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钓大鱼夜观狐仙

  郑婆精明得很,这点小事怎会不知,却装出恍然之状自怨自艾地去了河边。一会儿提着小席篓笑嘻嘻地回来了,里面已有许多的小鱼和小虾。"这就叫收获颇丰吧?"她得意地炫耀着。</p>

  在这里生活没有郑婆还真的不行,她每天早起便去河边下好底钩,然后拎着头天晚上设下的捕虾篓回来,味道鲜美补养身体的佳肴享用不完。</p>

  回来后郑婆总是先将泥炉弄旺,等米粥或鱼汤做好了,棚子里也暖和了许多,往往在这个时候会有悦耳的铜铃声传来,这是鱼上钩的声音,听到后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跑出棚去。</p>

  这种底钩使用起来很方便,鱼线的一端分别系着几只三叉钩,以小鱼为饵,岸边插根一尺多长有弹性的竹片,将钩甩出后拉紧鱼线别在竹片上面,只要鱼一上钩拉动鱼线,竹片上的小铜铃便会发出声响。</p>

  张芝慢慢地坐了起来,她已经恢复得能自己穿衣了。后背和腰间的伤经郑婆的调治与日渐轻,昨晚咳了好大一阵子,痰中只略带血丝,这是她第一次不再大口咳血了。</p>

  她一点点地将衣衫穿好,刚一站起又开始头晕,同时心跳也很厉害,就是这样她也感到满足,因为比起昨天来又强了许多。</p>

  感受到痊愈的希望她很欣慰,很想帮郑婆干点活儿,可是又觉得没啥活可做,便慢慢地洗脸漱口梳头发。</p>

  好不容易都做完了,忽有劈里叭啦的杂乱声音传来,并伴有郑婆的叫骂声。张芝心中一凛立即抓起宝剑。</p>

  她来到门前掀起草帘却为难了,那几步泥土堆成的台阶无论如何也走不下去。这时郑婆的咒骂声和凌乱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紧张地探头望去却不禁哑然失笑。</p>

  原来郑婆抱着一条极大的鱼踉踉跄跄地走来,鱼不肯就范不住地挣扎。郑婆抓鱼虽然有道,怎奈该鱼又大又滑力气又足,此时她已是气喘吁吁精疲力尽,走几步停一下,然后骂两句再走。终于到了棚前,见张芝手提宝剑依门而望,她呆住了。</p>

  "乖乖,这是你吗?"郑婆手一松大鱼落在脚下似是浑然不知,她直着眼踏上土台紧紧地盯着张芝,"莫不是我眼花了,怎么会有人参姑娘显灵?"说着来摸她的脸。</p>

  见她这个样子张芝被逗乐了随口叫声停,郑婆不明所以还真的停下手来。张芝从郑婆的手上捏起一片鱼鳞,这个鳞片比铜钱还要大一套,这可是从未见过的,她看看鳞片又看看鱼,心里暗自称奇。</p>

  郑婆脸上的慈爱使眼睛弯成月芽儿,笑眯眯的端详着梳洗后呈现出秀美端庄本相的张芝,想不到她生得这样美,更想不到的是她恢复得这样快。</p>

  "真象画里的美人儿。"郑婆赞叹着在衣襟上使劲擦了擦手还要摸她的脸。张芝突然惊讶地叫道:"你掉到河里啦?哎呀别冻坏了,赶快进屋把湿衣裳换下烤烤火吧。""大惊小怪的,吓我一跳。"郑婆故作无谓地说道,"我这么多年抓鱼,还是头一次抓到这么大的,也就是我,换了别人掉到水里也抓不到它。"说到后来又豪迈起来,终于还是天太冷,她打了个寒战心说不妙,急忙进棚换衣烤火。</p>

  为了使张芝尽快地好起来,郑婆买来一口大些的铁锅,为的是抓到大鱼用鱼头和鱼骨熬汤,据说这种汤很是滋补。</p>

  这条草鱼长有四尺重有三十多斤,是用大号的底钩钓上来的。收线时郑婆发现这条鱼的力气特别大,鱼线勒得手生疼,她兴奋起来,早知这么大应该将抄网常来。想回去取又怕鱼儿挣断鱼线跑掉,想唤张芝送来又恐她力不从心,只好耐着性子谨慎地收线。</p>

