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一个百万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北国的牛皮比牛好卖,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还是跟国内的经济政策有关。最近几年,国内市场对皮革制品的需求急剧上升,一张牛皮卖给一道贩子,都得四五百块。

  市场需求旺盛,牛皮自然成了倒爷们的最爱。

  北国物价低廉,皮子拿到国内转手一卖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皮子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与之相反的,因为国内禁止活畜通关,北国的牛羊却并不好卖,所以巴图才敢拍着胸膛保证,要多少牛都没问题,怎么把牛羊卖出去,的确是牧民们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

  作为牧业大国,北国的牛羊产量实在太高,可以说是产能严重过剩。

  卖不出去是有原因的,便宜也是有原因的。

  林海算了算,这里一张牛皮十几块,拿回去至少四五百,利润高的吓人,简直和抢钱没啥区别,问林河:“这里牛皮这么便宜,我们要不要收些牛皮回去卖?”

  林河摇摇头:“牛皮不好收,量大的话也带不回去。”

  林海犹豫了一会,道:“那你给我买几张,我回去卖点钱!”

  林河怔了下,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林铎和杨学鹏,两人也是眼睛发光,心里可就寻思开了,独食难肥,为了长久计,让三人多赚点很有必要,考虑了下,道:“这样吧,牛皮我来收,钱我也出了,带回去你们卖掉,卖的钱给我交一半,剩下的归你们。”

  三人连声答应,笑的嘴都快歪了,哪敢有意见。

  牛皮在国内很抢手,卖给二道贩子至少都四五块,好点的甚至七八百。多了不说,一人带十张牛皮还是可以的,就算要给林河交一半,至少也能挣两千块。

  两千块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牛皮可没活牛好收,林河转悠了三天,才收了不到十张牛皮。

  关键是牧民没多少存货,早就被贩子收了个七七八八。

  跟巴图提了下,巴图比想象中爽快,答应送林河三十张牛皮。

  几十张牛皮而已,林河不好收,对他这地头蛇来说也算个事?

  在额济勒小镇等待的这几天,巴图每天都会带着人赶牛过来,有时候几十头,有时候十几头,都是挑出来的大块头公牛,小的一头都没有。

  小镇边上有一块用木栅栏围起来的草场,巴图赶回来的牛都放在这里。

  一个星期后,木栅栏里的牛已经超过了四百头。

  林河见差不多了,赶紧叫停,这几次他也一直在看,巴图找的牛不错,除了有病的全都能要,再多了他钱不够啊,而且赶回去没法喂,一天就要嚼掉不知道多少钱。

  四百多头牛筛了一遍,最后选了323头。

  有53头牛明显不是一个品种,块头在了不少,都快赶上十几年后育肥了好几年,活称一吨的西门塔尔牛了,明显不是放养的,这牛巴图要十万。

  林河痛快地答应了,告诉巴图:“这牛不错,以后尽量找这种牛,有多少要多少,你要是能找上几百头这种牛,一头牛我给你十二万都行。”

  巴图说:“这牛要喂料,光放不成,我们这养的不多,能卖的我都赶来了。”

  林河有些遗憾,这么好的发财机会真是可惜了。

  这么大个的牛,至少也有一千六百斤,杀肉的话就更恐怖了,就算保守计算,杀上七百斤肉应该问题不大,拉回去卖的话,至少也能卖六千,挣的更多。

  巴图送了三十张牛皮,林海三人把牛皮卷起来捆好绑在马上。

  这次没送羊,林河也没要,过年杀了三只,家里还有四只呢。

  还是老规矩,巴图带了五个人,把牛群赶到边防附近。

  顺利交割完,巴图笑的眼睛都快没了。

  林河告诉他:“你抓紧去找牛,下次不用等我,牛找好后算好日子直接赶到这来,半个月后我直接来这里和你交接,再给我带上三十张牛皮,下次不白要你的。”

  巴图一个劲点头:“没问题,三十张牛皮没几个钱,我送你。”

  林河交待了几句,才赶着牛群去了边防站,不想过境的时候遇到点问题。

  北国边防的兵头看着不远处的牛群,问林河:“这次收了多少头牛啊?”

  林河说:“三百头。”

  兵头说:“挣了不少钱吧?”

  林河赔笑说:“就挣个吃饭钱,挣不了多少。”

  兵头就有些不高兴:“我们这牛便宜,听说你们那边牛贵,别给我装,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那边的情况啊!听说老虎山那边也有人赶牛,一头牛抽一万过路费呢!”

  林河苦着脸:“真没挣多少钱,一头牛一万太多了。”

  心里却骂娘,这狗日的也太黑了吧,上次来给了几万块就高高兴兴的,这次竟然想狮子大开口,一头牛抽一万,妈的,咋不去抢钱呢!

  兵头冷哼道:“这就没办法了啊,弟兄们也要吃饭养家呢!”

  林河没办法,磨了半天嘴皮子,见不交不行,只能咬着牙交了三百万过路费。

  虽然有点多,但相比自己获得的收益,也就不算什么了。

  三百万图币而已,换成人民币也才一万块。

  而且在黑市上人民币换图币,汇率比银行更高,三百万图币还不到一万人民币。

  这次三百多头牛,拉回去卖掉怎么也有一百万,百分之一的过路费不多。

  这次没在老地方装车,为防万一,林河换了个地方装牛。

  把牛拉回家,牛圈已经封林河老爹也在矿山给人打工,这小子初中才毕业,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收牛。

  如果是一百牛头,也就三十四万,他还不至于多想。

  但几百头牛可得上百万,就由不得他不好奇了。

  林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打开圈门说:“牛都在这里了,自己看吧,要哪头!”

  郑凯明面露沉思,也没再追问,跟着进了牛圈。<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