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寿堂风波(四)

  此时宋远桥徐徐行了出来,他环视场中群雄良久,叹了口气道:“各位,今日前来为恩师他老人家祝寿,敝派自是感激不尽,若是另有他事,五师弟早已遍传整个江湖的同道好友,三月

  之后的黄鹤楼,武当七兄弟宴请各路英雄,届时将谢逊之事向各位作个交待,是以今日,祝寿之外的事还是不提也罢!”言下之意自是:若是有不开眼的,就别怪我武当派不给面子了。()这个

  老好人终于也发了一次威。

  这时忽闻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武当派好大的口气,莫非宋大侠认为张真人和武当七侠已经够强,像我们四大派合力也不是敌手么?”

  莫声谷性急,喝道:“是谁装神弄鬼故作玄虚?有胆子站出来说话!”

  那人也是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被莫声谷这么一喝,架不住面子,分开众人,径直走到了莫声谷面前,却是崆峒派五老中的老四常敬之。

  常敬之虽在五老中排行第四,但心性狠辣,功夫也只在二哥宗维侠之下,余下几老,俱非其敌手。听唐文亮把张翠山的功夫说得神乎其神,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下却是极为不服,

  他也知道武当派的实力雄厚,远在崆峒派之上,今见武当七侠口出狂言,心有不服,却又恐崆峒派孤掌难鸣,想联合其他各派共谋(屠龙刀),打杀一下武当派的嚣张气焰。

  果然,不服气的大有人在。昆仑派掌门在领会了妻子班淑娴的眼神之后,站起身来,对宋远桥道:“昆仑派地处西域偏远之地,中原之行也颇费周折,何某如今已经是年近半百,却也经

  不起这等折腾了。宋大侠,三月后在黄鹤楼是说,今天在这里也是说,又何必多费周折,多此一举呢?”

  他是一派掌门,身份高贵,登时把宋远桥给问得哑口无言。这时一旁的俞莲舟忽然冷冷地道:“昆仑派地处西域,那岂不是和明教比邻而居?何掌门你打听消息何不去明教,还舍近求远

  ,不辞劳苦来武当山何为?”他抓住了何太冲的话把,又反击了回去。

  何太冲本不欲跟武当派闹僵,可惧内的他对老婆兼师姐的话又不敢不听,闻言一怔,却惹恼了何太冲身边的班淑娴。

  班淑娴的武功不弱,和丈夫何太冲在伯仲之间,二十余年间他夫妇二人一心,把众多的昆仑掌门竟争者一一击败,助其夫上位。由此也养成了她目空一切、受不得半分委屈的性格,她见

  俞莲舟说话带刺,心里再也忍不住,霍地一声跳将起来,指着俞莲舟道:“姓俞的,别以为武当派是天下第一,我班淑娴还没把你们放在眼里!”

  她话一出口,立生悔意。切莫说七侠个个身手一流,甚至其中几人还是超一流和更高境界的高手,七人身后的张真人那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武林宗师呀!她这么一下是痛快了,就等于把

  昆仑派置于风口浪尖。和武当派摆在了相对的立场。何太冲在一旁早就悔青了肠子,早知如此,说什么也不还这个婆娘出来丢人现眼了。

  俞莲舟知今日之事,若是稍有软弱,别人就只会得寸进尺,是以有心制造点混乱,给不知进退的各派立个威。

  他厉声道:“何掌门,尊夫人的话可是代表了整个昆仑的意思?”

  何太冲此时连逃走的心理都有了。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昆仑派掌门的架子还是要端一端的。他既然是靠老婆上的位,自然不会拂夫人的意思,沉声道:“

  不错,夫人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整理个昆仑派的意见!“

  这时,张松溪也上前一步,冲班淑娴拱手一礼道:“失礼,失礼,原来何夫人是昆仑派的太上掌门!”言下之意自是讥讽何太冲惧内,不自量力想跟武当派挑战,又似乎是有意激怒二人。

  班淑娴果然上当,当下持剑道:“嘴皮子上的功夫不错,让我看看你学了张三丰几成功夫!”挺身剌向张松溪。

  张松溪瞅准剑的来势,摒指一弹,轻声笑道:“何夫人,演武场在外面,您又着的什么急呢?”

  一句话引得满室哄然大笑,惟有何太冲铁青着脸。

  二人先后纵出了大厅,众人也紧随而出。

  张无忌来到武当山之后可谓获得了空前的待遇,因其父亲的地位不凡,武当上下均为之侧目,就连张三丰见到这个徒孙后也是爱屋及乌。这不,这爷儿俩趁着众人观看张松溪和班淑娴比

  斗功夫,下山游玩去了。

  虽说各大派来势汹汹,但是张三丰对传下的七个弟子的实力是深信不疑。如今连他最倚重的张翠山也赶了回来,老神仙自然乐得做个甩手掌柜,非常不负责任地脱离了现场。临走倒没忘

  记嘱咐宋远桥,莫和少林、峨嵋两派伤了和气,看来还念着昔年的香火之情。至于昆仑派和崆峒派么,就当是给弟子们一次展示武当拳脚的机会吧。

  此时班淑娴持剑疾攻张松溪已走了三四十招,连张松溪的半片衣袖都没有碰上,火气更大,剑法的攻势上却更加不成章法,可恨至极的是张松溪还在一边不断打趣搞笑:“怎么?班太上掌门,整日里养尊处优,功夫都练到嘴皮子上了么?”班淑娴愈听愈怒,招招剌向张松溪的要害,口里连喝:“你怎么还不过来?还不过来?”

