术工人和知识分子,但对于一个想强大起来的政权,那些技术人员根本不够,所以把那几户人家搬走也理所应当。”林玉山分析道:

  “不光是焊工,连造过闹钟的人家也被搬走了不少。”许红莲接着说道:

  “难道那头也想开一家闹钟厂?”林宪天有些惊讶地问道:

  “难说,有次我听陈秦山说,边区每次开会约定几点到场,各路人马都用闹钟定点。”林玉山想起这事,就想笑。想象一下,一群去开会的干部,每人身上挎着一个闹钟,那情景……

  随着对飞机的分解不断深入,林玉山发现了几样有价值的东西。

  “儿子,你说用这20机炮能改成防空炮吧?”林玉山蹲在地方拍着已经卸下的20mm航炮。

  “不知道,不过可以试试。”林宪天不知道这款20mm航炮的性能,但他知道,既然是用在飞机上的,后坐力一定很小,估计射高也不会太高。

  “还有这航空电台。”林玉山招手让林宪天上飞机看看。

  “咱家的晶体管电台不是已经开始卖了,这电子管电台还有什么用?”林宪天看了一眼座舱里满是德文标签的电台。

  “我想咱家卖的电台定位是师团一级的,团以下单位就没有电台……”林玉山想用这种电台出售给团以下单位,这样就少担心晶体管电台的泄密问题了。

  “所以,爸你想用这种电台来代替。”林宪天理解林玉山的意思。

  林玉山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那电子管的生产问题如何解决?”林宪天疑问道:林家仿制电子管电台未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电子管的生产问题没解决。

  “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些眉目了,估计问题不大。”林玉山一直在收集有关电子管的生产技术资料,据他自己估计生产问题应该不大。

  “那就没问题了,我估计等生产出来,这个电台的个头不带小的。”林宪天目测了一下飞机里的电台尺寸。

  又到了秋天,冀中的大部分主力和机关都在山区,现在冀中的局面只有靠小股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支撑。而在山区的部队也为了支援山下,也不断向山下派出武工队,为此第四团出原有六个连的编制不变外,原有六个连的兵力,也不断缩减到四个连。

  “会上听说今年太行军区的粮食收成也不好。”王彦宾这次去开会没收到什么好消息。

  这一年整个华北地区灾害不断,一直作为边区粮仓的冀中,又因敌人的反复扫荡、清剿,而无法有效地征收公粮。

  “上面有什么指示?”范虎最关心如何打破这个局面。

  “听王政委说,军分区打算在敌人征收粮食时,发动一场战役,把这些粮食抢过来,就是抢不过来,也不能让敌人带走。”王彦宾看着自己手中的本子说道:

  “咱们团什么任务?”范虎问道:

  “老样子,看家,防止敌人进山破坏。但柳条沟要出劳力,帮着运伤员和军粮。”王彦宾说完,告别范虎准备找各村村长,安排劳力。

  每年秋收都是敌我双方最紧张的时候,今年冈村宁次组织发动的“三光政策”“治安战”,让晋察冀边区内的产粮区范围缩小的同时,也减产、荒废了不少田地。为了生存、为了粮食,晋察冀边区组织武工队、地方部队,和敌人“玩”起了粮食争夺战。

  我们收割,敌人来抢;敌人收割,我们来抢;到敌人眼皮子底下、到敌后收粮,明面上替敌人征收粮食,等粮食收好,武工队、地方部队组织人员马上运走。然后晚一天通知敌人,并告知敌人粮食已经被土八路抢走……这种类似的事件不断在冀中各地上演。

  “爸,赵徽走了。”林宪天拿着一张纸,平静地对林玉山说道:

  “怎么走的?”林玉山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电子画笔,问道:

  “在押运粮食的途中,遇到鬼子的伏击,头部中弹牺牲了。”林宪天知道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但对于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突然逝去,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四团知道吗?”林玉山问道:

  “知道,四团正在准备开追悼会。”林宪天把写有赵徽牺牲消息的纸条交给林玉山看。

  林玉山仔细看了一遍,又把纸条还给林宪天说:“开追悼会时,咱们也去悼念一下。”

  追悼会开打的很简单,没有花圈,只有半张烟盒大小的黑白照片和一些四团老人写的悼词。

  “赵徽可惜了!”王彦宾在悼念完低声说道:

  “怎么说?”一旁的范虎轻声问道:

  “他牺牲时,还是营级,私卖军火的处分也没撤销。”王彦宾没有多说:

  “刘子傅知道吗?”范虎低声问道:

  “应该知道了,毕竟他们俩挨的很近。”王彦宾一直没有说,这次伏击完全可以避免,可是赵徽和运粮大队队长一直不对付,大队长看不起这个从主力捋下来的年轻教导员,即使在赵徽发现异常情况时,大队长也没在意。

  “孙队长!图画好了。”一位技术员看到,正在和陈秦山讨论问题的孙先楚,便高喊道。

  “林家认可了?”孙先楚高兴地问道:

  “是的,林家说一个月后拿炮。”技术员也十分高兴。

  经过反反复复多次修改,战车大队终于拿出一套适合T-28坦克的坦克炮改进方案,经过林宪天的模拟评审,认为这套方案可以用于更换T-28坦克的坦克炮。

  “这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这回战车大队不缺弹药了。”林宪天把战车大队送来的图纸展开给父母看。

  “这炮比咱家的怎么样?”许红莲看着火炮的总装图很有气势,便问了一句。

  一旁的林宪天听后,一阵气结:“妈,这是根据咱家火炮简化处理过的,你说那个厉害?”

  许红莲脸色一凝,便不再开口说话了。

  林玉山看着图纸问林宪天:“你那九二式步兵炮怎么样了?”

  “就差出装配图了。”林宪天回答道:

  “那你可快点。”林玉山督促道:

  “知道了。”林宪天收起图纸,下地下室接着工作去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