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老吴,你听我表个态

  吴三桂这几句话,透露出两个信息:</p>

  第一:吴世璠是吴三桂内心合适的继承人,吴应麟没有机会,不然的话,不必要去担心吴世璠“以后势弱”。</p>

  第二:吴三桂在敲打方光琛,看方光琛的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p>

  方光琛闻言,立刻下了罗汉床,神情严肃地向吴三桂下跪,拱手叩拜:</p>

  “王爷鸿福齐天,定能驱逐鞑虏,澄清宇内;将来小王爷承继王爷大业,定能勤政爱民、恩泽广被。”</p>

  吴三桂听到方光琛这样表态,很高兴,赶紧让内侍把方光琛扶起来:</p>

  “诶,廷献你看你,咱俩之间,不用如此多礼。”</p>

  “快把方相扶起来。”</p>

  一旁的小内侍赶紧往前几步,扶起跪在地上的方阁老。</p>

  内心却一阵迷糊:</p>

  方相说这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大王就如此高兴?</p>

  我看方阁老也不怎样嘛,不过就是拍马溜须而已。</p>

  小内侍内心虽然这样想,动作却不敢怠慢,蹑手蹑脚地扶起方光琛。</p>

  小内侍听不懂,可吴三桂却听懂了。</p>

  他听到的是:</p>

  “老吴你听我给你表个态:”</p>

  “一、你没那么快死的,你一定能搞定满清再死,这是拍马屁。”</p>

  “二、等你死后,我们会辅佐你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你的大业,不会让他势弱,而不是让吴应麟继承你家产,你放心。”</p>

  ====</p>

  两个加起来一百来岁的老妖精,一共一千六百个心眼在互相试探。</p>

  试探敲打完了,吴三桂对方光琛肯拥戴自己的嫡孙继位的表态,很是满意。</p>

  既然是满意,就可以继续说他关心的话题了。</p>

  “廷献啊,你刚刚说世璠的打算,是怎么回事,你细说看。”</p>

  一开始,吴三桂听方光琛说自己的孙儿想“灭佛”,赶紧替孙儿解释,为的就是担心方光琛为代表的文人对孙儿有意见。</p>

  毕竟有明以来这两百多年,乃至清廷入关后,明、清两朝都是行“重佛”之举。</p>

  贸然“灭佛”,恐遭士人反感。</p>

  而方光琛是士人出身,是平西藩下传统士人的代表。</p>

  他不反感,且还原因支持自己的孙儿,就说明其他士人也愿意支持。</p>

  见吴三桂示意,方光琛开始分析道:</p>

  “王爷,郭总管信函上说,小王爷那日是恰好下山观看县衙判案后,才为那个水某出头的。”</p>

  “整个案件从头到尾,没有提到‘寺田’,可小王爷竟然透过水某被僧人殴打这事,看出寺院里养着大量的僧人。”</p>

  “而又从僧人多,敢打人,看出寺院平时这种事情肯定没少干。敢干这种事,要么说明寺院有靠山;要么说明他是真有钱又有人,根本不怕赔偿打官司。”</p>

  “排除他的靠山,从不怕打官司方面,看得出寺院是因为财大气粗。”</p>

  “而郭总管说的,依照小王爷的要求,对蚊香寺进行‘清查寺产’、‘清查僧人度牒’,这些做法,从律法上都没问题。”</p>

  “并且这样做,有度牒的真僧侣不受影响,如此则分化了寺院反抗的阻力。”</p>

  “甚至对蚊香寺这样子做,其他寺院见到了,一时之间,也不会太过有抵触情绪。”</p>

  “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小王爷说的‘驱赶假僧侣’。”</p>

  “假僧人离开寺院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