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虎落平阳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朝堂上的争辩渐渐平息,各位大臣似乎已经把一整天的精力都花光,开始重新积攒精力,好为下一轮的辩论做好准备。可惜朱棣似乎厌烦了各大臣犹如菜市场里吵闹的争辩,轻咳一声,沉言道。

  “出兵鞑靼之事各位卿家既然无法统一意见,那么就留待后日再议,目前各位卿家还是讨论一下,朕登基之事为好。还有前朝那些昏臣,尤其是方孝孺等人需如何安排为好。”

  朱棣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变得落针可闻,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人站出来回应一声。方孝孺和朱棣之间的关系,众大臣自然心里明白,要是没有做好赴死的准备,那么最好就是不要乱开口。

  可朝堂之上还是有不怕死的人,这个人便是姚广孝,老和尚步出站列,躬身行礼言道:“吾皇英明神武,如今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吾皇又连施仁政,盛世来临已指日可待。方孝孺虽身在牢狱之中,确不失一代大儒风范,读书的种子不可断。吾皇仁慈,何不赐予他一闲职,为我皇教育人才。”

  姚广孝所说之事必然是事先和朱棣商量好了,不然朝堂之上他断然不会如此开口。果然,朱棣闻言后微微颌首言道:“姚卿家所言有理,朕准了!另外,关于成立东厂一事,由李兴你担任提督一职,今天起便开始抓紧实施,不得延误。”

  “奴才领旨!”李兴跪拜于朱棣身侧,尖声回应。脸上一丝得意的神色一闪而过。

  早朝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朱棣登基时日自然需要找个好日子,各大臣也需要为此去忙碌。而今天收获最大莫过于李兴了,为人一向低调的他此刻也不能免俗,在一片贺喜声中离去。

  唐明在睡梦中被吵醒,睡不到两个小时的他道:“李公公的好意纪某心领了,要务缠身不便久留,告辞!”

  也不等李兴回话,纪纲一掉马头,带着几个手下扬尘而去。李兴眯眼望着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模糊身影,嘿嘿言道:“唐侯爷果然乃真豪杰,只可惜站错了队列,像纪纲此等日头西下之人,真的不值得你相助。杂家今天刚受皇上任命,荣升东厂提督一职,侯爷乃是皇上看重之人,又是姚少师的弟子,不知可有意靠向杂家这边,免得以后有了什么矛盾,大家面子上过不去。”

  “哼哼……。”

  唐明冷哼两声,断然拒绝道:“公公好意唐某人心领了,只可惜背叛义父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我唐某人还做不出来。再说唐某不日便要启程回海外的封地,想想应该不会坏了李公公什么事情,李公公更无需把小子放在心上。”

  “侯爷果然是明白人,如此甚好,告辞!”连客套一下都懒得,李兴一夹马肚,带着一众手下,扬起满地的灰尘直接出城。

  纪纲的老婆和两个儿子,满眼仇恨的望着李兴的背影,想他纪家何时被人如此打脸过。要是以前有人敢当面这样无礼,准让他们活不过明天。今日不同往日,正如纪纲所言,虎落平阳被犬欺,唯有忍耐了。

  好在刚才李兴挑衅的时候,唐明决然拒绝令他们内心备受温暖。如今这样的世道,还有唐明这样不畏强权,肯帮助他们,这份情谊实属珍贵。纪夫人不等唐明转身,便拉着两个还在弱冠之年的儿子,当街跪下谢恩。

  此番做法,自然令唐明顿时手足无措,一翻好言劝说之后,才让纪夫人和其两个儿子起身。

  日已高升,城门口进出的百姓已经越聚越多,唐明才耽误了这一会,附近便围了不少人,全都好奇的往他们这里张望。不敢在此继续停留,送纪夫人及其两个儿子坐上打着郑府标志的马车,一行人急匆匆的离开了南城门,往郑府而去。

  坊市和街道上已经恢复了往常的繁华,人来人往的通行并不是很方便,好在郑府在南京的口碑还不错。沿街的百姓见到郑府的马车都会自行避让,行已注目礼。<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