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忍辱负重吴三桂?(求追读)

  听到老汉这么笃定的回答,吴世璠也是被震惊了。</p>

  一直以来,身边的宫人、夫子、臣子都是在跟自己说:</p>

  王爷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当他知道被清廷坑骗了之后,这三十年来“饮泣忍隐,未敢轻举”,“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p>

  怎么……居然不是?</p>

  这不可能吧!!</p>

  听到这里,吴世璠急着为自己的爷爷解释道:</p>

  “老人家,说不定人家平西王是忍辱负重,以待天时啊,你这么说,太武断了吧?”</p>

  老者听后,摇了摇头说:</p>

  “老汉年轻时走南闯北有些年头,算是见过世面,老汉说给方少爷你听听看,有没有道理。”</p>

  “首先,平西王既然要打算造反,为什么不之前勤于政务,考校核查官吏呢?”</p>

  吴世璠听完笑着摇摇头,不以为然:</p>

  “老人家,你久在深山,又怎么知道,人家平西王没有勤于政务,考较官员?”</p>

  老者看吴世璠笑,他也笑了笑说道:</p>

  “如果平西王勤于政务,有考校官员,官员们有尽忠职守的话,老汉还能躲在山里这么久呢?”</p>

  “早就有衙门的胥吏,把老汉这群山里的逃民赶出去收丁口钱,或抓去做奴仆,或抓去做矿奴啦,哪会留我们到现在。”</p>

  “而底层吏员们,没有上峰主动催促,他们是不会自找麻烦的。”</p>

  “所以吏员碌碌无为,要么就是平西王无治政之能,要么就是平西王自己都觉得无所谓。”</p>

  吴世璠听老者这样说,眼睛都瞪大了!</p>

  这老头,心思竟然如此慎密!</p>

  老者没有理吴世璠的反应,继续说:</p>

  “其次,他放任部属掠夺民力,失人心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失去战争的潜力。”</p>

  “民力就是战争潜力。”</p>

  “如果他有意思要反清,怎么会放任自己的战争潜力被损耗呢?”</p>

  吴世璠听到老者这样问,辩解道:</p>

  “平西王不能在表面上对治下百姓太好啊,这叫‘自污’啊,如果不自污,被清廷忌惮,又怎能等到合适的时机……”</p>

  吴世璠说到后面,都觉得有些是在狡辩了。</p>

  哪有自污到挖自己根基的道理。</p>

  虽说是带着狡辩,但也不能说全无道理。</p>

  毕竟自古以来,善待治下百姓、贤明厚德的藩王往往会死得很惨;</p>

  而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藩王却往往能得以善终。</p>

  善待百姓,意味着藩王你想要笼络人心,皇帝肯定容不得你;</p>

  而欺压百姓,说明你只是行为不端,更说明治下的百姓不会支持你,那皇帝顶多批评两句。</p>

  这是当藩王这个职业的行规。</p>

  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三个官场老油条更是都懂这个道理。</p>

  因此在他们当上藩王后,拼了命的在封地营造宫殿、捞取钱财、欺压百姓。</p>

  一方面的确是为了享受,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不让清廷忌惮。</p>

  老者听后吴世璠的话后,笑了笑:</p>

  “按你这样说,‘自污’的成本大了点。”</p>

  “也罢,那我们说说第三点。”</p>

  老者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p>

  “他填菜海子,兴宫阁的时候,我觉得很正常。甚至在那段时间当过民夫。”</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