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宋代歙砚

  “卧槽!”黄震回过神来,第一时间就抱起那个罐子。</p>

  按照记忆里小男孩的父亲所说的,这罐子里面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p>

  光是靖康钱,就有好几种。宋徽宗时期的建国通宝、圣宋通宝,也都是十分有名。</p>

  这几种都属于古泉五十珍,每一枚都价值不菲。</p>

  黄震重新把罐子放在面前,着手继续清理起里面剩下的铜钱。</p>

  果然,清理没多久之后,又一枚靖康钱被撬出来。</p>

  这是枚靖康元宝是小平篆书,保守估计,也能值个十多万。</p>

  清理出这枚铜钱之后,黄震的好运大概已经用完。</p>

  之后的钱币中,只开出一枚重和通宝小平钱和一枚崇宁通宝小平钱,两枚加起来估计也能值个五六万。</p>

  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几块钱一枚的常见货色。</p>

  说来也奇怪,这一罐子铜钱里,竟然连一个折钱都没有。</p>

  也不知道是那个姓杨的父亲太穷,或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p>

  黄震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刻刀,把那几枚值钱的钱币都装入特制的纸夹中保存起来。</p>

  他准备等明天去古玩城,找個泉商卖了换钱。</p>

  对于存款一直保持在四位数左右的黄震来说,这完全是一笔意外之财。</p>

  即便是他现在有了读取古玩记忆的能力,但是想要捡漏的话,启动资金还是要有的。</p>

  手上那几千块钱,根本别想买到什么好东西。</p>

  毕竟现在是网络时代,卖货的比买货的精。</p>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黄震开始在网上搜索起近几年这两枚钱币的拍卖成交价。</p>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p>

  去年一枚靖康小平真书,竟然拍出二百一十八万的高价。</p>

  而且从网上的图片看来,自己手上这枚的状态看上去更好一些。</p>

  就在黄震激动不已的时候,他的电话突然响起。</p>

  来电的是今早放他鸽子的那个朋友。</p>

  他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可嘴角不经意间弯起的弧度,显示他此刻心情十分愉悦。</p>

  他接起电话,半开玩笑地调侃,“好你个赵晨飞,放我鸽子是吧!”</p>

  打来电话的那个人叫赵晨飞,是黄震家老宅的老邻居兼高中,大学同学。</p>

  二十多年前他们家做珠宝生意发了家,居家搬离了老宅,住到了市里。</p>

  几年后,黄震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也来搬来了市里,两人这才又有了联系。</p>

  黄震喜欢古玩的爱好就是他带起来的。只不过他没什么大钱,只能玩玩铜钱这种杂项。</p>

  不像赵晨飞这个人,不仅什么都玩,还玩得非常大。时常出没于各大拍卖会之间。</p>

  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充满歉意的声音,“抱歉震哥,家里有点事耽搁了。现在处理完了,还去逛吗?”</p>

  黄震无语地翻了翻白眼,“不去了,外面太热了,我买了一个钱罐子就逃回来了。”</p>

  赵晨飞听他那么说,顿时好奇起来,“你平时不是很少出手的吗?对这些带点赌性的东西更是深恶痛绝,怎么今天转性了?”</p>

  黄震自然不会把那些奇怪的经历告诉他,所以只能回道,“平时那些罐子都被人开过窗的,难得今天看到的这个是原状态的。而且价钱也不贵,就买了下来玩玩咯。”</p>

  “怎么样,开出来亏了还是赚了?”</p>

  黄震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遗憾地叹了口气,“唉,可惜你没有来,否则按照你的性格,这东西肯定是你的了。”</p>

  电话那头的赵晨飞听他这么说,就知道黄震肯定是开出什么好东西。</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