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时不我待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估计也是被吴风满脸严肃的表情给震到了,亲兵们前去找人的效率非常的高,不到半个时辰,陈到、徐庶、周鲂、方庆四人便全数被带到了城守府的大厅之中。

  吴风并没有立即谈及有关国都方面来人的事情,而是先询问了一下各营的编练情况。

  由于三个营的成分各不相同,因此吴风也没有强行规定各营的训练方法,只是让他们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升全军的战斗力为出发点自行编练,除了一营的训练计划吴风详细地看了许多遍,也和陈到交流探讨了不少外,二三营报上来的训练计划吴风都只是粗略地看了两遍,确认没有什么不妥之后便没有再加以多的关注了。

  从三个营的主将那里得到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纷纷表示训练才刚刚起步,要想取得成效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吴风也没有表示太大的失望,毕竟训练确实才刚刚开战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而已,这又不是玩单机战略游戏,手上鼠标唰唰唰点几下技能练出一支百战雄兵来,心急吃不了臭豆腐这点道理吴风还是懂的,毕竟好歹也是军旅接近一年的人了。

  了解了各营的大致情况后,吴风稍稍给他们透了点底,就说是原本的计划有变,在国君的授意下战争可能会比预想支中要提前那么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几名主将显然也是震惊不已的,纷纷追问吴风详细的情况,但都被吴风给压了下去,只是叫他们下去之后适当地修改一下各营训练的计划,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会到来的战争。

  虽然心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想要问,但无奈吴风却始终守口如瓶,多的一个字都不愿意说,几名主将只有带着满心的惴惴不安继续回到大营当中负责训练的事务。

  夜晚,刚过晚饭的时间,城守府内的书房之中。

  许文毕竟也只是一介武夫而已,自然比不上那些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文官,因此这个城守府内虽然设置了这么个书房,但里面的内容嘛却是寒酸的不行。

  基本上整个书房内所有书卷的内容全都是有关于小石城这些年下来周边的各种各样战役的总结,多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此刻,在这个书房内,确实早已经聚集起了四个人影。

  这四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吴风与他手下的三大心腹。

  吴风他们大晚上跟做鬼似得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半夜来欣赏文学作品的,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在这里商量和探讨。

  “叔至,现在没有别人,你给我详细说说一营的新军兄弟这段日子编练的真实情况。”

  各自入座后,吴风没有再多余的废话,直击主题道。

  “回主公,这些天的训练下来,加上主公所定下的奖惩制度,一营的弟兄们训练的成效都很不错,但那只是初步进入正轨,整个一营要想真正形成足够的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见吴风问到自己,陈到不慌不忙,抱拳回答道。

  “时间,我们现在最缺的也是时间啊。”

  听完陈到的汇报,吴风咬着手指头低声嘀咕道,脸上满是苦恼的神色。

  思索了一会儿,吴风又抬起头来,继续问道:“叔至,按照你的预期,距离一营的将士初步形成战斗力,可以带到战场上去用,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听到吴风的问题,这回变成陈到陷入沉默了。

  只见陈到低着头思索了一会儿后,似乎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终于开始回答吴风的问题。

  “主公,如果是让新军初步形成战斗力,可以带到战场上去用的话,最少也要三个月的时间。但是那样练出来的新军战斗力就和上一只新军一样,最多只能算是半成品。末将担心……”

  担心这样一来,几个月的辛苦又会想上一只新军一样,昙花一现之后便迅速地凋零了。

  吴风从陈到的犹豫当中听出了这个味道。

  “是吗……”

  吴风嘟囔了两句,随后转过头看向徐庶,问道:“元直,那你的三营呢?情况如何?”

  见吴风问向了自己,徐庶不慌不忙,拱手回答道:“回主公,三营的将士全都是从河阳郡带来的部队,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础,训练起来并不麻烦,而且由于资源等有限,属下也是按照寻常军队的训练方法进行的训练,因此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磨合,便可以形成初步的战斗力了,带到战场上去也没有问题了。”

  “原来如此,那就好,至少这样一来我们不会显得过于被动。”

  徐庶的回答让吴风松了一口气,徐庶口中的“初步战斗力”按着吴风的理解,至少在战场上正面交战也能够达到一换一甚至一换二三的质量。

  毕竟对于他们文人的说话方式吴风还是比较清楚了,他们这一类的谋士基本上说话都只喜欢说个七八分,剩下两三分作为回旋的余地。

  吴风带过来那两千河阳郡部队本就是已经成型的军队,按道理说根本不需要进行什么磨合训练,直接拉到战场上去也没有问题。但是在徐庶的眼中,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至少现在这只军队的质量还打不到他心目当中“合格军队”的标准,因此他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对这只部队进行一定的调教。

