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群雄勇破太平寨

  等他怒气稍平副寨主说道:“寨主你消消气,给我三天时间定能查出这个人来。”刘草叫道:“你能查出来?笑话!都多少天了?连人家的影子都见不到!”副寨主在他耳边低语一阵后叮嘱道:“此事万万不可泄露,你就放心的交给我吧,三天后就是五月当午,我就从这个时候开始。”</p>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人们习惯喝雄黄酒吃粽子插艾蒿,有的年轻人还喜欢佩带荷包香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除祟消灾祛病。</p>

  每年的这个时候,附近村寨的百姓都来到新平寨逛庙会,穷人有穷人的欢乐方法,庙会上做小买卖的和耍猴卖艺的多是穷苦百姓。但也有往来于新息黄州的客商,他们贩来黄州的土布铁器和新息的枣子酥梨。</p>

  副寨主骑着一头小毛驴肩上搭着钱褡子,太阳穴贴了块专治头痛的膏药,十足一副普通商贩打扮。他身后有两名得力属下装扮成的伙计,各自推着一辆装满土布的独轮车,为了不露破绽,他们真的从黄州贩来土布。</p>

  路边树荫下有个小摊,摆放着许多花花绿绿的荷包香囊,一只小竹罗中放着香草香料,有位老婆婆照料着生意,旁边一位姑娘正在绣着荷包。</p>

  副寨主似乎被这些好看的东西吸引住了,他下了驴蹲下观看。"客官需要什么?买只香囊吧,真材实料的,这些香料都是我们亲手采来的,包你一年香味不减。"老婆婆笑容可掬地开始兜售。</p>

  "我不要这样的,我姓马,我有个属马的侄女八岁了,非要我给他带回一只绣着白马的荷包。那边有两家没你们绣的好,姑娘绣的正好是匹马,我就要那只。"副寨主认真地说道。</p>

  姑娘嫣然一笑道:"这只荷包是给别人定做的不能卖,客官若是要这种样子的,需到晚上才能绣出来。"姑娘脸泛红晕并带有甜甜的笑意,看来这只荷包是为心上人所绣。</p>

  "我倒是不急,我们来赶庙卖布明天才走呢,到时我来取可别太贵了。"副帮主说完牵着驴子走了,两只独轮车跟在后面。</p>

  到了晚上,副寨主将那只荷包买来,回到客店关上门,从行李中翻出另一只荷包和买来的这只相比较。发现所用的布料.丝线.图样和刺绣的手法都一样。又从怀里取出几只从别处买来的荷包,不用细看就发现大不相同。</p>

  副寨主为什么对荷包如此感兴趣呢?原来他在太平寨的火场中捡到了一只绣着马儿的荷包。经查,这只荷包确实不是寨中人的,由此他断定与这场火有关。</p>

  他们三人乘着夜色潜到姑娘家中,果然探听到一些情况,正要返回时被发觉了,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冲到屋里将老婆婆杀死点了姑娘的穴道。副寨庄在墙上写下:若救姑娘命,请去太平寨。然后将姑娘掳走。</p>

  刘草高兴极了,多少天的愁云一扫而光,立刻摆酒为副寨主庆功。</p>

  袁昆并不是真实的名字,为乡亲们复仇的四人中,最早习武的那位叫石昆,另外三位分别是袁兴.袁旺和王小松,他们将名姓混合自称袁昆来应对敌人。</p>

  他们虽然痛下苦功习得武艺,在江湖上充其量也就是三流高手,若公开向太平寨挑战,无异于以卵击石。</p>

  幸亏石昆有些智计,人虽年轻行事却稳,那三位师弟全都唯他马首是瞻,所以一步步筹划得十分严密敌人无从察觉。</p>

  "这就叫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抓走我的手足兄弟,我抓来你的心肝宝贝!"刘草举着酒杯得意地说道,"这就叫做稳坐钓鱼台吧?哈......""寨主,在下还有一计。"副寨主在他耳边嘀咕了好一阵,刘草喜形于色连称好计。</p>

  第二天他们放出风去,说是准备处死那位姑娘,并买来许多酒肉准备庆贺。</p>

  石昆他们买了棺木装殓了老婆婆正在设法救人,听到这件事后心中大急,三位兄弟红了眼吵着要去强行解救。最难过的要数石昆,心上人身陷匪窟他自是心如刀搅,最终还是能冷静下来将师弟们稳住。</p>

