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庆功宴

  其实结婚这事儿,白宗也是猴急猴急的。--

  17岁遇到鲁雅楠,如今已经相处五年了。

  这期间也有挫折、也有风风雨雨,但都‘挺’过来了。

  秦咏梅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也从最初的不喜欢到渐渐接受,并最终满意了。

  眼下,白宗已经二十二周岁了,正好到了结婚的年龄。

  其实,在年初的时候,全家人已经在‘操’办婚事了。

  彩电、冰箱等这些让当下年轻人吭哧瘪肚的大件对白宗来说根本不叫事儿。

  白宗想学港台、日国影视里的那样,把婚礼办的洋气点。

  ‘春’节前,白宗陪白客去趟京都采购了一番后,四月份又陪着鲁雅楠跑了一趟尚海。

  该买的东西也都买的差不多了。

  按照既定的计划,五一劳动节期间,白宗和鲁亚楠举办了婚礼。

  一贯秉承低调原则的白家,这次结婚也没法低调了。

  眼下,不要说‘私’人了,各个单位的轿车也极少。

  所以,结婚接新娘时一般都是拿自行车驮。

  或者干脆步行。

  白宗结婚当然不能这么简朴了。

  眼下,最高档的轿车是刚上市的桑塔纳。

  全县只有两辆,江涛找人把其中一辆借来了。

  大老黑、老阚等人又帮忙从市内借来两辆。

  三辆桑塔纳接新娘,在若干年后是相当寒酸的。

  可在眼下,怎一个风光无限了得。

  三辆黑‘色’桑塔纳从街头驶过时,人们竞相围观,议论纷纷。

  “我的妈呀!三辆大轿子!这是谁家小子结婚啊?”

  “听说是白家的。”

  “这大轿子真漂亮啊,叫啥牌子?”

  “好像叫什么塔的。”

  婚宴在江涛酒楼举行。

  刘清涛两口子率领服务员们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把酒楼装饰的喜气洋洋。

  白客和鲁贵在酒楼‘门’口负责放鞭炮。

  两人嘻嘻哈哈说笑着,转眼间三辆桑塔纳已经驶过来了。

  鞭炮声中,白宗和鲁雅楠走过来。

  白宗穿着从尚海买来的西装,鲁雅楠则穿着洁白的婚纱。

  这婚纱可老贵了,‘花’了5000多块钱。

  不过鲁雅楠很有经济头脑,这件婚纱穿完后,她打算放到照相馆里出租。

  白宗的伴郎则由白宾、秦延军他来充当。

  寡‘妇’则举着照相机充当摄影师。

  白宗结婚,不光有大姨、三舅姆、老舅这些亲戚里道,大老黑、老罗、小倪、吴军、常浩、鞠英伦父‘女’等这些白策、秦咏梅的同事同行;

  甚至远在省城的杨医生、卓玛、关剑都来了。

  还有昔日街坊邻居像老林大大、老蒋、胖叔等人。

  最不能缺的是白宗、白客的那些商业伙伴们。

  像老阚、刘清涛、江涛,还有衬衫厂、商行的那些。

  连淮东亮也从西北赶回来了。

  因为这次婚礼也是庆功会。

  仅仅用了一个半月。

  白客就完成了大西洋的磁带销售任务。

  他指挥业务员们征战东北、华北、西北市场,卖掉了100万盘磁带。

  其中东北50万盘,华北30万盘,西北20万盘。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白客却并急着没有补货。

  他就是要给老梅看看:爷留有余地!

  这一次征战三北市场,白客也更有信心了。

  朱晓琳磁带的畅销,说明北方人也喜欢软妹子。

  像张薇这种兼具北方豪迈和南方温婉的唱法必然还会大受欢迎的。

  趁着白宗结婚,刘清涛、江涛等人都在的当口,白客把刘清涛“要了回来”。

  像刘清涛这种人才,让他屈身在一个小饭店里,实在有点大材小用。

  江涛也早就意识到这点了。

  “咱们涛子应该在大江大河中施展本领,现在被我放到澡盆里来了。”

  其他人听着都哈哈大笑。

  刘清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涛哥言重了,要不是有你和白客兄弟的支持,我这会儿还在车间三班儿倒呢。”

  “不过,咱们现在县城里有两家饭店,市内也有两家,一共有四家饭店了,你有空还得帮着打理打理哦。”

  “没问题。”

  其实,这四家饭店的管理刘清涛已经像后世的连锁店一样,对它们实行规范化经营了。

  甚至都细化到每道菜用多少材料。

  比如每一百盘宫保‘鸡’丁要用多少‘花’生,多少胡萝卜、多少‘鸡’‘肉’,‘鸡’‘肉’丁多大、胡萝卜丁多大等等等等。

  当然,这也是白客‘私’下指点的结果。

  这样细化管理的好处,一是质量有保障,二是成本容易掌握。

  当初,江涛到市内开第一家分店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的。

  虽然没有明说,其实谁都知道他怕被人坑钱。

  有了江涛的规范化管理,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你每个月卖多少流水,卖多少盘宫保‘鸡’丁账目上都一目了然。

  食材金额超标了?

  适当范围内是正常的,过了这个范围就是有问题了,那就赶紧整改。

  听着白客跟江涛、刘清涛他们两个聊着,关剑忍不住说:“涛哥啊,你怎么不把饭店开到咱省城呢?”

  江涛叹口气:“怎么不想呢?可省城比市内还远呢。”

  “远怕啥?有我呢!你要是想到省城开饭店,我帮你找地盘找关系!”

  “好!谢谢兄弟!来!咱们来一口!”

  刘清涛也说:“照我看呢,开酒楼不如直接开个大饭店了。”

  “啥大饭店?”

  “就是楼下吃饭,楼上住宿。”

  “咱个体户干这么大能行吗?”

  关剑说:“别担心,咱们省城眼下对个体户、‘私’营企业已经没有雇佣人数的限制了。”

  江涛撇撇嘴:“那是他们懒得管,哪天他们要是想起来了,该抓一样抓。”

  关剑摇摇头:“不见得。省城马上就要开始企业改制试点了,雇佣多少人已经不算个问题了。”

  白客连忙问:“都试点些啥?你说说看。”

  关于企业改制的问题,白客依稀记得上一世是从1986年全面开始的,但试点应该开始的更早。

  “就是股份制、合同制之类的,反正说是打破铁饭碗。还说将来会允许‘私’人开公司。”

  江涛兴奋地点头:“真的啊!太‘棒’了!那咱就把饭店开成公司!将来一直发展到京都!”

  刘清涛说:“哎,不光发展到京都,还要走向全国各地!”

  关剑也在一旁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哈哈!来!干杯!”

  听大家畅聊着,白客也‘激’情澎湃,恨不能立刻到十八岁,那样他就可以正经八百地开公司,正经八百地当老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