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凯旋

  …</p>

  如果按照江鸿飞的分法,一众梁山好汉这次可就真是大大发了个利市。</p>

  以赵宋朝廷官员的俸禄为例。</p>

  赵宋朝廷的官员俸制度十分混乱。</p>

  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外加钱。</p>

  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等等……</p>

  简而言之:</p>

  三师:月入一百二十缗,杂七杂八月入二百四十缗,共月入三百六十缗。</p>

  宰相:月入三百缗,杂七杂八月入六百缗,共月入九百缗。</p>

  参知政事:二百、四百,共月入六百缗。</p>

  六部尚书:六十、一百二,共月入一百八十缗。</p>

  侍郎:五十五、一百一,共月入一百六十五缗。</p>

  九卿:四十五、九十,共月入一百三十五缗。</p>

  少卿:三十五、七十,共月入一百零五缗。</p>

  赤县县令:三十、六十,共月入九十缗。</p>

  赤县县丞:十五、三十,共月入四十五缗。</p>

  这么一对比,江鸿飞给头领分得灵钱,是宰相三四个月的工资,是三师差不多十个月的工资;江鸿飞给头目分得灵钱,比六部尚书的月工资都高;就是江鸿飞给喽啰分得灵钱,都快赶上赤县县丞半个月的工资了。</p>

  如果这还不够形象的话,再用这个世界的宋军的军饷做一下对比。</p>

  平均下来,宋军每人每年的军饷约四十缗。</p>

  而这,还是将各级军官将领的军饷全都加上的平均值。</p>

  要是只看那些当兵的。</p>

  上等禁军月俸一缗,中等七百文或五百文,下等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p>

  地方厢军则依次递减。</p>

  最下等的杂役每月只能领到酱菜或盐。</p>

  这么一看,就能看出来,江鸿飞给这次跟自己出来的梁山好汉分得钱到底有多多了。</p>

  江鸿飞之所以这么分钱,除了因为江鸿飞对这个世界的灵钱的购买力有些没概念,还因为他受了《水浒传》和铁木真的影响。</p>

  《水浒传》中有明确记载,晁盖给水泊梁山制定的奖励制度就是:“每一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作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p>

  后来,宋江掌权以后,再就没有平均分配的事情了,为了招安而送给朝中大佬和奸臣送多少钱,都是他自己说了算。</p>

  看宋江比晁盖更成功,按说,江鸿飞也该学宋江的分配方法。</p>

  可目前是江鸿飞坐稳水泊梁山寨主的关键时刻,江鸿飞绝不能在钱财上太过计较。</p>

  至于将来怎么分?</p>

  那还不是寨主之位坐稳了的江鸿飞想怎么分怎么分,实在不行,就找个懂事的背一背锅,也就是了。</p>

  再者,江鸿飞清楚的记得,东边打到日本海、西边打到英吉利海峡、北边打到北冰洋、南面打到印度的拐角整个亚欧大路都快被他给踏遍了的铁木真,定下过铁律:任何一场战争的结束,只要是战争的缴获,三分之一上交国库,三分之二就地分完,如果一个城市很难打下来,打下这个城池以后,三天不禁,谁抢归谁。</p>

  毫无疑问,铁木真是野蛮的,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奖励制度够可怕,可怕到连帮他抢回老婆的结拜兄弟扎木合的部队都跟他跑了。</p>

  所以,野蛮的分赃制度,才是人心的本质,也是快速发展壮大的捷径。</p>

  江鸿飞觉得自己的分法没什么问题,就让好心提醒自己的杜迁照办去了。</p>

  出来后,杜迁还是觉得,江鸿飞给大家分得实在太多了。</p>

  犹豫再三,杜迁找到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宋万和朱贵,跟他们商量江鸿飞的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p>

  令杜迁诧异的是,除了他以外,别人竟然都不知道江鸿飞要怎么给大家分钱。</p>

  这让杜迁通体舒坦!</p>

  ——杜迁觉得,江鸿飞还是很重视他的,并没有因为他是王伦的人,就故意针对他,相反,还处处维护他和提携他。</p>

  如此一来,杜迁更觉得,他有义务指出江鸿飞分配方式的不妥。</p>

  所以杜迁就将江鸿飞的分配方式跟大家说了。</p>

  阮小七一听,直呼:“哥哥真仗义疏财!”</p>

  阮小五也说:“观人于临财,哥哥恁地重义轻财,我等未跟错人也。”</p>

  宋万附和道:“对极,哥哥处处为我等着想,我等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叫我等不得好死。”</p>

  见阮小二和朱贵没有说话的意思,杜迁才说:“若按哥哥这分法,大家可就不只是大发利市,而是得了太多,我在柴大官人府上时听人说,下面的人手上若是有了钱,便不好管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