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见

  计算一下时日,翟南遂决定当天下午就出发,赶到县城寻店住上一宿,然后明天采买,如此方能大年三十前赶回石丰。要知这距离县城有四五十里,路上就要走半日。

  当即,由李裕去寻着解大,又从所收容的孩子中挑了孙露等三个稍大的孩子同去,都是**岁的年龄,身体状况较好的。

  这些孩子当初流落街头,乞食度日,多是受惯了冷脸的,又或饿得狠了,忍不住偷人食物,遭人打骂也是常事。因此刚被接来时,都是瘦弱不堪,神情戒备。

  来石丰后,天天吃得饱饭,翟南又特意着李平多供肉蛋,调理一段,身体都健壮不少。加上石丰村民对这些孩子倒都颇为怜悯和善,平日里又多了许多孩子相伴,一起读书认字,自然开朗不少。如今听闻竟然带他们去县里,有热闹可看。那被选中的三个孩子兴奋雀跃自是不用提了,那些没被选上的,则是沮丧羡慕诸般表情。

  又有与那李裕较为亲近,胆子大些的,便又缠着想要同去。那李裕本身不过十六岁的半大孩子,对着这般孩子缠人的手段却是抵御不得,怎生劝慰解说,均是无效。

  正没奈何间,那解大见了,便过去伸手径直将那缠着李裕最凶的那孩子拎起,然后冲那些孩子呵斥几句,顿时便震慑住了场面。那李裕赶紧借机许诺回头再带其他孩子去,这才脱身。

  翟南在边上看着这场面,心下不禁莞尔。在高兴这些孩子似乎在石丰被照料得不错的同时,也察觉前番安排李裕负责带这些孩子却有些失误,若是失了管束,对这些孩子以后成长却是不好。回头得好好想想这个学堂的事该如何办。

  随后,一行人便动身前往县城。待到北关集转船时,北关集居民却不复一个月前那般恐慌。反而呼朋唤友,一起远远着围观骑熊的道长。更有跑回家喊人出来的,生恐错过。

  显然,大家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探听过这道泉仙长在石丰的事迹,毕竟都是乡里,沾亲带故,想打听点事并不困难。更重要的,大家都知道那白熊颇为温顺,并不伤人。

  被如此多人围观,翟南倒是无所谓,只端坐熊上,面带微笑做那得道高人的姿态。但其余几人却颇受不了。一同骑坐在慢熊上的三个孩子还好些,毕竟尚不懂事。

  而那跟在后面的李裕和解大却是手足无措,其中那李裕脸都羞得通红,几乎不敢看人。旁边有那促狭的人见着了,更要出言逗弄,问声,那小哥可曾娶亲之类,引得一片哄笑。

  幸好这北关集却没多大,片刻便到了码头。

  见到那码头上,只能载几人的小舟,再看看慢熊,翟南发现将这慢熊调制得如此之大,也有不便之处。

  慢熊的身子都要比那小舟宽,长度即便有所不及也相差仿佛。如果慢熊想玩冲浪,估计这种小舟正合适,至于乘载,那是想都别想。

  问明平日里去县城都是这种小舟,而附近也找不到能搭载三千斤的慢熊的船后,翟南只得安排其余人先乘船去,而自己则带慢熊走陆路。双方约好在县城门口见面。

  由于要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加上从北关集到县城倒不是什么难行的山道。翟南出了北关集后,便是驱熊狂奔,一路经过两个村庄,也曾碰到几个行人。翟南也顾不上搭理,直接飞驰而过。至于路人甲乙丙丁等,受到惊吓之后如何反应却是顾不上的。

  待到临近县城,翟南却反而琢磨是否骑熊进城了。这城中可不似乡下,自有官府管束,城门之处也有厢军守门。若是要骑熊入城,先不说那守门的是否放行,怕是连知县都要惊动,平白生出事端。于是又后悔自己毕竟思虑不足,自穿越后在乡下横行惯了,早知如此,当时便应将慢熊留在石丰村。

  如今后悔也是无用,略微想想,便于眼内的信息屏中调出附近地形图,在路边山中寻了一处僻静山谷,将慢熊安置在一片密林之中。然后才徒步上路,向城中走去。

  来到城门前,看那门前有几个厢军正在盘查出入行人,却没见到李裕一行。略微计算一下时间,却是慢熊这跑起来速度太快,如今还不到一个时辰,想来他们乘船还是未到。

  等了片刻,他这样一个衣着华丽的道士立在道边,那来往行人见着了不免都要打量一番,也不知他这副架势是在化缘还是准备摆摊算命?于是就有好事者为之驻足,连那看门的兵丁也频频往这边张望。

  翟南看此情形,便又扯住一位行人,问明那码头就在城外不远处,便向码头走去。

  顺着人指点,沿着一条道路来到河边,便看到木头在河边搭起的不大码头。码头上停了两三艘小舟,也没甚人。码头之外,又辟出一片平地,搭了数个货栈棚子,外面倒是摆着个茶摊,有两三个船夫打扮的正坐在里面闲聊。又有一辆马车停在边上,几个家丁打扮的守在车边,不时往那河面张望。

  那几个船夫见着翟南过来,以为是要雇船,便纷纷围上来,招揽生意。待问明翟南是来等人的,便失去了兴趣,又坐回茶棚里,话题却转为议论起这道士来。翟南却不管他们,只向茶铺老板要了张凳子,便坐在边上等候。

  又过了近一刻钟,便见有两艘船只一前一后靠上码头,后面那艘正是李裕等人,而前面的却是艘客船,不似那只能立人的小舟,不仅大了许多,中部还设有舱室,上有斗拱,舱壁开窗。

  那停在一边的马车,见着那大船靠来,便驱车迎上,一个管家摸样的人更是上了码头候着。

  翟南也走上码头,向李裕他们走去。却正好与从那大船下来的一行人打了个照面。

  那打头的是一位头戴裘帽,身披一件浅黄锦缎披风的少女,旁边还有一丫鬟装扮的拎着一个暖炉随着,另有两个仆妇提了些许箱盒,跟在后面。

  翟南穿越后都在乡下厮混,见的都是健壮农妇,还有那红扑扑的村姑,何曾见过大户人家女子出行?见这架势不免侧目,多瞧了几眼。

  那女子似乎有些怕冷,两手在身前攥着披风边缘将自己裹了起来,扯动那披风收紧,便在这衣着臃肿的冬日,也显腰身苗条。披风下缘露出些许藕色裙边,随着女子脚步摇曳不止。

  夕阳侧照,女子娉婷而行,明眸善睐,秀美的脸部被夕阳浸染得愈发粉嫩,让翟南突然有种眩目的感觉。

  似乎有所察觉,那女子秋波流转,轻看一眼。与翟南眼神一对,便急忙偏过头去,一抹羞红迅即窜上脸颊。

  翟南在原时空里,守在街头看美女所锻炼出来的饥渴眼神,如何是这等闺秀所能对视的?

  那本走在翟南前面的老管家,首先发现自家小娘子的神情不对,转身一看,瞧见翟南那肆无忌惮的眼神。顿时大怒,呵斥到:“哪来的野道士?竟敢如此无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