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升迁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上回说到李肃李严陵在军议厅中对吕布施以唇枪舌剑,令很多人在心中腹诽。沙场征战,一言简之便是一个勇字,从小兵做起,便要有一股永不服输的意志。面对强敌,面对生死,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惨况,都不能丧失拔剑而起的斗志。吕布的武勇,人所共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自恃武勇的猛将们就对其甘拜下风,在没有生死相见的争杀之前,谁也不会对吕布真正敬服。所以李肃说吕布勇武天纵可以,但说起望尘莫及就有些过了。此言传出,不知多少人要对吕布暗自不服,说不得还要有人上门挑战,吕布自此之后要不堪其扰了。后面李肃又有吕布勇武之语,但提的更多的却是吕布初入军营之事,牢牢抓住吕布没有经验,不识战策的弱点,言语中又暗暗有讥刺吕布出身边地,不识文字、不通人情的意思。端的是毒辣之极,偏偏是让人没的反驳。不愧为雁门远近闻名的毒蛇之士。

  李肃李严陵此言一出,左边草根派众人都一番讷讷之色,却是有话说不出来,李肃句句钉在吕布的弱点上,便是众人想为吕布摇旗呐喊一番也没甚么言语,一时大厅中静了下来,双方都在绞尽脑汁的苦想。

  草根派众将都是没有什么根基,从小兵一步步打上来的,于兵书战策一类十有多是不甚了了。也有许多人恰恰是因为大字不识,看不懂军书条令才不得升迁,甚为可惜。李肃李严陵此番话语固是只针对吕布,却实实是犯了众人的忌讳,只是话一出口也难以收回,李肃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对命他出口的张基已是暗怀怨愤,但马邑张家眼前在雁门如日中天,根基远强于李家,在雁门汉军之内李肃也是只能靠拢张基才能仕途通畅,他又有什么资本对张基心怀怨望。

  正是气氛诡异之时,一声清亮嗓音响起:“严陵兄果真谦谦君子!信极为叹服!”

  众人闻声看去,却是下手刚才一直默默无闻的王信站起身来。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戏谑,斜眼看着李肃。

  一看到王信站了出来,大厅中顿时有一半人心中放下心思,另有一些人却格外的担心了起来,更有不少人心中颇有些促挟之意,收起情怀正心端坐,仿佛看戏一样。说起来王信也是晋阳王家的后起之秀,虽然在晋阳时还未有很多出众之事,但一被王复带到雁门军中,就立刻显出并州大族子弟的教养不凡来。李肃这等口才便给之人一遇到王信便像是遇到了天生的对头一般,处处为王信所克。两人之间的舌辩近年来为雁门军中添了不少趣事。当此时王信出头,众人立即意识到,后面必然又是一番精彩舌战,必不负厅中各位观众。

  果然,接下来王信继续言道:“十几日前,斥候营在关外遇险,吕屯长遣人告急,我等在议事厅中商议出关溺战之事,当时严陵兄身怀悲悯之心,苦口婆心劝王太守不好出关浪战,毕竟近十年来我雁门军从未有过出关野战的胜绩,于斯时我便感叹严陵兄果然有佛陀心肠,处处为我雁门军将士性命着想,确是比起那一昧出关求胜的蛮横之辈稳妥的多,严陵兄此等行事恰如佛陀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大有上古贤人风范。吾家中也有妻女,捎待后定然令其上门讨教。”

  王信此言没出大家所料,也是暗藏讥讽。恰恰是李肃这样平时心思百结之人最是忌讳的。前日大军出关明明是大胜的战绩,而李肃阻挡这次出战不管是否对错,在大胜战绩的结果后都变成无理和不明了。后面又说李肃如佛陀般割肉饲鹰,那佛陀是外邦浮屠教的神坻,被乡间野民迷信,深为文人士子所轻,况且作为儒生士子本应子不语怪力乱神,李肃被如此形容自是王信讥笑他本心不坚,假充仁厚,再后来说让妻女上门求教就更是裸的蔑视,说李肃只配和妇人论道,妄称男儿了。

  这番话说出来,顿时不少人心里窃笑,这听懂的人倒是右边的世家子弟多一些。毕竟草根派的的老粗们整日里也只会打闹戏耍,这些弯弯绕的文字功夫却是远远不及的。只觉得王信这话语里倒像是在夸赞李肃一般,深为迷惑,待看到李肃、张基诸人脸色变得铁青,右边众人也纷纷低头不言才知道这却是在辩驳李肃,只从对面得表情可以看来王信这言语确实把李肃伤的不轻,气的嘴唇抖索都说不出话来了。少不得在心中为王信赞上一赞:这王信果真了得。

