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当枪贩的第一步

  现在的林宪天是既痛苦又快乐,因为现在外面打仗,铁匠铺也开不能开张。收藏*顶点~小说~网所以林家的另一个进项,轴承、鼓风机等初级铁木制品无法卖出。同时李二奎家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不小影响。这天李二奎和林宪天几人在李二奎家研究如何生产枪支零配件。

  “尽量用铸件、锻件,减少加工次数……”林宪天不断给李二奎几人讲解金属加工工艺。

  “但这东西能铸出来吗?”李二奎顺手抓了一把套箍和步枪撞针问道:

  “二奎,你这不是抬杠吗!”林宪天用书砸了一下李二奎的手:“总之,我们先生产易损的小件,等日后熟悉了,在生产大件。”、

  在李二奎家,林宪天是动口不动手,只做技术指导和一些儿小活。其他都由李二奎和帮手、徒弟干。这除了林宪天怕不熟悉,伤到自己外,偷懒和帮不上忙也是原因之一。

  李二奎算是半个枪贩,他主要修枪,从来不自己造枪。但现在的世道越来越差,正常的经营已经有些维持不下去了。所以李二奎也想借这个机会赚点钱。也多亏以前修过枪,知道一些买卖枪支的门路,所以在第一批零件打造好后,很快就都脱手了。

  对于这年头生产的步枪质量,林宪天可以用无语来形容。同一款枪,零件没有完全相同的,准确的说的是没有互换性。为此林宪天每到修配残旧枪支时,就要骂上一番。

  “二奎,我有个打算。”林宪天叫住给畜力机床装夹工件的李二奎。

  “林少爷,又有什么新点子了。”自从李二奎发现林宪天的饭比村里地主吃的都好时,就学他的帮手李石头叫法,管林宪天叫:“林少爷。”

  这不是林宪天吃的好,而是村里人吃的太差。此地老百姓经常吃的主食小米、小麦、高粱、玉米,而大米只有南方人才吃,而且此地大米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李二奎看到林宪天吃大米饭,认为林家的很有钱的。

  “我想把这些小件都外包出去,我们自己专做大件。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可以卖整枪。”林宪天把“小狗经济”的模式跟李二奎讲了一遍。

  “那可要偷偷摸摸地干,卖零件,被抓最多花些钱。这卖整枪,抓到可不是花钱能摆平的。”李二奎自己也有些犹豫。

  “那就看你的渠道硬不硬了。过硬,咱们挣大钱,不硬,咱们把枪卖给红军,虽然他们穷点,但讲信誉。”林宪天建议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干了。”李二奎下定决心当职业制枪贩。

  在林家小院地下室中,林家的工坊转地下化也在进行中。

  “还是外星的设备先进,掘进机才这么大点。”林玉山拍了拍只有2米长1.2米粗的小型掘进机。

  “别看了,输送带还等你装呢。”许红莲在地下室入口喊道:

  “等等,我把东西都罩好,就上来。”林玉山赶忙把地下室的其他设备罩好。

  红军东征给了林家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林宪天完成对李二奎家铁匠铺的初步改造,增加了一台小型锻锤和一台小钻床以及一套蒸汽发电机组(参考格林蒸汽机)。而林玉山和许红莲则在林家小院的后山中挖出一层仓库和一个通向后山登陆场的逃生通道。

  “二奎,算上这家铁匠铺,咱们已经拉进来三家铁匠铺了。依我看暂时不要拉人进来。”林宪天对翻弄工艺卡,却看不懂上面文字的李二奎说道:

  “我觉得也够了,再多,咱们的秘密就可能保不住了。”李二奎放下手中的工艺卡。

  “看样子红军要退了,等晋绥军上来。咱们可要小心点!”林宪天提醒李二奎:

  “知道,那帮人,得好就跟饿狼一样,鼻子灵的很。”李二奎也提醒林宪天:

  “明天我就把外面的输送带拆了,最近老是有人在咱家附近晃悠,不知道是哪头的。还是小心些!”林玉山一边打扫着地下室的黄土,一边和擦拭设备的许红莲说话:

  “等孩子回来,叫他在家待几天,等外面太平了,再出去。”许红莲吩咐林玉山:

  “这红军走了,中央军又来了,这天下什么时候等太平啊!”于德水自己在堂屋里自言自语道:

