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所图

  蕲年宫建造与秦惠王时期,距今已经快一百五十年。</p>

  相比咸阳宫内诸多新建的宫室,一百多年的蕲年宫自然显得有些老旧,但是岁月斑驳的痕迹,让蕲年宫比之其余宫室,更显厚重肃穆。</p>

  从蕲年宫建成开始,历代秦王祭祀后稷、祈求丰年尽皆都是在蕲年宫中。</p>

  嬴秦宗庙,同样也是在蕲年宫。</p>

  在始皇帝未曾统一天下前,蕲年宫是真正的大秦权力中心。</p>

  而始皇帝亲政、诛杀嫪毐(lao,ai)、驱逐吕不韦等等大事,同样也是发生在蕲年宫。</p>

  此刻,蕲年宫嬴秦宗庙前,嬴高披着件大氅,端端正正的跪在宗庙前的广场上。</p>

  大氅是赵高准备的,除此之外赵高还贴心的给他准备了一个厚厚的软垫,左右两侧还各有两个烧的正旺的铜盆,给他驱寒。</p>

  除此之外,赵高还留下了两个近侍候在一旁,生怕出了什么意外。</p>

  赵高想的尽皆都极为周到。</p>

  只是看着那两个近侍,让嬴高不由得感慨,当真是同人不同命。</p>

  这两个近侍算是陪着他遭了无妄之灾。</p>

  不同的是他跪着烤火,那两个近侍站着挨冻。</p>

  在他周围,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金人正俯瞰着跪在广场中间的嬴高。</p>

  之前嬴高去章台宫等宫室的时候,一直没有看到这十二个金人,还有些纳闷。</p>

  毕竟十二个金人可是大家伙,一般地方可放不了。</p>

  不曾想,今天这一跪倒是见到了。</p>

  始皇帝将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金人放在了蕲年宫的宗庙前,倒是很合情理。</p>

  毕竟,嬴秦宗庙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关乎国运的根本之地。</p>

  历代秦王的牌位都供奉在这宗庙中。</p>

  将十二个金人放置在关乎大秦国运的宗庙前,护卫大秦国运,那是再正常不过了。</p>

  十二个金人,虽说大小不一,姿态各异,但是最小的坐姿金人也有三丈多高(八米多),大的站立的金人则有五丈高(十五米左右)。</p>

  每个金人身上都刻有铭文,对这些歌功颂德之言,嬴高没有多少兴趣。</p>

  走在那金人脚下,嬴高甚至还没有那金人的脚掌高。</p>

  由此可见这金人之巨大宏伟。</p>

  可惜,这始皇帝收天下之兵建造的十二金人,最终也随着大秦的崩塌,消失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p>

  后世虽说对金人的最终归宿有众多出处,但是却也大多都是猜测罢了。</p>

  时间流逝,太阳逐渐西移。</p>

  嬴高也渐渐从初见十二金人的欣喜,饶有兴致四处张望,到身体渐冰,腿脚发麻慢慢失去知觉。</p>

  始皇帝依然没有派人来免掉责罚,看来是铁了心要让自己吃足苦头。</p>

  脑中思绪万千,嬴高有些认命了。</p>

  ……</p>

  章台宫。</p>

  “陛下,天色已暗了。”</p>

  赵高点完所有的油灯,低声对着整个下午一直看着竹简、却明显有些神思不属的始皇帝言道。</p>

  始皇帝眼神微顿,缓缓放下竹简。</p>

  “那竖子,仍是未曾告饶?”</p>

  “禀陛下,未曾。”</p>

  赵高也是有些无奈,不知道这十六公子是怎么想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