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突来

  只是,仅仅是为了给十六公子博取些许声名,就耗费如此之巨,委实太过儿戏了些。</p>

  此事若是传扬出去,怕是十六公子声名未曾得到半点,将来若是此事传扬开来,十六公子遭受的反噬将会更甚。</p>

  毕竟,始皇帝陛下和十六公子可是开了大秦宗室经商的先河。</p>

  这可是自变法之后数百年来,大秦从未有过之事。</p>

  不仅仅是大秦,纵观过往之六国,即便最擅经商的齐人,也没有听说过有王族宗室经营商贾之事。</p>

  耗费如此巨大,更是有违大秦之国策,朝野上下之人如何看待十六公子?</p>

  这件事情,始皇帝陛下终究还是因为宠爱十六公子,太过短视了些。</p>

  李由瞥了一眼身旁兴致勃勃的妹妹一眼,心中暗叹。</p>

  十六公子早慧之事先不必提,可是好大喜功却是眼见的事实,加之颇有野心。</p>

  如此一桩婚事,也不知对李家而言,到底是好还是坏。</p>

  嬴高并没有注意李由的神色,当然,就算是李由此刻真的跟他明说了观感,嬴高也不会放在心上。</p>

  更甚者,他或许会丢给李由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p>

  “这包子、馒头等物事,食肆售卖价值几何?”</p>

  李霁倒是个好捧哏,看着外面涌动的人流,又成了一个好奇宝宝。</p>

  “如今我大秦粮价不过三十半两钱一石,且这些包子馒头等吃食,皆是供应给普通百姓所用,售卖之价自是极低的。</p>

  馒头售卖一半两钱二十枚,包子则是价值稍高,一半两钱十枚。”</p>

  嬴高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隐瞒,所以自然实话实说道。</p>

  其实,对这个定价,嬴高也是颇耗费了一些心思的,为此还专门请教了张苍这个数术大家。</p>

  大秦制一石粮为一百二十斤,如果换算成后世的重量则是六十斤左右。</p>

  现如今,一个成年人的口粮一年大概在十八石左右,也就是大概一年需要一千斤口粮。</p>

  关中地区因为年前六国遗族的扰动,粮价飙升至数百钱之巨,虽说经过少府和治粟内史府多方打压,再加上始皇帝年前的那次大赏,已是有所回落,可是还是在一石粮百钱左右徘徊。</p>

  开设食肆的目的,嬴高自然不是主要为了赚钱,就算是赚钱也不可能在普通百姓身上去赚。</p>

  包子和馒头做的都是足斤足两,嬴高甚至做过试验,紧实的馒头普通成年人一顿只需要三到五个包子就足够饱腹,而且还是很扛饿的那种。</p>

  只是馒头口味比较单调,虽说用了米酒发酵,比现如今大秦流行的面食,口感要好上不知道多少,毕竟吃多了也会腻不是?</p>

  如果再配上有着各种馅的包子,有可能只需两三钱,就能够满足普通百姓一口之家三四天的吃食。</p>

  这同样也是对粮价的一种平抑,只是做的极为隐晦罢了。</p>

  “如此售卖,是否有贱卖之嫌?”</p>

  这个时候,李由在旁边插话道。</p>

  在这楼上,李由自然能够看清楚馒头和包子的个头,委实不小(顺应时代,嬴高特意做了加大号的包子和馒头)。</p>

  这话一出嬴高就知道,李由显然也是不食人间烟火那波人。</p>

  简单点来说,就是根本不可能会为吃食发愁的那种人,自然不会明白,如今大秦看似强盛的背后,又有多少普通百姓缺衣少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