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乐圣都戴这个

  珍宝阁开业的第一天,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天灰灰亮的时候,王婶照例起来倒N壶,一抬眼看到四海楼前有一个白影,顿时吓得一个激灵,瞬间清醒。

  “李老板!”王婶气急败坏地叫道,“你大早上站在那里干什么啊,一声不吭的,吓死个人!真是的!”

  李老板回头对王婶笑了笑,说道:“你来瞧,今天的画又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了?”王婶放下N壶,也走过来瞧。

  “你看,她的手上多了一串珠子。”李老板指着鸟音雪淡的手腕。

  王婶瞧了瞧,又看看其他乐圣,不敢肯定地道:“你没记错吧?这每个人的手上,都戴着一串珠子呢!”

  “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昨天她的手上绝对没有这串珠子,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王婶看了一眼李老板的脸色,不屑道:“你这个老不正经,一把年纪了,还掂记人家小姑娘,哼,也不想想,那可是乐圣大人,小心你的狗命不保。”

  “呸,你这死八婆胡说什么!我在说珠子,你东拉西扯干什么,真是莫名其妙!”李老板一甩袖子,气呼呼地回去了。

  王婶鄙视地看着他的背景,道:“你才莫名其妙,尽看人家小姑娘胳膊!”说罢,回去继续倒N壶去了。

  ……

  上午。

  珍宝阁的楼前,再一次被看热闹的百姓们给包围了。人们仔细地察看着九圣图,回想着与昨天的不同之处,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每个人手上都多了一串珠子,这是确定的!”

  “就是,昨天没珠子。”

  “为什么要加串珠上去呢,是不是当初忘画了?”

  “嗯,有可能。毕竟这是卖珍珠宝石的商铺,只画九个人却不画珠宝那才奇怪呢。”

  “这么说,就不可能是忘画了。谁会把最重要的部分忘掉?”

  “这珠子看上去也不是珍珠,好像是透明的。”

  “当然不是珍珠,它们是淡绿色的,可能是翡翠?”

  “不,这是和山青玉。”有人肯定地说。

  “德富珠宝的刘掌柜,那定然开口不虚!请问这和山青玉价值几何?”

  “和山青玉可不便宜,如果按图画上这种成色的,每一颗珠子至少得十两银子,而凑足十二颗大小相近、成色一致的更不容易,这一串至少得三百两银子!”

  围观的众人全都惊叹地吸了一口气。三百两银子,可是中等家庭好几年的收入。

  “乐圣们戴的玉珠,几百两还算是差的呢!”有人在人群中叫道。

  “那是。听说,他们的乐器都是好几十万打造的呢!”

  这时候,人群中挤出来一个长小胡子的中年人。

  “这不是和山青玉,而是独山碧玉。你们仔细瞧这珠子上面,有一些闪亮的小点,这是独山碧玉所特有的耀斑,和山青玉没这个。”

  “永乐珠宝的肖老板,目光如炬,令人佩服!在下刚才没注意到这个小耀斑,惭愧呀惭愧。”

  “不必过谦。我之前也看成了和山,听那位仁兄说起价值,这才突然想到几百两的玉珠确实配不上乐圣。而独山碧玉极为稀少,这样的玉珠恐怕一串得上千两。”

  “噢……”众人这才恍然。

  一位老先生,弓着腰走到门墙前,拿着一个水晶放大镜仔细察看那一串手珠,一边看还一边嘟囔:“这真的是独山碧玉吗,我可得好好鉴定鉴定……”

  “平和堂的老赵师傅,你还信不过我的眼光吗,呵呵,你好好鉴鉴。”

  “咦?”老头突然奇怪地道,“这珠子上是什么东西,字吗……”

  他这样一说,两位珠宝行老板立即凑了过去。

  “确实是字……赵老,你这镜借我用一下……四什么珍什么……”

  “四海珍宝?”

  “对对,就是四海珍宝!还是你眼神好。”

  “好什么呀,这就是四海珍宝阁的铺子……牛比,原来乐圣们戴得玉珠,都是它四海珍宝,这牛吹得可有点大!”德富刘掌柜突然仰起头来,朝四海楼上面高声吆喝道。

  众人都抬头向二楼望去。心道,难不成这二楼现在有人?

  有人不解道:“这四海珍宝到底开张了没有?正门这两天都没开过呀!”

  “你这就不懂了,人家珍宝阁的正门是不开的,要买东西只能从侧门进。瞧见了吗,那边有一个小侧门。”

  “哟,这可就怪了!人家都是开门作生意,它这倒是关门做生意。”

  突然,“吱”地一声,二楼的窗户打开了。

  一个丫环从窗口探头出来,朝下面的人群道:“我们四海珍宝从不吹牛!凤鸣乐圣苏大人大家都知道吧,前几天她临走前就戴着我们家的盘若玉珠;她还跟其他八位乐圣每人捎了一串。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就不要信口开河。”

  “我,我井底之蛙?”刘掌柜气得脸都红了。堂堂一个珠宝店的大掌柜,被一个身分卑微的丫头当众骂井底之蛙,这可是大耻辱。

  “难不成我是说自己?呵呵!”小绿冷笑一声,关上了窗户。

  “我,我……”刘掌柜气得要死,指着二楼窗户大叫道,“好好,你们见识高,你们不吹牛,你们有乐圣捧场,我倒要看看你们四海珍宝能撑多久!”

  说完,他气呼呼地挤开人群,走了。

  “原来,这九圣图画的真是九个乐圣呀!”

  “我早就说了,那个满头白发的就是苏婆大人,没错吧?”

  “刚才那丫头说什么,盘若玉珠?这珠子有什么来头吗,连乐圣都戴这个?”

  “嗯,我干了三十年珠宝生意,从来没听过盘若玉珠这种东西……可能是它们四海珍宝自己创制的成品吧?”

  议论了半响,众人渐渐散了。

  ……

  这是开业第二天。

  上京城很快就传开了一个消息,乐圣苏婆走的时候从四海珍宝买了一串神奇的玉珠。

  晚上。

  吴柳烟与杨活一起坐在四海楼之上,对月浅酌。

  削成月牙状的屋顶,在苍茫的夜色下,看上去还颇具诗意,与天上的明月相映成趣。

  吴柳烟道:“真没想到,生意可以这样做。唉,明天你准备再添点什么?”

  杨活微笑道:“看你的意思甚不满意呀,你还信不过我吗?”

  “也不是,就是觉得太清闲了点,呵呵。”吴柳烟笑道,“你是怕累着我还是怎么,一个顾客都不上门呢。”

  “清闲还不好,你不是说小时候没机会好好读书,想多读书吗,我现在就是给你创造机会呢。”杨活笑道。

  “你当真?我可是要做生意养活自己的,不是要当甩手掌柜。”

  “嘿嘿,开个玩笑。你不要心急,生意会有的。明天给光头怀里添一具琴,怎么样?”

  “呵呵呵,你胆子还真大,敢叫万宝大人光头!对了,万宝大人好像不是琴师吧?”

  “偶尔弹一下又不会死。”杨活对万宝殊无敬意。

  “好吧,看明天他们花多久能找到咱们四海珍宝的标识。”

  两人各饮了一杯,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一时无话,只觉得此时万籁静谧,无限美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