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无名的烦躁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熊雅芝和吴兴发眼看着小宝从自己的身边地生气跑过去,一脸的无奈。杨玉蓉见后,安慰道:“小孩子家,正是讨人烦的时候,别和他一番见识。”

  熊雅芝呵呵地笑着说道:“我看着孩子脾气有点儿古怪,秋菊要是想把他供养成才……。”

  吴兴发斜着眼看着小宝远去的身影,对着熊雅芝埋怨道:“我当初说不让你把秋菊送人,你就是不听,这以后秋菊的罪还有得受。”

  杨玉蓉在一旁看着熊雅芝两口子的表情,犹豫着说道:“小宝才十三岁,长大了或许会……。”

  素珍:“他平时不这样的,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

  吴兴发:“依我看,这事不是那么简单,还得找一个他家的宗亲,能说话算数的,要不然这事没那么容易。”

  素珍:“宗亲们在家的没几个明白事理的,明白事理的都出去做买卖了。”

  杨玉蓉思索了片刻说:“要不然让村里的过来,帮着拿个主意?”

  熊雅芝:“我看这事没有那么复杂吧,先等着小宝回来,看他怎么说,再定主意,你们看怎么样。”

  素珍着没有回答,杨玉蓉接话道:“这样也是个办法。”

  全屋的人拿定了主意,全心全意地开始忙活着做饭,不再讨论小宝的话题。

  真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桌香碰碰的饭菜便被端上了饭桌,素珍准备好碗筷,张罗着让父母快点用餐,熊雅芝阻止道:“小宝还没有回来,再等一会吧!”

  素珍:“没事,不用管他,他一会就会回来的。”

  吴兴发:“今天特殊,必须得等他回来。”

  素珍坚持让父母先吃饭,杨玉蓉看了看素珍,说道:“你亲爹说的有道理,还是再等一会吧。”

  无奈,全屋的人只得眼看着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坐在桌子旁,耐心地等着小宝回来。

  可等了又等,还是不见小宝踪影,无奈的素珍只得围着村子,到处去找。转了一圈后,仍不见踪迹,只得悻悻地回家。

  坐在饭桌前等待的父亲,见到素珍满脸愁容地走回来,叹口气道:“这孩子,小小年纪,这么有骨气,父母一定也是个好样的。”

  熊雅芝:“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说这风凉话,有骨气怎么啦,这不是明摆着让秋菊受罪嘛!”

  杨玉蓉:“孩子从小让他父母宠坏了,没有教养。”

  素珍:“也不是,小宝平时很听话的。”

  四个人四口种气,看法不一致,只得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再言语,默默地等待着小宝的回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眼看着就要到了下午上学的时间了,还是不见小宝的身影。素珍道:“我看不用等小宝了,我们先吃吧。”

  熊雅芝拿起了筷子,伸手要去夹菜,又犹豫着缩回了手,说道:“还是再等一会吧。”

  杨玉蓉:“我想这孩子一定是不会回来了,马上就要开课了,要是回来吃饭,上学就赶不上了。”

  吴兴发低头揉了揉脸道:“既然这样,我们抓紧时间吃饭,吃完饭后,找找村子里,看看有什么办法。”

  大家拿起筷子开始吃饭,眼看着满桌丰盛的午餐,却谁也没有食欲,只得匆匆地结束饭局。

  简单的收拾后,在杨玉蓉的指引下,吴兴发和熊雅芝找到了村子里的所有有头有脸的人,以及小宝的宗亲,说明了来意后,所有人对素珍父母的义举都十分赞同,并答应给予方方面面的支持。

  得到了村里面和小宝宗亲的赞同,吴兴发和熊雅芝信心满满,在陈家庄等了一夜,专等着小宝回来,等到第二天学校上课,也没等到小宝的身影。

  无奈的吴兴发夫妇站在门口不断地张望,直到学校上课铃声再次响起。

  在素珍的带领下,吴兴发夫妇找到了学校的陈校长。在说明来意后,陈校长对吴兴发夫妇的举动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在陈校长的介绍下,吴兴发夫妇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班主任老师也给予了大力的配合,怎奈小宝死活不肯见面,总是躲得远远的,无奈,素珍只得让父母先回去,以便于给小宝一个缓冲的时间。

