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慎思

  “回公子话,正是因大公子有要事无法赴宴,通乃受百家之请,冒然前来恳请十六公子能够适时赴宴。”</p>

  叔孙通见李由将百家宴席都解释的清清楚楚,而章邯也是面色稍霁,连忙接话道。</p>

  李由闻言看了一眼嬴高,没有说话。</p>

  他能知道的这么清楚,正是因为当初前两次扶苏去百家聚宴的时候,都叫上了李由。</p>

  而李由同样也知道,扶苏为什么这次去不了百家聚宴。</p>

  不正是因为这十六公子因为要开这食肆才引起的么?</p>

  不仅仅是扶苏被禁足在望夷宫中,而且扶苏的老师隗状也同样因为这事儿触怒始皇帝,现如今还被囚禁在廷尉府中。</p>

  叔孙通这话,半真半假。</p>

  大公子扶苏触怒始皇帝,被禁足在望夷宫中,朝中知道的人不少,一众博士同样也都有所耳闻。</p>

  对此,叔孙通身为待诏博士,自然也是知道的。</p>

  可是知道归知道,又有几个人敢说出去?</p>

  要是落个谤言之罪,可是要抄家灭族的。</p>

  所以,百家之中除了一些头面人物,其余人也仅仅是知道大公子扶苏传信言及,今年的百家聚宴将不会参加,而不知道其他。</p>

  也正因为如此,百家诸派中人陡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是一片人心惶惶。</p>

  以为始皇帝突然对百家各派这个聚宴产生了某些不好的想法,才会导致大公子扶苏不再来参加聚宴。</p>

  一时间,各地赶来参加百家聚宴的人也都是议论纷纷,让各家知道内情的领袖也是有苦难言。</p>

  恰在此时,叔孙通作为学界领袖文通君孔鲋的亲传弟子,总算是找到了机会。</p>

  毕竟,相较于其他待诏博士来说,叔孙通终归是沾了孔鲋弟子的光,才得授这个名号。</p>

  在始皇帝看来,或许是对孔鲋接受册封却又拒绝入仕的一种反讽,但是其他人却并不清楚各中缘由不是?</p>

  面子自然都是给叔孙通的,但是叶由不同、人有千面,百家弟子众多,自然也有不忿之言流出。</p>

  大公子扶苏缺席,百家中人人心惶惶,各家领袖有苦难言,叔孙通这个时候自觉看到了机会。</p>

  一个证明他身为文通君弟子能力的机会。</p>

  而恰在这时,章邯盛情来邀请他来为“秦时明月”揭幕剪彩,叔孙通思虑良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应承下来。</p>

  鄙商之言,不仅仅大秦朝廷政策,百家之人同样也是如此。</p>

  叔孙通能够答应章邯,也是希望能够通过章邯来请到嬴高。</p>

  对嬴高这个乍起的据说甚得始皇帝心喜的、甚至于甚于十八公子胡亥的十六公子,叔孙通知道的其实并不多。</p>

  但是作为待诏博士,章邯跟嬴高关系极为亲近,这本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叔孙通自然还是知道的。</p>

  果不其然,今天一来就看到十六公子嬴高来给章邯这“秦时明月”捧场道贺,叔孙通自然是喜不自胜。</p>

  所以,他才会眼见嬴高等人要上楼,才迫不及待的凑上前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了这一出。</p>

  百家聚宴在即,大话已经说了出去。</p>

  如果最后没有做到,那他叔孙通自己怕是都无颜继续在咸阳城中待下去了,只得灰溜溜的回到老师处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