  "这是他们设下的陷阱,只等咱们找上门去好一网打尽。咱们若是冒冒失失地杀进去,不但人救不出来,连咱们都会赔进去。咱们死了无所谓,可是人救不出来大仇报不了,这十年的时光乡亲们可就白盼了。"石昆说道。</p>

  石昆亲去黄州报案,袁兴.袁旺去向江湖朋友求助。经过反复权衡利害,剌使终于派出捕快去缉凶救人,那几个与刘草不睦的山寨也同意派人助阵。</p>

  这样一来刘草无法应对了,无奈之下和捕快们闹翻动起手来。杀死人命强抢民女竟然还敢拒捕,这可正中刺使的下怀,他立即命众捕快撤出太平寨,准备调集人马进行围攻。</p>

  官府的介入使刘草很是头疼,虽然将他们击退但都知道惹下了大的麻烦,于是军心开始不稳了。</p>

  见寨主忧心忡忡的样子副寨主很是担心,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军心一散不战自乱,忙故作轻松地说道:"寨主何必如此,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咱们再次上山落草,强似这个无险可守的地方。"</p>

  "说实在的,我在这里也住够了,真不如咱们先寻个退身之处,省得到时候措手不及。"刘草和他见解相同。</p>

  这时阵阵杀声传来,寨子里顿时一阵大乱,刘草大惊失色抓起七星宝刀来到外面,原来是石昆搬请的江湖中人杀来了。眼见寨中的弟兄们难以抵挡,刘草高声怒喝挥刀抢在前面,率领弟兄们拼命撕杀。</p>

  "大家住手,在下有话说!"副寨主高声叫道。他带领几个人从后面押着一位姑娘走来,只她长发松散周身血迹斑斑,弯着腰垂着头,有气无力地挣扎着。袁兴等人一看大是震惊,这</p>

  位姑娘正是要搭救之人。</p>

  石昆见自己的心上人被折磨得如此之惨,又惊又怒只想上前拼命。这时三位师弟倒冷静了下来,拼命将他拦住。</p>

  "只要你们退到外面保证不再来犯,我就将她放掉,否则的话......"副寨主将剑架在姑娘的脖子上,恶狠狠地要挟道,"这位姑娘可就是命丧你们之手!"</p>

  姑娘是石昆的未婚妻,她心灵手巧,因石昆属马,便在赠给他的荷包上绣了只奔跑的白马。石昆非常珍爱从不离身却意外地失落了,他到处寻找哪里找得到,姑娘见他着急就再绣一只,还没等她送出就惹来了塌天之祸。</p>

  石昆虽智计过人,毕竟年轻涉世不深,见未婚妻遭罪先失了分寸,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副寨主不为所动,照着姑娘的脖子扬起了宝剑,石昆只好退了回来。</p>

  "只要你们让出一条路,我们就放了这位姑娘!"刘草将条件放宽。石昆和弟兄们略作商量说道:"姓刘的,说话可要算数!"刘草说道:"当然算数!"在他们的要挟下大家亦无良策,只好让出一条路。</p>

  刘草将手一拱带人向外退去,副寨主押着姑娘全神戒备着走在最后,石昆等人紧跟不舍,到了大门口时,副寨主将姑娘推倒转身逃去。石昆飞步上前,抄起姑娘连声呼唤。</p>

  突然他发出一声惨叫向后倒去,胸前赫然插着一把匕首。那位姑娘猛地跳了起来,扯下头发露出秃头,原来是刘草手下的一个头目乔装的,他偷袭得手心中狂喜,纵身跃到门外施展轻功飞快奔逃。</p>

  王小松在四人中年龄最小,和石昆也最为亲近,见大哥遭人暗算又惊又怒,拼命地向秃头追去。</p>

  那位姑娘看似温和娴淑,性情却十分刚烈,她悔恨自己不慎而暴露了石昆。为了保护石昆他们四人,任凭他们百般折磨拷打,咬紧牙关宁死不招。</p>

  副寨主见状又加以威胁,若不招供就扒光她的衣服供手下的人玩乐。为保住自己的清白,姑娘白尽而死。副寨主毒又生一计,选身材和姑娘相似的头目进行乔装,伺机刺杀袁昆。</p>

