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将潘凤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宁和君子打十架,不和小人吵一回。

  自黄远命典韦将那晋阳王家的少爷王琮扔出童宅起,王琮就将黄远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吃其肉饮其血。

  “我王琮何时遭人如此对待!”王琮恨恨的想,那黄远几次三番的找自己麻烦,先是为那个鄙夫交清了酒钱,使他扬名的计划被打破,其次在童渊面前如此羞辱自己!

  “鄙夫!我王琮不报此仇誓不为人!”王琮眼中蹦出仇恨的火焰,像这种偏激狭隘的小人,永远只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为了衬托自己的才会存在的蝼蚁。

  一直以来,晋阳王家就是世家大族,嫡出子弟一直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甚至连王家的下人对外人都是侧眼视之。

  王琮作为王家这一代最杰出的子弟早有贤名,一向心高气傲,只是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子弟,身上镀的那层金有几成是真才实学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这样的敌人,一旦惹下了,往往就是不死不休。

  王琮那贴身仆人一肚子坏水,见王琮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又上去出谋划策道“少爷,与那等鄙夫生气不值得,王五已经打听出,这伙人只是暂住在童宅,我们不妨埋伏些人手,等那鄙夫外出时”

  王琮没好气的看了王五一眼,对手下的忠心很满意,刚要同意,转念一想知道他们要住多久,若是一两个月,本少爷可没那些时间浪费在这些鄙夫身上!”

  王五一脸谄笑道“小仆已经打听好了,这伙人急着要北上幽州,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已经住了小十天了,想来应该快了!”

  王琮很满意仆人考虑的如此周到,点了点头,突然小腿有些抽疼,他一咧嘴道“找些人,那几个人点子挺硬,不好收拾,多找点人,对了,二叔前两天不是招到位猛将吗,手中那大斧份量不轻,是个能打的主,把他给我借来,少爷要找回场子!”

  王琮眼中寒光一闪而过,一丝杀意笼罩在脸上,平生第一个让他出丑的人,不除掉怎么行!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遭人记恨的黄远正在和童渊参研那张狼皮。

  童渊虽然怕耽误黄远的天赋而不收其为徒,可是对这位以子侄相称的后辈十分喜爱,天天找他参研地煞戟法,童渊浸道已久,对于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旁人梦寐以求的见解,童渊毫无保留的传授于黄远。

  黄远心中明白,虽然二人没有师徒之名,确有师徒之实。黄远能感受到这位豪爽的老者对自己的那种喜爱,是一种期待青出于蓝的特殊情感,黄远对于这位毫无保留的长者充满了崇敬和爱戴。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黄远决心为童渊寻觅一位合适的弟子,如果没有记错,赵云就是童叔父的关门弟子,黄远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赵云,不为别的,只为那老人终ri里对自己的教诲和厚爱。

  得到地煞戟法的这几远几乎天天都是和童渊在演武场里度过的,由于这位宗师老人整ri陪自己钻研戟法,黄远每天进步神速,现在黄远从一个使戟的门外汉到戟法小成。

  其中原因不光是黄远的天赋比常人要高,与童渊的倾囊传授不无关系。

  先前典韦和黄远打一百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二百合可以胜黄远。

  自从黄远学会地煞戟法,改枪用戟后典韦和黄远比试时就感觉自己陷入泥潭一般,自己的铁戟挥动越来越沉重,自己和黄远杀到百余合就会气喘吁吁,反倒是黄远越杀越勇,隐隐超过典韦一截。

  那沉重的大戟若不是黄远知道运戟之法又修习了五禽戏打熬了气力只怕旁人舞起来都费劲!

  典韦臂力极佳,舞着有龙纹浮纹的神鬼方天戟也感觉吃力,须知两手挥两只四十斤的短戟和两手挥舞九十多斤的长戟是很不同的,力臂的长短,长戟有时也要单臂挥,因此对力量的要求更大些。

  十天,和童渊修习了十天地煞戟法,黄远感觉自己整个人上升了一个层次,单纯的地煞戟法本不会提高这么多,但童渊的倾囊传授让自己从一个只靠蛮力粗通武学的孩童过渡到了一个技力兼备的少年武将,尤其是童渊将自己游历的见闻,见识过的功夫,优缺点等等统统传授给这个子侄后辈。

  这种待遇,连身为童渊弟子的太史慈也未曾拥有,黄远学完整部戟法后,对童渊屈膝下跪,磕头行弟子礼,这位老人的教诲是毫无保留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黄远就是童渊的关门弟子!