  待得厅内静了一会儿,眼看李肃已不在出头说话,其他人也不起身反驳,自取其辱。王信又施施然长身一辑,抬头续道:“王雁门举荐吕布吕奉先为斥候曲军侯,信虽然身在其位,却也极为赞同,当日斥候曲大半出关查探,遭遇鲜卑军撒开的大量游骑,大小历经数十战,方才取得军情,正欲回军时却闻得高家堡被胡儿攻陷。诸位,雁门高家虽不算的什么大家,只是一介商贾,但在我雁门也是兢兢业业百十年,我汉军北狩之时尽心竭力,也曾多次敬献骏马粮草,一家人筚路蓝缕,好不容易才攒的这份家业。这次胡骑南下如天降霹雳,顷刻间家覆人亡,几近与族灭。这等时刻我汉军不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更待何时?侯成侯队率为卫护我汉家与十倍之敌接战,整队几乎全灭,侯队率身负重伤,至今仍然不能下榻。吕布吕奉先危难之际毅然出兵,连番大战皆是以寡敌众,救了候队率和高家堡几人。万军中两度奋勇,先后击杀敌酋慕容复,慕容霸,把敌酋白石吓的抱头鼠窜。从而威震敌胆,一人冲阵,惊退近千胡骑。这等武勇胆略,古往今来又有谁人可以做到。诸位可听过其他人有此等事迹么,不瞒诸位,我初时听到此事是便是不信,若不是吕奉先在敌阵中救得的那八个残卒活的下来,有谁会相信此等荒谬之事。这样的奇迹,莫说卫青霍去病,便是项籍复生,也是差相仿佛。”

  “吕奉先这样行事,或有人说是鲁莽,可是信却觉得是大勇大智。须知我雁门汉军已经近十年没有出关了。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当年田宴田雁门于关外大败,失了锐气。这些年我汉军卧薪尝胆,士卒也都精炼,兵甲皆齐备。可是还是不敢出关,是否我雁门汉军已经不敢与鲜卑野战了,当年一汉当五胡的雄心壮志、冲天豪气都丢了不成,若总是凭这高山峻岭,雄关险途制胜,我汉军还能称得上是制霸天下的煌煌天朝吗?这世间哪有在家门口守出来的强悍?若继续这样下去,总有一日,我汉军士卒会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勇烈,沦为守户之犬,再也谈不上北上平胡,到那时我汉军就真的完了。眼下朝政艰难,四处边患肆虐,信以为正是我辈奋祖先之余烈,任勇求存之时。吕奉先阵前所为,正是大快我心,信不求如奉先兄一般勇武,却愿避位让贤,便是做奉先麾下一小卒,也可伸我勇烈,壮我汉家声威!”

  王信言辞激烈,在军议厅中慷慨而谈。一时间引得众人不由得深思。

  良久,眭固眭元进发出一声长笑,赞道:“好王信,好吕奉先!”

  厅内其余人没言语,却也都是神情激烈,显然王信一番言语正是说到了厅中诸位将校的心里。这时节,正是汉家子弟慷慨勇烈的时代,怯于内斗,勇于外战。每次边塞吃紧,不知有多少良家子自备武器,骑着骏马,从内地千里迢迢赶向边地,舍生赴死,求一边塞扬名的机会:“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洛阳云台阁上,名垂千古的名将们激励着这些汉家羽林前仆后继的去追寻一战成名、光宗耀祖的成功,即使很多人倒在这条道路上,也九死无悔。这大汉朝数百年的煌煌声威,正是凝聚着这无数无名或有名的英雄们的不死英魂,才这样显耀夺目、熠熠生辉。

  在雁门虽然世家和草根们互相内斗的惊心动魄,但在大是大非上,却没有人会真正的看差走错,这一个“汉”字毋庸置疑就是所有人真正的核心和信仰。这时的汉家,在精神上是无敌的。

  王复在主位上扶着吕布的肩膀,高声道:“不错,正是如此!”

  王复扭身看着吕布:“奉先,说句心里话。我并不看重你的武艺绝伦,你也没有什么文采风骚,你身上最让我器重的恰是这种在沙场上虽千万人而吾独往矣的精神,这是我汉家传承百年的勇烈,也是我真正看重乃至钦佩的品质,当年吾师元礼公有这种品质,所以他才是天下楷模,至今仍有无数人追思,我希望你也能凭着这种精神,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王复又起身决意到:“奉先的升迁我意下已决!先任斥候曲假军侯,稍后就请元进兄同我一同上表,提请尚书台下达正式的任命文书!”

  眭训眭元进起身应道:“王雁门提携英雄,眭某自当从命!”

  张基看到大势已定,王复意态坚决,不由有些许后悔。忙起身道:“既是元清公如此决定,吾也愿同上附表!”

  到如此,王复方才微微颔首,抚须微笑,大势尽在掌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