  钩到大鱼时首先要采用溜的技法,为的是耗去鱼的气力以利抓捕。郑婆深谙此道技法娴熟,有松有紧慢收慢溜,当鱼背露出水面时她惊喜万分,这条鱼恐怕有三十多斤,这可是从未钓到过的。</p>

  这么大的鱼在水中的力气远大过人,郑婆志在必得不敢有丝毫大意,溜了有十几个回合大鱼被诱拉到岸边。它哪硕大的头半露水面,宽阔的嘴一张一合似是力气用尽呼呼气喘的模样。</p>

  她轻手轻脚地将鱼线拴在一棵小树上,脱掉鞋袜下到水中去断它的退路。不料这条鱼狡猾得紧,将她的举动看在眼里却佯作不知,依旧不动声色地喘息。</p>

  此时的河水凉得刺骨,郑婆咬紧牙关全然不顾,一步步地淌到鱼旁用手去托。没想鱼一离水重量陡增,用尽全身之力才勉强托起。她刚直起腰来时,大鱼猛地将尾一抽同时将鱼线挣断。</p>

  郑婆对鱼性太熟悉了,心说这点伎俩也来卖弄,我岂不知离水之时你们最爱挣扎?她正要采取应对之策,忽觉鱼的力道大得出奇,简直就象一头牛当胸撞来。</p>

  她闷哼了一声被打翻在水中,就在倒下的刹哪双手拼力上抛,鱼儿落到了岸上她却倒在水中,彼此共同挣扎。</p>

  到底还是郑婆略胜一筹,不但在地上行走自如,水性也是不错的。相比之下,这条大鱼除了在水中了得外,在陆地上只会乱蹦乱窜而徒费力气了。</p>

  郑婆浑身上下全都湿透,手脚并用地爬了上来,挡着鱼不让它跳到水里。鱼跳得累了,她也冻得顶不住了。</p>

  她穿好鞋子又和大鱼较量了好一阵,这才抠住鱼腮抱将起来,一路上大鱼不住地挣扎,郑婆全力应对兴奋得叫骂不绝,这一天忙到很晚才将这条大鱼炖完。</p>

  第二天,郑婆又划船出去了,过了很久她才慌慌张张地回来,张芝忙问究竟。原来她回家去取些应用之物,发现庞青岩死在院子里,胸部有很多的血,看来是被人用剑刺死的。她屋里屋外到处都找过了,没有发现韩掌门的踪迹。</p>

  "都怪我没能将这两个坏人打死,哪个姓韩的一定不会甘心而到处找你的。"郑婆很是后悔不住地埋怨自己。</p>

  "我有点麻烦倒不怕,怕的是你也惹上了麻烦。"张芝歉然道。"话不能这样说,我一个老婆子我怕啥,他们能把我怎么样?"郑婆慷慨地说道。</p>

  过了两天河中已有冰茬,郑婆吃过午饭就出去了,回来时天已黑了,见她垂头丧气的样子张芝的心凉了下来。</p>

  "不要再麻烦人家了,等我好了以后自己去找,走的也快讲得也清楚些,人家帮忙不小可别忘了谢谢他们。"张芝安慰道。</p>

  郑婆说道:"谢什么?事情没给办成没骂他们就不错了。他们准备再去找,让我十天后再去看看。我也想好了,若是再找不到就不让他们去了,到时候我陪你去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是来遍天涯海角也要把孩子找到。"两人在草棚中相依为命,在郑婆的照料下张芝恢复得很快,十天后孩子仍没下落,张芝心急如焚,几乎每天夜里都梦见丈夫和女儿。她不想再给郑婆增加负担,强抑急迫的心情作出坦然平静的样子,可是越这样郑婆越是着急。</p>

