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国学

  嬴高得到始皇帝的应允,却没有立时开口,而是在心中斟酌着话语。</p>

  现如今已经没有性命之忧,跟始皇帝父子两人也是屡次顶牛后感情更佳。</p>

  可是嬴高心中忐忑,自己接下来要说的一些事情,他不知道会不会触及到始皇帝逆鳞。</p>

  正因为如此,哪怕他明知道征伐百越的屠睢大军,在不远的将来很快就会面临一场惨败,甚至屠睢都会身死。</p>

  嬴高依然没有提及任何百越之地的事情。</p>

  因为那会直接涉及到始皇帝的权柄,更会给始皇帝留下一种他急不可耐想要插手政事军事的错觉。</p>

  所以,嬴高一直没有提及过任何有关百越之地的事情。</p>

  可是接下来的话,他却不得不说、</p>

  不然,等到李斯真正施行在东方诸郡大力推行秦制秦律的事情,很可能会变成一场弄巧成拙之举。</p>

  “汝这竖子,难不成还有何不能同朕言之事?”</p>

  始皇帝见嬴高半天欲言又止,不耐烦的道。</p>

  “父亲和大兄也都知晓,高曾请丞相秘密捉拿项梁、项羽和张良三人。</p>

  然并不是至今未曾有结果,而是三人行踪廷尉府都已有掌握。”</p>

  “跑路矣?”</p>

  扶苏有些惊讶的道。</p>

  这个词用的有那么几丝味道了。</p>

  “项梁、项羽叔侄两人藏匿与会稽郡,张良藏匿与东海郡下邳。</p>

  廷尉府细作连续两次尽皆只晚上半步,三人如今已是不知所踪。”</p>

  嬴高点点头道。</p>

  “汝是说,两郡之中有人给那三人通风报信?”</p>

  始皇帝眼中闪过一抹寒芒,沉声道。</p>

  虽说项梁、项羽和张良三人在始皇帝看来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患,可是大秦的丞相通过廷尉府下令捉拿,且已经寻到踪迹,还被人跑了,那就不太正常了。</p>

  更不要说都说了密捕,且连续两次都只是晚了一步。</p>

  “东方诸郡本就是六国之地,有人给此三人通风报信倒也正常。”</p>

  嬴高笑笑,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p>

  有些事情点到即止,他相信始皇帝自己心中会有所掂量。</p>

  “秦律、秦制,都是吾大秦立国之基,而东方诸郡不同关中故地,民生民风皆有所不同。</p>

  所以高以为,父亲若是欲要在东方诸郡推行秦律秦制,当因地制宜,不能照搬吾关中之制。”</p>

  嬴高斟酌着缓缓道。</p>

  “父亲,扶苏以为高所言甚是有理,只是如此一来,却是极难矣。</p>

  难不成在东方诸郡同大秦故地施行另一种秦律秦制?”</p>

  扶苏听到嬴高的话,先是眼前一亮,随即有些为难道,</p>

  始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嬴高。</p>

  他知道嬴高既然这样说了,显然心中该是已经有一套章法。</p>

  “父亲,大兄,如今秦纸已成,且因印刷之术,诸般典籍将远不如先前难得。</p>

  又因父亲遴选百名待诏博士同编《邦本律》之事,不日后,想来天下贤才十之八九都将齐聚咸阳。</p>

  如此之众的人才,吾大秦不纳入囊中所用,更待何时?”</p>

  “汝意欲让这些人为吏?”</p>

  始皇帝眉头一挑。</p>

  “父亲,为吏之道与治学之道,当有不同矣。</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