  原来她也自知以一己之力须胜不得张松溪,于是想招丈夫过来,二人联手合击。她平日里对何太冲指手划脚习惯了,也不顾及丈夫是一派掌门之尊。虽然武当派诸侠的名气并不比任何一

  个门派的掌门人稍逊。

  何太冲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冲入战圈,他这一加入,张松溪顿觉压力大增,以他的功力,原是稍胜何、班一筹,纵是二人联手,也尽可抵挡得住,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昆仑派自何足道以来,并没有再出现顶尖或超一流的高手,于是乎上代掌门震山子担任昆仑掌教之时,仗着门下弟子众多,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易经中八八六十四卦位,和聪慧人

  士反复推究,终于创出了一套正两仪阵法,并以剑入道,寓于其中。

  此时何太冲和妻子联手所施展的正是这套正两仪剑法,二人相辅相成,其威力已不止是二人之力相加这么简单了。

  张松溪虽是被二人逼得连连后退,却是虽败不乱,他边后退边琢磨对策,这一细观察,竟发现出一些门道来。

  要知道这世间武学千变万化,归根到底仍是一个势字。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由此可见太极的出现尤在两仪之前,想明白这一点,他张松溪的嘴角扬起了一条弧线。表情也随之轻松起来。

  他从乃师处习得太极十三式中的引式,亦称之为乱环诀,功效自然是从敌人内部进行扰乱,继而瓦解,以这套功夫对付两仪剑法,是最合适不过了。

  他在七兄弟中以智慧见长,可实际上他的资质也不差,在对引式的领会上,除张三丰和张翠山二人之外,武当六侠以他的成就为最高。

  只见他双手轻轻地划了个圈,攸地分开,已是打破了刚才的僵持,反守为攻起来。他的进攻不同于旁人或以力或以速度伤敌,而是充分利用了乱环诀中的“乱”字,从敌人内部进行瓦解

  ,首要就是先打乱何、班二人的合势,若合势不在,以何、班二人那尚逊张松溪一筹的功夫,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比起太极,两仪就相当于是差了一个等级的装备,就像是你正在研究半自动步枪的时候,人家已经把冲锋枪投入生产了,境界上的差距是不易弥补的。总算他夫妇二人系出同门,早就做到了心意相通,这才勉强战成了个平手,不过却也是左支右拙,笈笈可危。张松溪也念在何太冲是一派掌门的身份上,存心给他个面子,要不然以太极对两仪,那是绝对可以把他二人吃得死死的。

  何氏夫妇越打越是心惊,张松溪也不欲为难他们,左招右揽间收回了乱环诀,恢复了他二人的自由,朗声一笑,梯云纵起处,一个起落已是腾空退出数丈开外,他开口道:“贤夫妇的两

  仪剑法果然威力惊人,松溪佩服。”

  他说这话是给旁观者听的,毕竟不懂太极和两仪之人未曾看出双方到底谁高谁低,但何氏夫妇以二敌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在,张松溪之言是既然是两仪剑法,必然是两人齐使也可以

  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至于别人心里怎么想,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昆仑派受挫,虽未在明处,但何太冲也实在是没有颜面要求什么了,勉强说了句台面话,拉着班太上掌门和两个弟子灰溜溜地下武当山而云,以后竟然是终生未踏入中原一步,想是见识

  了张松溪的太极神技之后苦思破解之术去了。

  场中除了寥寥数人看出了其中的精妙,自行体悟之外,余者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譬如说崆峒派的这三位就没有这份自知之明,还以为自家的七伤拳是天下间有数的几大神功之一。这不,就有一个家伙不自量力地蹦了出来。却是崆峒五老中的第四老常敬之。

  常敬之少时苦练外门功夫,及至中年修习七伤拳小成,在武林中也闯出了一个“一拳断岳”的称号。虽是略有夸张,却也证明了他的拳法也确有独到之处。除了十余年前曾败在一神秘人(成昆为助谢逊夺取七伤拳的拳谱而蒙面出手)手下之处,生平未遭败绩。他对剑术一道不曾涉猎,是以不知两仪剑法有多么精妙,见昆仑派何氏夫妇双双退去,只是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本领不济,区区一个昆仑派,又怎及得我崆峒派七伤拳的功夫高明?

