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找人

  何孝峰,男,28岁,资料上填的是上海人,出国回国理由都一样,填的是经商。</p>

  名字可以是假的,资料可以是假的,这些周清和都不在意。</p>

  只要这个人还在南京,想要在南京合法的长期居住,那么他就需要凭入关的路引凭证,在七天内去户籍科办下身份证明,写下落脚地。</p>

  只有这样,这份户籍证明的出入境链条才真实可信。</p>

  路上遇到巡警或者片警查民居,才能出示身份文件。</p>

  这一步绕不过。</p>

  要不然在后续海运公司和户籍科的校对后,没有南京逗留的讯息,以为他去了外地,却被片警查到人在南京。</p>

  这几乎是明摆着的可疑分子,绝对当场拘捕。</p>

  这个间谍持有的上海的身份也就浪费掉了。</p>

  这一套流程周清和自己走过,他很清楚。</p>

  所以下一步,去警察局。</p>

  眼下那个间谍的视角,并没有暴露身份,完全可以走正常程序申报来维持身份。</p>

  所以除非人已经不在南京,要不然户籍科一定会有这个人的申报信息。</p>

  再怎么变,证件上的照片是一定要有的。</p>

  何孝峰的长相,周清和可是记得很清楚。</p>

  “黄包车,去最近的警署。”</p>

  “好嘞,您坐稳。”</p>

  年轻的黄包车夫驮着身后车厢里的周清和,跑的飞起。</p>

  周清和也在趁时间抓紧记忆路边两边的店铺与陈设讯息。</p>

  店铺,店面,广告,牌匾,石墩,路灯,电话亭,一样一样的东西可以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计入脑海。</p>

  在脑海里呈现整条街道的模样。</p>

  说不神奇也不神奇,就如同自家的卧室,自己想一想卧室的摆设陈列,知道床在哪里,知道灯在哪里,知道插座在哪里,随便一个人都能想起来,一切都是因为熟悉和长久的记忆。</p>

  说神奇也神奇,因为他缩短了这个记忆的过程,并且强化了记忆。</p>

  警局。</p>

  周清和到的时候户籍科已经下班了。</p>

  不过在他出示证件以后,值班的人员直接请示上级,随后就打开了资料室的大门。</p>

  特务处监管军警宪,要说里面地位最低的,那就是警察。</p>

  所以话好说的很。</p>

  “这几天办的户籍证明都在这了,那周股长你就慢慢看,有事招呼兄弟一声。”</p>

  “好,我自己来。”</p>

  南京虽然为国都,但是摆在周清和面前的户籍证明并不多,一来这个年代的流动性远没有后世那么方便。</p>

  二来,总共也有半个月的而已。</p>

  周清和把这些户籍证明搬到桌子上,借着灯光快速翻阅起来。</p>

  警署不止一处,户籍科也就分地区不同,运气好在这里查到,运气不好那就受累多跑几个警署。</p>

  好在运气不错。</p>

  只是二十几分钟后,周清和迅速查看的双眼一凝,动作停顿间,右手屈指冲着相片上颇为清秀的年轻人一弹。</p>

  何孝峰,找到了。</p>

  ......</p>

  另一边,方明清送完酒酿,辗转就到了安全屋开始发报。</p>

  他和顾知言的存在,是单独的一条线,不与南京的其余红党产生联系,所有的消息都要靠无线电传输,中转。</p>

  这也是为了安全的必须操作。</p>

  在发完报以后,他把两盒磺胺埋入了死信箱。</p>

  晚上九点,红党中转站的据点,奇缘书店后面的民居。</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