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梦想挑战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财富有时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浪漫和耀眼。朱兆有的国豪公司,有那么大的土地,怎么一点人气都没有呢?王大海通过朋友、该公司的员工、甚至是开出租车的司机口中,了解到公司工厂早已全面停产,门庭冷落,花枯叶败,杂草丛生,令人触目伤怀。不像王大海来之前想象中的,车间马达轰鸣、烟囱浓烟滚滚,员工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王大海想起,朱兆有日记里抄录的,一位参加沙漠里汽车拉力赛选手的感悟: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挑战,顾名思义,必须义无反顾地挑起国豪公司这个头,带领大家在市场的战斗中取胜。他决定先以客户的身份对国豪公司,只身探讨过究竟。

  国豪公司那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现在只剩下了两个人。一个是与朱兆有一般年龄的副总经理,名叫杨民生,另一个是戴着高度近视的老会计顾长贵。在公司日趋窘困的日子,只有他们俩人毫不动摇地坚守着岗位。

  王大海身穿藏~~青色青年装,手提一个公文包走进办公室。杨民生把客人引进落满灰尘的会议室,急忙打扫干净桌椅,泡了一杯茶,端给王大海说:“同志,官司你怎么打都可以,财产也可以封存,但是有一条,就是拿不出钱。”杨副总看了一眼王大海说,“别看着一个这么大的厂子,确实拿不出一个铜子儿。给你泡茶的茶叶还是我个人从家里拿的。”

  “不至于寒酸到这种地步?”王大海心里吃了一惊,曾是一家当地的首富工厂,竟没有招待的茶叶。

  “不满你说,这么多年,本地的外地的大概有五到六家法院,来抄了十几遍,要是有钱还能等到你现在。还有不讲理的,绑走老总要钱,真是把刀架在你脖子上,叫你打电话去搞钱。要是搞不到钱,就往你身上糊屎。那个罪哪是人受的。”杨民生是被以前逼债的人折腾得成惊弓之鸟,生怕这次的来人,又要搞出什么新的花样,他主动介绍公司停产后各类人员的逼债情形,以缓解来人的愤怒情绪。

  “老总呢?”王大海听到老总被绑架,这肯定不是朱兆有,所以追问老总情况。

  “总经理跑反跑到哪?我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董事长被抓坐牢。想想那时企业多风光啊!”杨民生显得无奈地回答王大海的提问。

  “董事长叫什么名字?”王大海进一步追问。

  “朱兆有。在滨江市可是大名:“回到滨江,我请两位喝酒。我盼望着早点得到佳音。最后,还有一件事求援,您一走,我闲得慌,能不能把老会计让给我几天。”

  杨民生激动地与王大海宽厚的大手长时间地握着,高兴地说:“行。他闲着也是闲着,由老会计整天陪你,公司的帐本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工厂的地盘要怎么走就怎么走。可是,老会计对公司以外的事就没办法陪你。”

  王大海哈哈大笑,拍拍杨民生的肩膀说:“杨总,这就很够意思了,非常感谢你周到细致的安排。”

  老会计顾长贵,年龄六十有八,一位身体挺硬朗的长者,是朱兆有在十五年前,国豪公司快速扩张发展时,从市钢铁厂挖过来的会计人才,人看上去木讷,深入接触,性格认真严谨,从有条不紊的帐本可以看出。老会计话虽不多。偶尔的一两句话极富幽默,让王大海记忆深刻,比如谈到朱兆有去坐牢,老会计形象地说,朱兆有是“guafu睡觉,上面没人”,现在的社会,不搞好人际关系,特别是上面的关系,就自己遭罪。

  王大海在与老会计顾长贵的接触中,详细察看了公司的资产情况,他运用自学大学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来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为130%,负债主要是停产后发生的工资等费用。停产前公司回报率曾高达18%,应收帐款只占到年销售收入的2%,没有库存产品,说明停产前公司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也就像杨总自己说的日子过得很红火。到生产车间走了一圈,虽然停产这么长时间,法院贴着封条,但设备还是摆放整齐。

  王大海对顾长贵说:“就你厂目前的状况,我订货的钱不会打水漂。”

  顾长贵说:“只要有一个好挑头的,人定胜天,事在人为。”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