  刘草率人刚跑出不远就被公差们截住了,眼看后面追兵将至他急红了眼,带领弟兄们拼死冲杀。就这么一迟缓王小松已经赶到,挥剑朝那位暗算大哥的秃头刺去。</p>

  王小松的武功一般,单打独斗根本不是秃头的对手。秃头习练的是绵软小巧的功夫,用的是梅花双匕惯于贴身缠斗,只是在暗算石昆时失去一只匕首,梅花双匕变成了单匕,至使威力大减。</p>

  彼消此长,王小松这一拼命秃头可就招架不住了,两个照面便被剑光裹定。王小松红了眼只想报仇,不管什么招术只是拼命攻杀,又过了几个回合不但毫无建树,反被对方抓住破绽伺机反扑,于是主客立易。</p>

  王小松先机尽失只有招架不能攻杀,心中一急方寸又乱差点儿被伤,这时想起石昆的教诲急忙震慑心神,先求自保不失再求守中反攻,逐步扭转败局。</p>

  心中一稳立刻有了章法,几招过后已是守中有攻,逐渐攻守相当直至攻多守少,先机再次握在手中。</p>

  王小松报仇心切,先机在手立刻挺而走险,使出白猿分枝的招术,荡开秃头的匕首分心便刺。此招乃是石昆所授的绝杀之技,不到万不得已时他从不轻用。</p>

  秃头偷袭石昆得手正在兴奋之中,他生性狂傲根本没将这位艺不出众的毛头小子放在心上,虽处下风也只是因自己少了一匕而非武功不行,副寨主要来助战他觉得胜之不武加以拒绝。</p>

  不料对方奇招突发,他这才看出厉害但已躲不开了。王小松眼看大仇就要得报,忽听后面有人大喝一声,一道冷风直向他背后袭来。此时若是收手撤招尚可脱险,只是杀害大哥的凶手就会躲过此劫。</p>

  他将心一横暗道:今天就是死也要取秃头的性命给大哥报仇!他不但没撤剑反而加力猛剌,这一剑从秃头的前胸刺入从后背透出,眼看他是不能活了。</p>

  可就在此时,王小松的后心略觉触动,随着轻微的刺痛袭来的冷风消失了,他心里一震,只道我命休矣。难道死就这么轻松吗?他心中奇怪慢慢地回头望去,后面的情况使他毛骨悚然。</p>

  副寨主拧眉斜目神情古怪,手中宝剑正指向他的后心,却是如泥塑木雕般的一动不动。王小松见他的剑尖上略带血迹,摸摸自己后背衣衫己破,湿湿的有少许的血。闹什么玄虚?你站在这里不动难道忽然中风了?</p>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传来,三丈外出现一位老僧,"这位施主,你手上的鲜血已经够多的了,须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p>

  </p>

  副寨主偷袭王小松正要得手,老和尚似是从天而降,一缕指风封住了他的穴道。此刻他的剑已及对方之身,再有刹那之时王小松就会胸腹洞穿,落个与秃头相同的下场,真是险到了极处。</p>

  王小松如梦方醒,心里虽有准备亦惊出一身冷汗,他从秃头身上拔出宝剑猛地朝副寨主剌去。</p>

  "得饶人处且饶人,小施主,留他一命让他自省吧。"老和尚大袖一挥,王小松只觉有巨大力道压来,他难以承受不由自主地退后两步。</p>

  副寨主偷袭即将得手,要穴突然被封大是惊骇,知敌方有一流高手出现。王小松挺剑就刺使他魂飞天外,所幸老和尚出手制止并顺手为他解了穴道。</p>

  受惠于人,按江湖规矩本应拱手相谢,然后是战是退公开言明。但心地狭促的副寨主全然不顾这些,见王小松不备突然出剑偷袭。</p>

  这一剑出手突然劲力十足,眼看就要刺中王小松,忽觉眼前一花,宝剑如嵌山石之中推拉皆不动分毫。</p>

  原来老和尚纵身上前,大袖平舒双指钳住了他的宝剑,这时追兵将至,情急之下副寨主左手变爪向老和尚咽喉抓去。</p>

  如此冥顽不化苦海难渡,老和尚大袖一挥副寨主摔出两丈有余,后面赶来的人刀剑齐下,这个为恶十余载的黑道头领顿时了账。</p>

  王小松向老和尚抱拳一礼撒腿向回跑去,老和尚听着远去的哭声心中不忍,见双方混战刘草等人的败局已定,遂向王小松赶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