  他身材魁梧高大,又是大咧咧地往场中一站,自觉高人一等,眼神里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傲视天下,俯瞰众生的色彩。

  这一下可惹恼了武当派中的一个人,莫声谷这个好战份子自数年前和杨逍一战之后,就一直没有赶上这种大场面的比武较技,而且来者俱是武林名宿,特别是听说对方有一门挺能唬人的

  功夫叫什么伤拳,貌似还有点威力,可眼前这个家伙太能装了,看老莫给他个下马威。

  莫声谷见对方是赤手空拳,他也不欲倚仗兵刃之“重”(别人是利,到了他这里却是力了)。旁人倒还罢了,七侠中的另六位却是知道,莫声欲的一对铁掌功修为亦与他的重剑差相仿佛,心里俱想这回可够常敬之受的了。

  莫声谷身形巨大,站在常敬之的面前,竟是高出了常一个头,就像是成人看半大孩子一样可笑,不过场中无一人有笑意,知是两个外门高手较技,俱是面色凝重,观看这场巨人之战。

  常敬之自恃年纪大于对方,不欲以大欺小,抬手示意莫声谷道:“莫七侠,请出招吧!”

  莫声谷上场就是为了教训他而来,自然是不会对他半点客气。遂大喝一声,腾空而起。他的大嗓门竟是把场中功力不及者震得头脑发晕。

  莫声谷纵起丈余高,却是头下脚上,双掌笔直地击向了常敬之。常敬之见对方的攻势奇特,却也不想第一招就躲避,以免失了威风,所以也是大喝一声,一式轰天掌,迎向了莫声谷。

  双掌相接,常敬之身子剧震,脚下竟是入地三寸,莫声谷居高临下,本身又是一流的好手,擅长的又是外家功夫,这一击下来力量足有千斤,也幸亏常敬之的力气够大,才勉强支撑住。

  莫声谷反射倒飞而回,途中还连翻了三个跟头,潇潇洒洒地降落到了原地。反观常敬之,一张脸胀得如同猪肝,莫声谷一记震山掌打得他气血在体内翻腾不已,他强忍着咽下了涌到喉咙

  的一口血,却是无力再战了,他脚步蹒跚地回归了座位。“一拳撼岳”的功夫尚未使将出来,常敬之就被莫声谷轻轻松松地打发了。

  唐文亮这人是个爆脾气,见四哥着了莫声谷的道,偏偏人家又做得这么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他不敢对战张翠山,却并不代表他会怕了莫声谷,相传武当七侠之中以莫声谷的修为最低,

  刚才又跟四哥对掌拼掉了一些气力,正好此时去拣这个便宜。

  他主意已定,走到场中,理了理衣衫,虚空打出了两拳,破空的拳力嗵嗵有声,自然是想人前显威,又或是热热身,以适应下面将要进行的战斗。

  莫声谷也不管什么规矩,抢先出招,一式双龙取珠直插唐文亮的双眼。

  唐文亮见对方身为武当高弟竟然使出这等下流的攻击招式,唐文亮不由心中有气,不过他的反应倒也不慢,待莫声谷的双指快及身之时,双手猛地一圈,已经牢牢抓住了莫声谷的两指,

  只是觉得对方的手指有点粗。

  他抓的当然不是莫声谷的两指,而是双拳。莫声谷反应超快,指变拳在一瞬间完成,接着猛力一顶,唐文亮的力道远不及莫声谷,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后退,而腿长手长的莫声谷的一条

  腿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了,顺势一勾,成功地将唐文亮绊倒,趁其惊愕间一记漂亮的屈指,重拳外加手肘三连击,将唐文亮打得不省人事。

  他击倒唐文亮后,尚未来得及转身,不感到身后传来一阵强劲的拳风,偷袭者赫然是崆峒派的宗维侠。

  莫声谷闻声知其功力,宗维侠这含怒的一拳纵是打死一只猛虎,只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莫声谷不是猛虎,他比猛虎更迅速,也更具抗击打的能力。只见他屈膝左转,已是和宗维侠成了面对面,他在预测其拳速和力道之后,稍微后退了一步。

  正是这一步,已经将宗维侠这一记七伤拳的威力降低了至少一半,他身材不及莫声谷高大,步幅自然也跟不上,莫声谷的这一退,已是极为高明的功夫,可以称之为料敌机先。

  偏偏莫声谷还是让宗维侠打出了这一拳,正中胸口。就像是两座小山撞在一处般,发出了极其沉闷的一声巨响,巨力将地上的尘土都激荡了起来,可奇怪的是莫声谷竟是若无其事,而宗

  维侠却是用左手紧紧地捂着刚刚打完七伤拳的鲜血淋淋的右手,痛得蹲在地上猛咳,其场面极其宏大,苦水已然流尽,几欲将肺都咳将出来。

  原来莫声谷看出宗维侠的功夫远胜他的两个师弟,知道不用奇招的话,短时间内不可能取胜。他后退一步断了宗维侠的先机之后,立刻运集起改良版的般若功聚于胸口,硬接了宗维侠的

  一记大约五六成功力的七伤拳,这下他是没事,倒是反宗维侠的手骨几欲震断,他还嫌不过瘾,趁其疼痛之际,又是一记重击,连膝撞这种下三滥的招数都用了出来。不过他身子太高,本想攻击宗维侠的裆部的,此时却是顶在了宗维侠的胸腔,导致后者大咳特咳。他这几下出招快愈闪电,除在场寥寥数人外,竟是谁也没有看清楚,不禁对其讳莫如深。

  仅仅三招,一招一个,莫声谷的心机和武功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