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积善成德

  太史慈,字子义,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p>

  若是能得他相助,刘繇又何惧薛礼、笮融之流?</p>

  于是刘繇当即抚掌:“子羽!你速速与太史慈回以书信,请他前来!不对,此等大才,应当是我亲自持笔才对!”</p>

  说话间,刘繇已经环顾起四周,居然是找起了笔墨。</p>

  “使君倒也不必太过着急。”</p>

  是仪看到刘繇对自己举荐之人这般重视,心中再次一暖。</p>

  当臣子的,自然是希望自己被重视。</p>

  眼下使君仅仅是听了自己一面之词,便对太史慈这般上心,难道不正是说明对自己的信任吗?</p>

  孙邵见刘繇与是仪商量妥当,定好了决意,便也不再久留,起身朝刘繇辞别。</p>

  “使君,我与子羽这就前往曲阿县衙处理公务,若是主公有何要紧事,自遣侍者前往寻觅我二人即可。”</p>

  刘繇看孙邵的意思好像是要住在县衙了,忙宽慰道:“长绪不必太过操劳,日后还有仰重你与子羽的地方,切莫熬坏了身子。”</p>

  “毕竟,若是有朝一日真能匡扶汉室,我可不想看到身边没有一个故友!”</p>

  孙邵与是仪心中已是感动到无以复加:“多谢使君关心。”</p>

  “另外,你们若是有什么要提拔之人,名单拿过来给我看一眼就是。二位只需记住,吾等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匡扶汉室,使天下太平!”</p>

  刘繇自认为自己并不是什么事无巨细之人,相反,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称的上一句“粗心大意”。</p>

  而治理一个地方,哪怕是半个丹阳郡,那也需要耗费无数心力。</p>

  若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导致郡县内的百姓吃了苦头,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去了。</p>

  反正自己看孙邵、是仪也都是胸有城府之人,将州郡事务交给他们反倒比自己这个小白硬上来的强。</p>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只要刘繇自己在这里把“上梁”给扶正,相信下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差错。</p>

  本就被温暖到的孙邵、是仪如今听到刘繇连人事权都大胆的交予他们,心中更是感到惶恐。</p>

  “得遇如此明主,吾等还有什么能够抱怨的呢?”</p>

  就算真的有什么抱怨,估计也是抱怨刘繇这么快就被这么重的任务交给自己,是不是有些太过信任自己了?</p>

  现在的孙邵和是仪,用一句受宠若惊也不为过,当即俯身下拜道:“吾等必不会让使君失望!”</p>

  刘繇摆摆手:“先回府邸去好好沐浴一番再去上任吧。汝等处理政务也需晓得善待百姓,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百姓不是为官者的敌人。只要你们善待他们,他们反过来也会善待你们。”</p>

  处理完诸多事宜的刘繇站起身来:“我现在就去写信给太史慈。另外还有一件事,你们处理政务时要多多在意江东的英才俊杰。”</p>

  “江东自古人杰地灵,加上如今中原战乱,怕是有不少贤才都躲到江东避难。凡是发现这样的大才,你们切不可遗漏了,都要发函邀请。”</p>

  江东多鼠辈的根子是在孙权身上,其他人还是很不错的,刘繇并没有轻视他们的意思。</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