  而方庆的二营吴风没打算多进行过问,吴风当初分营的时候就是按着实力高低来排的,陈到的一营毫无疑问是全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接着便是方庆的二营,最后才是徐庶带着的三营。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一营和三营的大致情况,那儿综合今天下午方庆的话,二营的大致战斗力也就不难分析了。

  吴风相信凭着方庆的本事,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把二营的一千将士带出来了。

  【也就是说,现在最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啊。】

  随后吴风尽可能详细地把今天收到的那封信上所提及的事情对三人讲了一遍,同时也附上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唔……”

  听完吴风的讲述,陈到等三人一时间全都陷入了沉默与思索之中。

  根据吴风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来看,他们小石城的这三千大军最早在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便要向蔡国开进,以策应和掩护岚化郡方向的友军,最迟也绝对不会超过八月。

  也就是说这场原本在吴风的计划中发生在秋季的战争,硬是被国君于霍和准太子于乾给活活地提前到了春夏两季!

  按照最坏的打算来估计的话,留给吴风他们练兵的时间,只有两到三个月了。

  即便是满打满算三个月,能够让陈到勉强把新军给练出来,吴风也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够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便将剩下的两个任务全部做完。

  那两个支线任务的奖励虽然算不上有多么的丰盛,但好歹也是几十套良品甲胄,几十匹良驹啊,装备在一营里,战斗力怎么着也能一下子提升好几个百分点吧?

  于霍这可是给了吴风他们一个大大的难题啊。

  “主公切勿忧心,庶有一策,或可为主公分忧!”

  四人沉思了足足有好几分钟的时间后,徐庶不愧是高级别的谋士,只见他眉头最先舒展开来,随后便对着吴风拱手言道。

  这句话对吴风来说简直就是天籁,后者直接不顾形象地立刻追问道:“哦?!元直有何妙策,快说出来听听!”

  不只是吴风,其余的两人也同时朝着徐庶投以好奇的目光,想看看这个吴风手下的第一谋士究竟有什么妙招可以解决当前的这个问题。

  面对着三人的视线,徐庶没有丝毫地怯场,在心中整理了一下腹稿之后便立刻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其实很简单,主公所忧心的事情,无非就是新军尚未练成战争便已先至,导致到时一营的将士不必要的伤亡过多。是吗?”

  “没错,就是这样。”

  吴风点了点头,同意了徐庶的说法,其余两人也都是一样的态度。

  徐庶接着道:“既然如此,但是战争的时间被国君所强行提前这也是无法更改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只能够在战争开始后的总体战略布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尽可能地保存新军的实力,把这部分不必要的伤亡转嫁到其他的部队上面去!”

  “这…………”

  听完徐庶的建议,吴风愣了一下。

  其实徐庶的这个建议算不上复杂,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原本他们所定下来的大致计划进行一番修改,先让其余的两个营顶上去当炮灰,把蔡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再让新军的一营压上。这样一来新军的伤亡自然就会降低不少了。

  不过这么一来,新军的一营是保护到了,但是也会引起其余两个营将士的敌视。

  你们一营平时训练一个个都牛的跟爷一样,吃的用的全都是最好的,怎么结果现在要打仗了你们他么的却一个个跟龟儿子一样缩在后面了?

  吴风不用想,都知道如果采用这个计划,他和一营的那些将士们会受到怎样的恶意。

  徐庶可能也是觉得这个主意实在是有点馊,所以提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平时建言时的那种自信。

  想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好办法,吴风只好先把徐庶的计划记在心里,权当做一个备案吧。随后便对着众人一一开始下令道:“总而言之现在想再多都没有用。叔至,你继续负责一营的编练,用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快的提升一营将士们的战力。全军一切事项均以一营为先!涉及物资以及装备方面的需求都可以直接找子鱼要,事后找我报备就行。”

  “诺!”

  陈到只好硬着头皮接令道,同时也在心中不断思索着最快速的提升战斗力的方法。

  “元直,你的三营主将位置暂时就放下来吧,把三营交给李建安负责。他本就是河阳郡来的,管理河阳郡的军队想必也不会太难。毕竟是公子乾亲自派过来的,我也有必要给予相应的重视。你就回到城守府,和我一起制定一份新的可行的战略计划。”

  交代完陈到的任务,吴风接着对徐庶下令道。

  “属下遵命!”

  吴风的这个安排并无不妥,虽然还没有过足一军之将的瘾,徐庶也只好拱手接令。

  至于其他的几个方面,比如周鲂的任务之类的,吴风并没有再多做什么安排,按部就班即可。

  整个会议在比较沉闷的情况下就这么结束了,除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改变。

  第二天一早,结束了晨练的吴风便命人将陈到和徐庶两人叫道城守府。

  简单的用过一点早饭之后,吴风便带着两人以及一众亲兵策马出了小石城。

  没人知道吴风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所有人只看到,策马跑在最前面的吴风,双眼一直紧紧地盯着手中的地图在看,似乎想要从中得到一点什么。<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