  这天夜里她们都没睡着,张芝不敢翻身怕惊动她,郑婆亦是如此。泥炉中泛出几道红光,映得草棚里的东西朦胧可辨,忽然窗上似有红光闪过,这个红光和泥炉哪发黄的红光大不相同,红得有些耀眼很是鲜亮。</p>

  张芝以为自己眼花了没看准,她揉了揉眼晴仔细盯着窗户,过了好一会又有红光照在窗上而且是连连闪耀。她心中大奇,这里除了自己和郑婆再无他人,怎么会有红光闪现?</p>

  她悄悄地爬了起来捅破窗纸向外窥视,泥沼的深处一个晶莹剔透的珠子缓缓升起,它又红又亮在暗夜中很是耀眼,它缓缓升起又缓缓落下,反反复复连续不断。这是什么?张芝几乎被这奇异的景象惊呆了,伏在窗上一动不动。</p>

  郑婆虽也没睡着,但她闭着眼默默地想着心事所以没能发现红光,张芝的举动引起了她的注意,扭头望去她也看到了红光。</p>

  "怎么回事?"郑婆惊讶地问道,"我来看看。"她以为韩帮主来了,并在外边点着了火。</p>

  "呀!这是狐仙炼丹呀,我从小就听说过,没想到这回真的看见了。"郑婆激动地说道。</p>

  这些天的惊悚坎坷闹得心神不宁,现在又目睹如此奇异的事,他二人既紧张又兴奋,轮换着观看了好一会才躺下,结果原有的那点睡意已是无影无踪。</p>

  郑婆说道:"听人说这个黑泥沼里有宝,还有的人说这里有什么神啦鬼的,可是详情谁也说不清,更不用说亲眼看见过啦。前些年有些习武的人来到这里寻宝,结果陷进了黑泥沼成了孤魂野鬼,以后就再也没人来过。到现在人们还都相信这里有宝,却是谁也不敢去找。"张芝说道:"我也听说过深山老林的山洞中常有宝,有些习武不成材或太过贪心的人便将希望押在宝上,梦想意外地得到什么秘笈或是神兵利器,还有的希望得到前人埋藏的珍宝,其实这都是异想天开。另外有些事情也要讲究运气,现在他们梦寐以求的那两部秘笈意外地落到我的手里,能不能练成先放在一边,带来许多凶险却是千真万确的,唉,我真后悔有了这个遭遇。""你看看你,话没说几句,又拉到这件事上。"郑婆埋怨道。张芝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倒也是,每到晚上我一合眼,......唉,真是的,又说到那件事上。哎,哪个狐仙练丹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与哪个宝贝传说有关吧?""你这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狐仙炼丹之处往往会有新奇的东西,再加上这里有宝贝的传说......"郑婆说着坐了起来望着窗户问道,"还在炼吗?"窗上又映出红光,张芝说道:"还没炼完呢。"郑婆有了想法说道"你看好那个方位,天亮后咱们去那里看看,兴许会有收获。"张芝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伏到窗上细心观看。</p>

  清晨照例是白雾弥漫湿气切肤寒意相伴,此时地冻不过二指厚,泥沼中似乎还要薄些,难以承受人的踩踏。郑婆在泥沼边试了试,回到棚里取了镰刀又走了。</p>

  张芝见她从雾中走来又钻入雾中,看不出在忙些什么觉得有趣,便提了宝剑随在后面。原来她割了许多荆条子,张芝帮着用剑削了些,郑婆全都抱了回来。</p>

  "咱们这是没事闲的,哪里会有什么宝贝,到泥沼中走走倒也胜似闲在窝里。"郑婆脾气急干活也快,不一会儿编出了个一尺多宽二尺多长,好似方形筐盖的东西,更奇怪的是中间还附有两根麻绳。</p>

  "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郑婆问道。不等张芝回答她又说道,"等一会你就会知道的,别小看这个东西,用处很不小的。"郑婆可真了不起,既能干手又巧一会工夫就编了五个,她让张芝两只脚各踩一个,原来是进泥沼所用的防止下陷之物,张芝立刻明白了高兴地开始试穿。(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