  东峪村一户人家的窑洞里。

  “罗四柱,你们在红军撤过黄河后,要接续坚持地下斗争。你们村的条件比较好,应该多秘密发展一些党员……”县上的特派员给东峪村的农会干部安排工作。

  “刘特派员,那山腰上的林家怎么办?”罗四柱问道:

  “根据上级的指示,林家属于开明绅士,是我们要团结的对象。”特派员把上级对林家的安排说了一遍。

  “还有上次来你们村的那个吴连长,把村长家的收音机给借走了,没有归还。这是县上代表红军赔偿给村长家的钱款。”说着刘特派员把一纸棒大洋放到炕桌上。

  “拿走,就拿走了吧。反正那收音机也不是村长家的。”靠在墙角的一个汉子说道:

  “哦!还有这事,说来听听。”刘特派员好奇地问道:

  “那收音机,连同那个风车都是林家的东西。只是大家听墙根,听多了,林家嫌烦,于是就把收音机寄放在村长家里。村长自从有了那个收音机,就谁都不让碰,想听个戏都费劲。”罗四柱把收音机的渊源说了一遍。

  “看来这是个新情况。”刘特派员敏锐地意识到,这林家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明士绅。

  红军走了,中央军来了。这天一个排的中央军由罗村长带了进村。

  “记住,两千斤粮食,四辆大车,二十个劳力,在今晚筹齐,不然老子晚上进村抓人。”来执行筹集军粮任务的排长豪横地对罗村长说道:

  “晓得了,晓得了。各位老总在这里稍事休息,我去去就来。”罗村长陪过笑脸后,一溜烟地进了自家。

  咣、咣、村长敲起一面铜锣满村地喊道:“村里的当家的都听好了,大军来人派捐了,都到村里的场院集中。”

  村里一阵鸡飞狗跳,凑出了中央军要的数目。可此时夏粮还没成熟,村里的存粮又都被征走,又要有不少人家要过上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

  作为东峪村的一份子,林家也在征收之列,可林家要粮没粮,要人没人,最后是林玉山出了6块大洋做份子钱,才被村长放过。

  “这红军来了放粮,中央军来了征粮。这是什么(甚)世道。”村里穷汉蹲在墙角背阴处嘀咕:

  “什么(甚)世道。穷人吃糠喝稀,富人吃香喝辣的世道。”另一穷汉说道:

  “听说林家又给那几户发钱了?”蹲在墙角的穷汉问同伴。

  “你听差了,不是发钱,而是给粮,都是雪白的面粉。”同伴好似亲眼所见一般。

  “还是林家有钱,下回在遇到这事,让他家出钱顶(替)。”穷汉建议道:

  “你懂个什么(球),林家有枪,不管是村长,还是农会都给林家面子。”同伴鄙视了一眼穷汉。

  由于中央军的意外派捐征粮,变相的使林家推进东峪村“小狗经济”化的进程更进了一步。在粮食的诱惑下,又有几户家人加入进来,其中就有农会会长罗四柱家。

  “刘特派员,我是看明白了,这林家人是在变着法的办工厂啊!”罗四柱拿出一本林宪天编写的简易机械识图手册给刘特派员看。

  “嗯,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这林家在外面也串连了几家打铁铺,于记炼钢厂也和林家关系不错。从这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林家的生意脉络。于记炼钢厂的钢材,经过你们和打铁铺的加工,再卖出,林家在其中抽头。”刘特派员给罗四柱讲了一下林家在外面的经济关系。

  “看来林家人是在逃避税收。”罗四柱突然想到,刘特派员点了点头:“对,是在逃避税收,村里的原保长吴淮死后,县里对东峪村一无所知,虽然有说法说,税务局曾上门收过一次税,但了解情况的人都不在。现在县里的税务局只有靠卡在路口和守着县城收税。”

  “那我们这么办?”罗四柱问道:

  “组织东峪村村民加入林家的工坊,为陕甘宁根据地培养技术工人。现在陕甘宁根据地技术人员奇缺,等你们把知识学到手……”刘特派员把上级的决定讲给罗四柱听。

  “为了配合中央严防共匪渡河,阎主任训令,凡资产在十万元以上的商户……”于德水听着台上官员宣读的训令,心里不断地骂娘:“红军刚走,又要捐剿匪、河防钱,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于老板,你说这不是省府拿咱们杀鸡儆猴吗!”一旁的同行康氏炼钢厂的老板康有禄低声问道:

  “此话怎讲?”于德水不动声色地回应道:

  “中央军来了,省府怕咱们中有人跟中央跑,所以……”康有禄看到有人注意他,就把话头打住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