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 典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寿宴结束后,皇上自然是去了文妃宫中,其余妃嫔便各自回宫。在乘坐轿辇处,玲嫔似无意般对雅古说道:“按说这恩宠最盛的是离嫔妹妹,怎么倒是文妃娘娘有了身孕。”

  离嫔的处境她心里明白,更不会去在乎子嗣,便说道:“文妃娘娘有她的福气,我是比不上。说起进宫时间,玲嫔姐姐倒是很久了呢,怎么从未有过孩子。再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在乎有没有孩子的,玲嫔姐姐要是在意,便多对皇上用用心思吧。”

  说罢便扶着宫人进了轿辇,留下玲嫔一个人愣在那里。

  “这离嫔娘娘也太没礼数了,怎么这般说话,娘娘也是关心她呢。”玲嫔身边的宫人忿忿的说道。

  玲嫔面上倒是没看出什么不快,只是说道:“没什么要紧的,回宫吧。”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李绵思听到宝枝来报,说是皇后娘娘有请。皇后娘娘自从生病后就很少见人了,昨天文妃突然宣布有孕,今天皇后相邀,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李绵思在用过早膳后便赶到了皇后娘娘宫中。

  进门便看到皇后坐在正殿里,脸色虽不是太好,但精神头看着还行。

  “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安。”李绵思请安说道。

  “快起来,坐我身边来。”

  “谢娘娘。”

  “昨夜睡的可好?”

  “虽说不上十分安稳,但还尚可吧。”

  李绵思知道皇后娘娘说的是昨夜知道文妃有孕一事,便又接口说道:“文妃是好福气,这么快又有了孩子。”

  “福气自然是好的,本宫这边有个想法要与你说说。”

  “娘娘请讲。”

  “后宫里现在的妃嫔加起来不过八人,本宫的身子你是知道的,已经是不中用的了的。”

  李绵思刚想讲话,皇后娘娘抬手制止了她,并继续说道:“你不必宽慰我,想你也是清楚的。恭妃和静妃都是老人儿了,也都没有在侍奉皇上。文妃又有了身孕,只有你、如嫔、玲嫔和离嫔能侍奉,这玲嫔和如嫔入宫时间也这么久了,也没有身孕。这样算起来,咱们后宫还不如王府呢,这郑王算是年纪小的,孩子都四个了。”

  李绵思已经猜到了皇后的用意,便出口询问道:“娘娘是想给后宫再添新人么?”

  “正是,后宫人少,皇上子嗣就少,终究是不成体统的。再者说,若是我不行了,按照规矩后宫三年内不得进人,也是不好。所以这件事,还是须得我提出来。”

  说到后面,皇后的语气更是凄凉。

  李绵思也忍不住落下泪来,上去拉着皇后娘娘的手说道:“娘娘对皇上一片真情,就算这种时候了也是处处替皇上着想,臣妾自愧不如啊。”

  皇后抚了抚她的手说:“我能为皇上做的事也不多了,只是这件事还是要麻烦你去做,而且要快。”

  “但凭娘娘吩咐。”

  “现在进行选秀定是来不及的,我的意思是从宗室和肱骨大臣家里挑几个出众的人,先由礼部进行初选,后面再由太后和皇上定夺。”

  “这样甚好,不劳民伤财,选出来也定是拔尖的人儿。”

  “今天皇上过来的话,我便与皇上说了,皇上应该不会不允,再就劳烦你去与太后禀明,之后的事就由你操持了。”

  “是,臣妾定尽心尽力。”

  “那便好,你的册封大典是定在后日吧?”

  “劳娘娘还记得,已经准备妥帖了。”

  “你是我朝第一个贵妃,要办的体体面面的,后天我与皇上都会去。”

  “娘娘,您的身子…”

  “我有分寸的,你放心就是,这是你的喜事,我是定要去的。”

  李绵思心下感动不已,忙起身再拜,说道:“臣妾谢谢皇后娘娘垂爱。”

  “好了,起来吧。”

  转眼便到了册封大典这日,李绵思一早就起身了,由姑姑们为她沐浴更衣,最为费时的便是梳头了。贵妃的册封大典需梳飞天髻,戴八支金钗,配三头凤冠。姑姑们都小心翼翼的为李绵思梳理头发,一边说着吉祥话。

  “娘娘的头发又黑又亮,一看就是有福气的贵人。”

  “可不是嘛,奴婢给娘娘们梳头这么久,头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头发。”

  李绵思听到姑姑们说吉祥话内心也是极开心的,便吩咐了宝枝打赏。

  昭和宫里上上下下也是一片喜气洋洋,上下都装扮一新,宫人们各个都面带喜色,宝枝更是前前后后的忙着,深怕有一丁点的疏忽。

  “回禀娘娘,轿子已经停在宫门外,等礼部的大人来了便可前往太庙了。承锦皇子已经由乳母打扮妥帖,一会儿随着如嫔娘娘一同前往。宫人们都安排了封赏,今儿的伙食也都按例添了菜。娘娘您看,还有什么需要做的?”宝枝对着梳妆的李绵思说道。

  “已经很妥帖了,宝枝,你也歇会儿。”

  “奴婢不累,今儿高兴,奴婢有使不完的劲儿。”

  说完便在一旁整理等会儿要穿的礼服。礼服是严格按照贵妃的等级制作,深红的大衫,霞帔为并列两条,深青色,饰织金云霞凤纹,用金坠子装饰,青色的鞠衣,前胸、后背饰金绣云凤纹。宝枝细细的抚摸着精致的华服,回想着一路随李绵思进宫后的点点滴滴,虽说是有坎坷,但今天能走上妃嫔的最高位,已经是十分顺遂了,只希望她能一世如此。

  待收拾停当后,李绵思便稍微用了下点心,便在正殿等候礼部来的仪仗队。

  不多时便听到宫人来报,礼部的仪仗队已经到达宫门前。李绵思便扶着宝枝的手缓缓出宫,按照规矩并不说话,直接进入轿辇。在去太庙的路上,便可以看见披甲卫士与宫廷礼仪侍从分列宫门两侧。

  等到达太庙后,殿内奏起礼典乐曲,殿内的正中央摆着香案,香案上摆着册封的要宣读的诏书以及贵妃的金印。李绵思缓缓走入殿内,待站定后负责册封的使者敲响三次钟鼓,身着衮冕服的皇上与头戴凤冠身穿翟衣的皇后一同入殿。百官随即按庭仪时候的站位,到殿外的台阶上站在各自的位置。

  随后,奏乐起,李绵思与大臣一同四拜,百官起身后,音乐止。

  承制官上前请示皇上是否开始册封大典,皇上应允。

  承制官其从中门走出,走下台阶到达宣读册封诏书,高呼:

  皇妃李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正二品贵妃,为众妃之首。授金册金印。钦此

  待宣读完毕,承制官回到殿内将诏书放回香案。皇上和皇后分别将金册金印交由太监,由太监交到李绵思手中,李绵思高举双手接册接印,三叩谢恩。紧接着皇上与皇后起身,走到殿下,李绵思随即起身站在皇上与皇后身后,由仪仗队以及奏乐队伍在前引路,到殿门外,奏乐起。

  此时,李绵思站在皇后的身侧,朝南站立,一同接受百官与后宫的跪拜。

  “心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绵思缓缓的吸一口气,沉声说道:“平身!”

  这是她从昭和宫出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在太庙可以说的唯一一句话。这句话说完后,也预示着她终于成为了当朝唯一的贵妃,后宫仅次于皇后的女人。

  chapt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