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我想试试。”身后一声清冷的声音响起。

  这个医生先是一惊,他虽然跋扈但在自上而下打腐的重压下,他还是知道有些人不能惹,等看到是个毛头小子时,转而又恢复不可一世的样子。

  杨灿摇了摇头,偏过头对李连赢说道:“叔,接上大爷,我们转院,去青城市人民医院。费用你不用担心,我能解决。”

  四周的亲人都是满脸吃惊,一直以来杨灿在大家心里的感觉都是内向,在老爷子看来就是懦弱。现在杨灿如此强硬的说出这些话,不得不让人惊讶。

  “小灿,别胡说,你哪有那么多钱,我看还是在这就好了嘛,大不了受点委屈,青城市人民医院可要不少钱的,还不一定能有床位。”姑姑焦急的说道。

  杨灿在心里低叹一声,姑姑还是有农村人的谨小慎微,宁可受委屈也不愿意冒风险。杨灿看了看老爷子,他知道只有老爷子才能拿主意。

  老爷子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孙子,又看了看在病床上疼的身体蜷缩意识不清楚的老哥,当机立断道:“听小灿的,转院。”

  那个医生还在一边讥笑:“你们别到时候灰溜溜的跑回来,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哼!”

  杨灿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因为你的混账,你知道会有多少辛勤工作的医生为你的过错买单。记住,这件事还远没有结束。”

  医生看着杨灿的眼神,竟是猛的一哆嗦。

  行驶的面包车上,李连赢一脸忐忑的看着杨灿,“小灿,真的能行吗?万一到时候没有床位的话,那我们...”

  杨灿笑了笑,拿出手机,播了个号码,“喂,老二。”

  电话那头,响起杨灿舍友老二的声音:“我去,老三,怎么了,几天不见就想我了?哇哈哈,哥们有这么魅力四射吗。”

  杨灿一手扶额,道:“我有点事请你帮忙。”

  “什么事,说吧。”

  “家里有位爷爷要住院,你能不能让你爸给联系一下人民医院看有没有床位。”

  老二一听,正色起来,“好,我让老爷子联系一下,问题不大,不用担心,待会我给你回电话。”说完就挂了。

  过了十几分钟后,电话响起,杨灿接起电话。

  “喂,老三,联系好了,你们到了去找刘主任,让他给你们安排,刘主任是我爸的朋友。”

  杨灿知道像老二这种商人家庭,在医院一般都会有专属床位,找个床位应该不难,但此时还是非常感动。

  “谢了,兄弟。”

  “滚你妹的,回来别忘了请我吃饭啊,就这么地吧,有事电话联系。”

  有些东西于无声处方可看见,有些感情于谨小慎微处才能体会。

  杨灿挂了电话,看着周围的长辈,“刚才是我一个同学,家里有些产业,所以我请他帮个忙。”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等到了医院,天色已经是透出亮光,找到老二说的刘主任给安排好之后,杨灿悄悄走出医院,进了一家网吧。

  这短短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早已让杨灿出离愤怒了。他从来都无意做什么圣人,烂好人,但这件事他不得不管,不得不怒。前世杨灿就极为推崇老一辈军人,他们身上有着现在让他们人比不了的纯粹的军魂,为了国家甘愿奉献一切,前世就有报道说一位老兵宁愿捡破烂几十年也不愿去申请军人补贴,他们把军人这个身份看的无比神圣不愿玷污它。而这个世界的爷爷更是真正的老兵,他身上的那种刚正,骨气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杨灿。他觉不允许这些国家的功臣在出生入死以后,还要饱受生活的压迫,绝不!

  不能让这些老兵流血之后在流泪,不能让他们在战争中活了下来,却死在他们一手创造的和谐社会中。国家为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杨灿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打开千寻小说网作家中心,上传单章。

  大多数国民都是善良的,这一点杨灿坚信不疑,他要发这篇文章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大家的共鸣。

  文章早已烂熟于心,一篇杨灿从贴吧里看到的帖子,加上现在无比愤懑的心情,满肚子的话,杨灿码字如虹: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在感动之余,我们是否应该想一下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那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7·7卢沟桥事变纪念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9·3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地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但,这个想法对中国的老兵们可能太奢侈了。实际上,有些中国老兵的故事听起来让人辛酸。不久前,经历了卢沟桥事变的老兵付锡庆老人去世了。当年他是29军38师张自忠将军麾下的一名机枪手,在TJ南苑和鬼子进行过肉搏,并因此失去了一条腿。后来作为TJ的一名清洁工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另一位同样经历卢沟桥事变的老兵杨云峰,要饭甚至要到了“抗倭战争纪念馆”;笔者还巧遇了一位同时参加过抗战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对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没有任何纪念活动无论如何也不理解,言及那些牺牲的老战友,止不住老泪纵横……

  我们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吗?好像不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正是我们的格言吗?但我们的感恩似乎从来都是朝着上方的:市长挤了一回公交车,我们会感恩;无端坐了冤狱又被平反,我们会感恩;老板欠的薪金终于又发下来了,我们会感恩。但对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的老兵,我们为什么不感恩呢?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是不会有未来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91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83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回到老家,一位曾经为国家出生入死的老兵长辈,在身体出现严重问题时,医院的医生竟然只是因为老人的儿子没有及时交钱而将老人赶出了病房,让他在走廊里忍痛蜷缩。在那位医生高呼我叔是副院长时,我出离愤怒了,真的愤怒了!我为此感到心痛和悲哀。

  当年,老兵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保卫祖国山河浴血奋战,而如今,那些热血青年已是耄耋老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老兵们绝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国人是善良的,感性的。古庸的粉丝们的情绪迅速被点燃。**,微信,空间,这篇文章被迅速转发起来。与《喂,出来》不同,上次是单纯的喜欢这篇文章,而这次是为了给老兵讨个公道而转发,加上古庸数以万记的粉丝,规模不可谓不大。

  本来杨灿只是希望文章能被相关部门看到,得以惩治跋扈的医生。他万万没想到,这篇文章产生的影响最后会变得后来那么那么大。

  书迷中有位小编辑社的编辑,看到文章后,在愤怒的同时他也敏感的觉察出这篇文章的价值,所以他及时报告领导在报刊上刊登出来。

  一座威严森然警卫四立的四合院里,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少年津津有味的看着悟空传,正心情大好时翻到了这一章节。看完后,少年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混账东西,竟然这么对待老兵,爷爷对老兵可是相当重视,不行,我得给爷爷看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