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偷城!

  该怎么无声无息的把一万不良人放在太原?</p>

  不可能的。</p>

  在想屁吃。</p>

  那是一万个人,不是一万只蚂蚁。</p>

  古代只是没有监控,但不代表不会查户口。</p>

  良民都是有社交圈的,所以沈风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这一万人在太原获得身份。</p>

  这不是难度的问题,这是根本不可能。</p>

  沈风盯上的时间点,是梁晋交战的白热化节点。往往这个时间节点,交战双方的势力,他们的大后方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征兵。</p>

  只有快速征兵,后备人力也得跟上训练,才能保证前线的兵员战力稳定。</p>

  而古代的征兵,不需要政审。</p>

  相反,军队里往往都是鱼龙混杂。</p>

  什么逃犯,小偷,良民,行伍,住在一个营地的比比皆是。</p>

  入了军籍,就是一个新生。</p>

  但入了军籍,往往会死得更快。</p>

  历史有多少雄才大略之士,都死在一个不知名的战役之中。庞统都能在雒城攻城的时候,被不知道从哪飞来的一箭射死,就更别说那些默默无名的小兵了。</p>

  古代战争,人命就是消耗品。</p>

  军队只是要人,并不是说只要好人。</p>

  就好比秦末最后的名将章邯,破陈胜,斩项梁,用的就是几十万骊山刑徒。</p>

  这种亡命徒,往往会爆发更强的战斗力。</p>

  只要有名将,会用人,这就足够了。</p>

  至于忠诚度,人命都贱如草,忠诚便不重要。</p>

  违令者斩,听话就是。</p>

  而这一万不良人的最后目的,就是入晋国军营。</p>

  沈风仔细计算过,此时入军营有五大好处。</p>

  第一,由于战争,审查极易,很容易就能混到军营里,得到军籍。</p>

  第二,背靠晋国,还能赚点军饷粮草,仿照玄冥教的生存模式,经济压力便可以大大减少。</p>

  第三,新兵入营,是需要训练的。除非是前线真蹦不住,新兵是不会急于上战场的,更多的都是以老带新。</p>

  这就有了缓冲期,这些不良人不会轻易被人当刀。</p>

  而晋国的战场并不会全崩,大梁的战力还没有那么离谱,更何况,朱友贞的最终目的只是回去登基称帝。</p>

  这注定是一场虎头蛇尾的战争,也是最好暗插细作的时机。</p>

  第四,沈风认为,不良人作为大唐暗谍,最需要的就是训练出大规模军团的作战能力。</p>

  因为不良人多半以刺杀谍战为主,大规模接战的能力毋庸置疑是缺乏的。以至于到最后的关键节点,都未必能拿得出手。</p>

  第五,战争是优胜劣汰制度,等前线死一部分人,后备便可补上,不良人多少都有些武学底子,存活能力更大,军功获取也会相对容易,以后的短暂和平时期,便可以更容易的身获要职。</p>

  此中好处多多,风险自然不小。</p>

  最直观且最大的风险就是综合生存率太低。</p>

  战争的不确定性,各個势力派系的林立,局势太过混乱,纵使是袁天罡也不能同时下一万个棋局,任务更多的都是靠棋子的自主性去完成。</p>

  临走之前,沈风就已经给部下们做过心理建设,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甚至,这些不良人,都已经做好了自己人杀自己人的准备。</p>

  沈风也做好了这一万不良人死一半的准备。</p>

  他要的,只是那最后关键的乾坤一掷。</p>

  一将功成万骨枯。</p>

  沈风持剑的手从不犹豫,他下决定的心也从不犹豫。</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