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歪打正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人虽然不能决定自己,但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王大海开始还在为出国不够资格,而与李再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市长一句话定夺下来,德豪公司列入发展第一方阵,王大海与市政府出国考察团随行,王大海除了手心出汗,还有一个感受,人走时气,马走膘。

  出国考察的事终于搞定,这场胜利,来得不容易,王大海更加相信一个老道理,好的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德豪公司突飞猛进的发展,市长的眼光,可能不会在王大海的身上停留,不能怨天尤人,总想着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放屁都砸脚后跟。

  晚上七点三十分,王大海乘坐着市长的小轿车,快到人民公园的时候,市长轻轻地拍拍驾驶员的后背,说:“我们就在这里下。”

  司机不解地回答:“步行还有十分钟的路程。”

  “市里的2号小轿车,谁不知道,如果有人群围住小车,进退两难。”市长谨慎地告诫。

  司机找一个人少的[。

  “不对,上夜校,前方哪有教室。”王大海警惕地追问。

  “露天教室,在人民公园里。”市长回头,看了一眼王大海,笑着答道。

  王大海想象着市长带他到大学或是中学开办的夜校,集中三个月时间,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可是来到公园,他有点大惑不解地问:“公园里黑灯瞎火的,老师怎么能上课?”

  “没有专门的老师,会者为师。教室里老师教出来的英语,死记硬背,只能读,却不能说,也不能听。”市长振振有辞地分析着道理。

  “市长讲的是不是在公园古银杏树下的那一圈新潮人群,我知道,过去经常来这里踢球,听他们在一起叽里咕噜,没有人说中国话。”王大海回想起往日里看到的景象,若有所思地说。

  “那里叫英语之角,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进去的人,必须全部用英语会话,那样才能有一个氛围。”市长饶有兴趣地回答。

  “可我一点英语听说的基础都没有。”王大海失望地停上脚步,犹豫不决,不敢踏入叫英语之角的地方,去了也白搭,像一个聋哑人听正常人说话,即使打一些手势,常常理解的意思,文不对题,大相径庭,让人啼笑皆非。

  “说一句,就多一句沟通交流,比一句不会说要强。提高英语口语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坚持不懈地锻炼,大胆地说,勇敢地说,不怕出错,不怕闹笑话,要坚持说到熟能生巧为止。”市长积极地鼓励,激发王大海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主动性。

  出国的事定下来,可又多出一事,市长要王大海新潮起来,学英语,德豪公司要与外国企业谈起恋爱,争取牵手成功,这次也不是单纯地出国旅游,如果能说上几句日常英语,可以表示出对外企的尊重,更加有利于加深印象。

  由于历史的原因,正规教育长期滞后,人们的求知欲很旺盛,在经济相对贫穷的时代,很难找到途径去满足,年青一代刚获得学习英语,打开世界视野的机会,通过在人民公园里,主动与外国人搭讪与闲谈,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公园里的英语之角,迅速扩大,什么都可以,只关心英语口语说得对与错,水平高与低。王大海现在明白,市长不是第一次来到英语之角,刚才为什么在还有十分钟步行路程的时候,急着下车,一直走过来,可能是不想暴露市长的身份,至于给熟悉的人认出来,另当别论。

  看见市长挤进去,其他人并不知道挤进来的人是市长,都很自觉,停止叽叽喳喳的说话,给新来的人,与老外说话的机会。市长彬彬有礼地谢谢诸位,不怯场,像是跟他的市民问寒问暖一样,鼓足勇气,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通自以为是的英语,老外一直不做声地看着市长,说到后来,市长的声音,越来越洪亮,直到旁边的人都围过来,听着市长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英语演说。

  王大海虽然听不懂,但用羡慕的眼神,站在旁边,欣赏着市长的即兴英语演说,心想,到国外,还要请什么翻译,仅市长一个人就可以对付,省下来的费用,可以让考察团的成员,加一个大餐,在一起喝两杯。

  一番英语演讲结束,市长带着自豪的语气问老外:“怎么样?”

  老外听完市长的问话,愣在那里没有说好,也没有摇头说不好。围住的人群,鸦雀无声,一片沉默,无一人插话,每个人的注意力,可能都集中在老外的口形,观察老外说话的发音与腔调。

  半天没有反应,可不能冷场,市长有很强的现场调控能力,按规定在英语之角,不允许用汉语说话,但市长灵机一动,对着身旁一位英语教师模样的英语爱好者耳畔,小声地用汉语说,你问问老外,我刚才说得怎么样?

  英语爱好者,没说二话,与老外你来我往地交流几句后,却尴尬地迟疑在那里,没有回答市长的问题。

  此时,王大海主动地走上前,靠近英语爱好者,悄悄地问:“老外肯定说,没有一点挑剔。”

  英语爱好者的一席话,让王大海彻底崩溃了,回答一句,市长刚才说的,老外一句也没有听懂。这句话,简直像一把刀子,要杀了王大海,比王大海自己说出的话,心里还要狼狈不堪。

  王大海与英语爱好者的对话,估计市长能听到话音。市长却大智若愚,没有夺路而逃,从此不会在英语之角抛头露面,好在市长并没有暴露身份,只不过当一个普通的英语爱好者而已,在英语之角,每天像这样尴尬的场面,也许不计其数,屡见不鲜。

  英语爱好者虽然不知市长的真实身份,但能看出有官人的一种气宇轩昂,主动给市长圆场说:“你的语感差了,不能死记硬背,单词之间的灼化读不好,重音找不到,听的人感到难以上青天。”

  市长是一个六十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俄语,后改学英语,自认为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没有想到,在英语之角碰了一鼻子灰。他策略地回答英语爱好者:“我可能俄语的发音习惯没有根除。”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细胞,就与英语结不上缘。”英语爱好者感叹学英语的困惑。

  王大海在一旁,忍无可忍,老外故意刁难,夸大其词,即使是哑语,也不可能一句都听不懂。简直对市长抱有敌意,故弄玄虚,他气愤地跺着脚,骂一句:“他妈的就死。”

  听到王大海的粗话,老外并无怒色,反而高兴地向王大海招手。王大海以为老外能懂汉语,知道王大海在恶语伤人,没有理会,横眉冷对,不屑一顾。

  “他说这位先生的语感好,有英语方面的细胞。他妈的就死(tatojuice)西红柿果汁,说得很标准。”英语爱好者立即翻译老外对王大海的赞叹。

  王大海并不领情,没有为市长捞回面子,还被老外调侃,气愤地说了一句土老冒英语,想催促市长赶快离开英语之角,没有想到,老外兴致勃勃,径直向王大海的身边走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