  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吴兴发夫妇不断托人劝说,怎奈小宝说什么也不肯去,为了不耽误小宝的学习,素珍只得守着他完成学业,直至初中毕业。小宝的一个远方宗亲得知小宝的情况后,托人把小宝接了过去,才最终使素珍得以如释重负。此时,素珍已经十九岁了,在陈若莲的牵线下,和李广义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家,没有想到,最终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转眼间,陈若莲回道陈家庄已经快半个月的时间了,每天一早起来,她就到村口张望,期盼着志善过来接自己,直到傍晚,也不见志善的身影。陈若莲不禁开始烦躁了起来。

  中午时分,杨玉蓉做好了饭,陈若莲找小月月吃饭用的木质的小饭碗,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不得已只得用普通的饭碗给小月月喂饭。

  早已饿了的小月月见到饭碗,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抢,陈若莲猝不及防,碗被抢得掉到了地上,满满的一碗饭,连同碗中的菜洒落了一地。陈若莲气急不过,拿着手中的筷子,对着小月月的小手狠狠地打了两下,小月月顿时嚎啕大哭。杨玉蓉心疼地抱起了小月月道:“你今天是怎么啦,不就是打碎了一个碗嘛,你这样用力地打孩子,打坏孩子怎么办?”

  陈若莲叫大道:“我就是要把她打坏,省得她再折腾人。”

  叫声很大,吓得小月月直往杨玉蓉的怀里钻。

  “这人怎么变成这样呢!”杨玉蓉抱着小月月,毫不留情地埋怨,一边哄着小月月,一边向屋外走去。

  看着母亲和小月月走开,听着小月月还在屋外哇哇大哭,陈若莲感到很后悔,可是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今天这是怎么啦”?陈若莲很自责。

  屋外,太阳正紧,杨玉蓉不忍心小月月在太阳下暴晒,说道:“月月,我们去二舅家好吗?”

  “我不去二舅家,我要妈妈。”小月月哭喊着,伸着身子,拼命地向屋内使劲。

  陈若莲听到后,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走出门外,接过了小月月,心疼地哄了起来。在一旁的杨玉蓉看了,伤心地抹了抹眼泪道:“以后不要这样,会吓着孩子的。”

  吃完午饭,小月月迷迷糊糊地要睡觉,杨玉蓉道:“现在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你就哄孩子睡一会吧。”

  陈若连搂着小月月,午睡去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小月月梦中一个惊叫,把陈若莲从梦中惊醒。看着小月月睡梦中惊悚的样子,再看看她那稚嫩的小手上一道红红的筷子印,陈若莲再次后悔起自己的一时冲动,再也睡不着了。抬头看看窗外,太阳已经不再像先前一样炙热了,她起身向屋外走去。母亲杨玉蓉看到陈若莲起来,问道:“天还这么热,再多睡一会吧,反正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

  陈若莲回道:“天天睡,浑身都快散架了,我想出去转转。”

  杨玉蓉抬头看了看陈若莲说:“想出去转转就去吧,孩子醒了有我。”

  陈若莲抬起了脚步,无心地向村外的田间走去。

  刚入秋的田野虽然还有一点炎热,但相对于盛夏,还是清凉了许多。田野里,新栽的禾苗已经抽出了新绿,嫣然像羽翼丰满的小鸟,在秋风中尽情地摇摆,送来一阵清新的气息。陈若莲迎着风吹来的方向,深深地允吸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并信步向田野更深处走去。

  在田间的沟壑旁,有一条小溪,正在叮当地流淌着水,水流间,不时有小鱼不断地怕打着溪水,发出啪啪的声响。陈若莲好奇地蹲下身子,只见在小溪间,几条手指长短的小金鱼正迎着流水兴奋地戏着水,旁边还有几条小泥鳅也凑热闹似的赶了过来,紧着摇着尾巴,努力地逆流而上,煞是喜人。素珍伸出手要去抓小泥鳅,可是小泥鳅却一个跳跃,逃出了自己的手心。“要是志善在就好了,他鬼主意最多,一定能够想办法把它们抓到”。想到此,她不禁一阵伤感,叹了口气,接着向前走。

  不知不觉间,陈若莲来到了自己家的天地间,禾苗长势喜人,只是中间的杂草也跟禾苗一起疯长,陈若莲脱下了鞋子,卷起裤脚,向田间走去。

  本想一会儿工夫拔完杂草,可拔到中间,杂草越发多了起来,陈若莲不觉越来越累,不得不直了直腰,歇息一会,环顾田野四周,只见整个田野里只有零星的几个人,不觉有点孤单。

  要是志善在就好了,记得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块田地,也是在田地间拔草,那是志善是第一次来到自己家,两个人散步了好一阵子,无意间散步到这块田间,看到田里有杂草,便下地一起拔草。<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