  咣咣咣,三个头下去,声声清晰,这是一位弟子后辈对授业恩师的感激与回报,这一次,童渊出奇没有阻拦,而是满含着泪坦然着接受了心中关门弟子的谢礼。

  翌远向童渊和蔡邕辞行,北上幽州的行程继续开始。

  离开童宅时,蔡邕和一群人来送行,却没有童渊。

  蔡邕偷偷告诉黄远,自己那位以豪侠闻名的好友在家如同送子从军的慈母一般双眼通红,故而没有出来送行。

  黄远的眼眶里水迹打转,自己与这位长者的情谊远不是这十天所能衡量的,彼此的情感,又岂能对外人道哉,黄远告别蔡邕,看了那童宅一眼一言不发,扬鞭打马转身离去。

  周围人没有注意,蔡邕却分明见到,转身而去的黄远脸上分明有泪水撒下。

  叹了口气,蔡邕带着众人回到童宅。

  那位随蔡邕自洛阳而来的童子看着黄远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低着头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香气充盈,有琴于桌上,观那房间分明是见女孩子的闺房。

  冀州的官道比青州宽些,离开童宅的众人都有些闷闷不乐,一行二十一人没有人开口说话,连一向大咧咧活跃的老典也没有发牢sāo。

  汉末时期,由于交通不便戍边兵役,山贼土匪劫掠杀人,所以有时行远门的人也许再也不会归来,这次离开童宅北行幽州贩马,说实话,很多人没有想过能否再回来。

  黄远一行人离开童宅大概有个十余里,官道插过一片茂密的森林。

  黄远等人没有迟疑,打马而过,林间微风打在脸上,舒服,黄远却没有享受这美好感觉的心情。

  官道上出现一堆石头,截住众人的去路,石头后面有百余人,手中抄着兵器,身上穿着铠甲,个个面sè不善。

  石头前还坐有一个人,生得魁梧壮硕,枯黄sè皮肤,阔口大眼,络腮大胡子,眉宇间一股子戾气,肩上扛着一柄长柄开山大斧,为他增添几分凶气。

  这个人见有人前来,从石头上站起,约有七尺八寸身高,遒劲的肌肉不停地颤动,那人大声道“来者何人?”

  黄远心情不佳,不想节外生枝,沉声道“青州黄远,从此借道。你是何人?”

  那大汉听到黄远自报家门,哈哈大笑,“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老子还以为你不来了哪!算你倒霉,惹怒了少爷,白送上记住老子的名号,老子叫潘凤!”

  那大汉就是上将潘凤!

  河北自古以来就是百战之地,产生的猛将数量极多,除了颜文张高四大庭柱之外,还有许多武力超群的将领,这潘凤,就是在河北大地上响当当的一位人物,擅使一柄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

  黄远听潘凤语气,似乎早就知道自己会来,是特地来找自己麻烦的,自己最近也就和那王琮结过梁子,黄远那是什么任人欺凌之辈,当即大怒,喝到“无名之辈,也敢通名!”

  潘凤大怒,一挥手,藏在石堆后面的百余人窜了出来。

  有人为潘凤牵来坐骑,一匹青骢马,这也是匹宝马,是王琮的二叔王匡为招揽潘凤而特意赠送的。

  潘凤打马上前,舞着大斧杀向黄远。

  黄远这边,太史慈一夹马腹,挥舞点钢枪迎了上去。

  钢枪大斧战在一起,太史慈枪法高超,朵朵枪花不离咽喉,潘凤了得,盘盘斧影只劈面门,一个凌厉疾速,一个势大威猛。

  不一会,两人战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看恼了心情不爽的黄远。

  “二哥回来!看黄远斩他!”黄远大喝一声。

  太史慈与那潘凤斗得不分胜负,听见黄远的喊声,知道他心情不佳,便舍了潘凤拨马回去。

  潘凤见太史慈枪法高超,也不赶他,看着回撤的太史慈大笑道“小子枪法不错,可是想赢爷爷还是早了些,哪个再来受死!”

  嚣张气焰可见一斑!

  太史慈回到本阵,黄远拨马而出。

  潘凤见那伙人中那个自称黄远的人出阵,不由看去。

  黄远生的相貌俊朗,身材壮硕,胯下一匹纯白的大宛宝马雪里飞,手中一杆刻有龙纹浮雕的黝黑画戟,神鬼方天戟,整个人威风凛凛气势出众。

  潘凤见黄远这般出众,心中的轻视收起了几分,一催胯下青骢马,挥斧向前。

  大斧对上方天戟,两个重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沉闷的声音。

  黄远见太史慈一时半会也拿他不下,知道他武艺出众,因此上来便用上全力,神鬼戟向下砍去,潘凤大斧忙上举封住画戟的攻击。

  潘凤只觉胳膊一麻,手上虎口崩裂,拿斧不稳,哐当一声,大斧坠地。

  黄远胳膊一抬,散发寒光的方天戟架在潘凤脖子上,“你输了,想活还是死?!”<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