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印证拳法 牛郎的变化

  孙守义练习灵猿百变拳已经快有一个月时间,每日都习练不辍,风雨无阻。</p>

  便是偶尔遇到像那几日连续三天大雨的情况,他无法到喜鹊谷中练习,也会在自己房中闷头练习。</p>

  这套灵猿百变拳灵活多变,其实本就适合于在狭小空间内的腾挪转移。换在逼仄的地方施展,对这套拳法其实也是一种锻炼。</p>

  若是初练习时,换在自己房中这种狭小地方,孙守义肯定施展不开,会觉着缚手缚脚,无法尽情舒展拳势。但当他把这套拳法练熟之后,便不再有这种碍难,狭小的地方也不再是问题。</p>

  当一拳打出,无法尽情舒展时,反而会逼着他变换招式,把原本的出拳方位转折而变。无法尽展手臂出拳时,可以换为肘击,以肘代拳。虽然出拳的部位变了,但本意上还是那一拳,拳意未变。若在对敌之时,忽然以肘代拳,反而会更加出敌意料,变化无方。</p>

  这就是灵猿百变拳的变化之道,招式虽变,但拳意不变,万变而不离其宗。练习到现在,孙守义也终于开始领悟到一些灵猿百变拳的精髓与拳意了。</p>

  牛牧野每日看着孙守义练习这套拳法,对他自己的拳法练习也能互有印证。他虽然在第一次观看雷被演练这套拳法时就已领悟了其中真意,甚至从雷被身上观想出了一头灵猿纵入自己识海,但他眼下未能化形为人,不能以真身练习,便总差着一层。</p>

  同一套武功,不同的人去学,练到最后都会练出几分差异,会各自有不同的领悟。更别说这套灵猿百变拳就是以变化著称,虽然开始学习的招式是固定的,但练到最后,每个人都会领悟出一些各自不同的变化。</p>

  互相印证,也能互有进步。</p>

  比如牛牧野在发现孙守义练习出以肘代拳的变化时,他便也因而有所领悟,举一反三。既然孙守义可以以肘代拳,那他也可以以蹄代拳,以头代拳,甚至以他的两只牛角代拳。</p>

  这么一来,他即便是以现在的牛身,也能够勉强练习这套灵猿百变拳了。</p>

  他之前一直都是在识海中变化回人身后在识海中练习这套拳法,虽然也算练习,但识海中毕竟有几分虚幻,不够真实,总感觉差了一层。现在有这种领悟后,他便能够换以真身练习。</p>

  虽然他现在的这具牛身与人身差别极大,也做不到人立而起,只能四肢着地练习。但只要拳意不变,招式的变化便不重要,出拳的部位也不重要。无论是以头、以蹄,还是以他的牛角,乃至牛身,都可以代为出拳。</p>

  领悟到这点后,牛牧野便私下以牛身开始练习。</p>

  刚开始,自然是万般不适,困难重重,但他并不着急,一步步逐渐尝试,慢慢适应。到得现在,终算是有了几分成果。</p>

  他现在的牛身有这般变化,浑身肌肉变得更加紧实,也有几分这些时日来以牛身练拳的效果。</p>

  孙守义练习了快一个月,现在的身体与其练拳之前也是颇有些变化。原本显得瘦弱的身体逐渐增多了肌肉,不再那么瘦削,脱了衣服后颇显有些精壮,甚至身量都长高了几分。</p>

  他本来就还是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这些日子练拳的同时,不断增补各种食物,自然也是滋养了身体,加快发育。</p>

  除此之外,他的力气也比以前变得更大,动作也愈发灵活,奔跑时也比以前更快。</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