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剑光寒十九州

  张君宝没有再推迟,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郭襄的好意,反正有他在,不可能有人能够伤害到郭嘉。</p>

  于是他从郭襄的手里接过了软猬甲,直接穿在了身上。</p>

  “郭姑娘,你把软猬甲给了我,那现在我就是你的软猬甲的。”</p>

  就在这时,战场上响起了一声声擂鼓声,蒙元大军仿佛得到了口令一般,猛地向前冲锋。</p>

  排头的敢死营,手中拿着各式的工具冲到襄阳城的护城河旁,渐渐搭建出一道道浮桥。</p>

  一旦浮桥被搭建起来,那么蒙元大军就有了进攻襄阳城的直接通道。</p>

  郭靖看着这些敢死营人员犹豫了,愣了三秒,然后才下令让士兵们放箭。</p>

  这些敢死营,大多数是由被俘虏的老百姓和投降的士兵所组成。</p>

  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都算是自己人。</p>

  特别是有些老百姓,都已经白发苍苍,连走路都走不稳了。</p>

  但是郭靖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p>

  这是战争,又不是过家家。</p>

  现在不放箭,待会等到蒙元士兵驱赶这些敢死队冲上城墙的时候也不放箭吗?</p>

  那岂不是将襄阳城拱手相让。</p>

  既然如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p>

  密密麻麻的箭羽射出,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一般。</p>

  一轮齐射之下,就有七八十名敢死营成员倒在血泊之中。</p>

  蒙元大军修建浮桥的进度也随之被延缓了不少。</p>

  看到这一幕,郭襄的眼中露出了不忍之色。</p>

  “他们也只是想好好活着罢了。”</p>

  这些年行走江湖,她深知在这样的乱世里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么苦。</p>

  明明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为什么就这么难。</p>

  这一轮齐射之下死亡的大多数都是被驱赶的百姓,甚至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p>

  可是郭襄也知道郭靖所作所为是绝对正确的,是为大宋负责,为襄阳城里的百姓负责。</p>

  正因如此所以郭襄心里才分外的难受。</p>

  就在此时她的面前亮起了一道剑光。</p>

  “郭姑娘,你等等我,我去去就回。”</p>

  话音未落,张君宝便从城墙上飘然而下。</p>

  张君宝所在之处并非是城门,所以他从城墙上跳下来之后直接落在了护城河中。</p>

  他脚尖连点,在护城河中激起了一道道涟漪,身形犹如利剑一般,便向着河对岸冲了过去。</p>

  郭襄大喊一声:“君宝,别去,快回来,快回来!”</p>

  郭襄想要跳下城墙去把张君宝追回来,却被一旁的郭芙死死抓住。</p>

  “妹妹,你带回来的这个张公子想干什么?</p>

  一个人直冲万大军,他以为他是杨过吗?”</p>

  在一旁的郭靖夫妇和丐帮众人也被张君宝的行为惊掉了眼珠子。</p>

  “真是好俊的轻功,好正直的性子,可惜了!</p>

  这一次张公子怕是要一去不回了。”</p>

  在城墙上的众人都能够理解张君宝为什么在此时冲了下去,无非就是看不得那些无辜的百姓被蒙元大军驱赶前来送死。</p>

  他们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p>

  其实他们曾经也试图努力过去救回这些被驱赶的百姓。</p>

  但是能力有穷尽,以他们的实力,一旦起了救人之心,结果往往是害自己丢掉性命。</p>

  所以时间久了之后,这群战场老油条也强迫自己的心变得冷硬起来。</p>

  张君宝冲到了河的对岸,他一眼望去,好一片人间炼狱!</p>

  蒙元大军的手中拿着一柄明晃晃的大钢刀,毫不犹豫的向前砍去,但凡有一个敢死队员敢向后退一步,就会立刻被他们砍得身首异处。</p>

  这些敢死队员没有办法,只能不停的向前冲去,顶着宋军的箭雨,不停地修筑着浮桥工事。</p>

  张君宝亲眼看到,有好几个八九岁的孩子被吓得不能动弹,结果就被这些蒙元士兵手起刀落砍下了头颅。</p>

  还有几位老翁宁死不屈,就算死在蒙元大军手上也不愿意为敌人修筑浮桥,结果也被蒙元士兵砍成两截。</p>

  他们的子女在一旁抱着亲人的尸体哀嚎,依旧被这些毫不留情的蒙元士兵直接砍杀。</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