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个世间的修行指南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黑街有黑街的制度。

  黑街有黑街的规矩。

  之所以能成为大陆上的三凶险地之一,不仅仅是因为黑街敢于收留全天下的恶人,更因为黑街的十三将。

  黑街十三将,就像是黑街的长老团,他们共同管理着黑街的稳定与发展。

  向阳正在院子里摘那颗香椿上的叶子,准备炖到中午吃剩的鸭汤里,晚上就这么解决了。听到晓的话,他皱了皱眉眉头,说道:“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晓正在磨米糊,小白碰都不碰羊奶,却对这米糊情有独钟。

  “你放心,黑街的规矩就是只进不出。”

  “什么?”

  “黑街是允许各种各样的恶人住进来,只要他们交得起钱。但是一旦住了进来,就再也出不去了。”

  “我不懂。”

  “简单跟你说吧,有些人你是追捕不到的,可能你在这个地方搜寻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另一个地方屠了一个村。与其让他们在外面祸害,还不如关进黑街好好生活,重新做人。”

  “所以你们是类似于牢狱的机构?”

  “是我们。有些好事之徒还给我们起了个绰号叫十三神捕。”晓纠正了向阳的小错误,“我们接受悬赏去找这些逃犯,不愿意逃了的来黑街住,还想着在外面兴风作浪的那就宰了。”

  “有什么区别?”

  “废话,你以为我们找的都是些什么人?不是什么大门派的长老客卿,就是到了八阶那种的绝顶高手,这种人碰一个罩面搞不好就栽跟头了。我们当然是先谈咯,能和平解决不是皆大欢喜?”

  向阳顿时觉得黑街的形象高大起来,毕竟十三神捕这种名号一听就很英勇。他问道:“那怎么保证住进黑街的这些人不会惹事,不会想着逃出去?”

  “黑街能成为三大凶地之一,无数人闻风丧胆。这当然是十三将,”晓略微停顿一下,叹了一口气,“杀出来的啊。”

  向阳听着晓的回答,感觉里面藏了数不清的故事。

  吃过晚饭,天色暗了下来。

  今天的夜色很不好,厚实的云朵将月亮挡住了。

  晓拿来一盏油灯,放在桌上,这是师徒二人每晚例行的教学时间。

  今天的向阳有很多问题要问。

  “修行者切忌急躁,心如止水,方能顺水而行。”晓数落着他。

  向阳端正了坐姿,问道:“今天中午,陈七叫我三哥,为什么呢?”

  “你不是有答案了嘛。记住,你是我的徒弟。”

  向阳歪着脑袋问道:“可你这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晓气地差点喷出一口血,指着向阳破口大骂:“大逆不道!”

  向阳讪讪地笑了笑:“可我还不够资格吧。”

  “没事,我们不讲究那套虚的,何时有实力再做事是一样的,这个名号终究是需要有人继承的。放心,这对你没害处,反而对你以后的报仇有好处。”

  “谢谢你。”

  向阳说不出其他的词汇了,但是晓却能感受向阳的诚意。

  “对了,老师。这几日我在书上看到,不管是多强的修行者也不能踏入的四个地方,里面有一处地方叫魔崖呢。”

  “咳咳,那是老师知道有一条密道,可以安全的进出。”

  “那跟我说说,四大死地为什么这么可怕嘛。”

  晓点了一下向阳的脑袋,说道:“这还不是你应该关心的事情。”

  “好吧。”向阳压制住了强大的好奇心,“最后一个问题,你刚才提到八阶是绝顶高手吧,修行者的强大到底是怎么分别的呢?”

  晓开始讲述,声音很好听,向阳记的很仔细。

  武朝拥有着这天下最多的修行者,而都城长安,则汇聚了大部分的强者。

  八阶这种实力就算是长安,都是可以被大多数人尊称为“前辈”的存在。

  虽然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学术理念,但就算是天下最强盛的武朝,强者辈出的背后也来源于一套庞大数据理念的支撑。

  而指出这些修行之路的,则是武朝的易宗。

  虽说是武朝的易宗,但易宗的历史却比武朝还要古老。

  有人说,易宗的前身是一观一庙,天下万法皆从这一观一庙里衍化而来。

  最终观庙合成了一体,诞生了易宗。

  很多很多的修行者从易宗里走了出去,他们有的钻研符道,创立了符宗,有的刻苦练剑,开创了蜀山剑派。

  易宗曾经是大半个天下的师门。

  也只是曾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易宗的规模越来越小,弟子也越来越少,出走的修行者越来越多。没有好的苗子成长,这个庞然大物逐渐日薄西山。

  然后三百多年前,一个男人带领着十七家人马席卷了整片大陆,武朝强势崛起,吞并了六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

  他们占了易宗的所在地为都城,改名叫了长安。

  这个时候,易宗的最后一任宗主出现了,她与武朝的皇帝达成了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协议,而后失去了踪影。

  易宗的所有东西包括不想离开的长老和弟子归了武朝,以来加强修行者的培养。而武朝也停下了征服天下的脚步。

  虽然易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它的影响却永远留了下来。

  天下万法出自易。

  这句话没有一点夸大,因为现在所有的修行规则与道路都是由易宗探索和开创的。后人不过是将这些道路不断地更新与发展。

  易宗以诸法平等为理念,指出了力量来源自八卦,八卦分九宫。

  所以修行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为始,又以九九归原为终。

  世人无论是以内外心法修行,又或是剑法符借物而入道证佛者,都以十个阶段划分。

  一至三阶为一步,与天地沟通微弱,灵气法如灰铁。

  四至六阶为一跃,已然能从天地间汲取精华,气贯长虹,有白银之新意。

  七至八阶为一梯,修行者能够操纵天地之灵气,将自己的意识无限扩大,气血活跃,这个阶段的修行者已经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而他们的力量已然熟透,像秋天的果实一样金黄璀璨。

  九阶是山顶,原阶已在天地中。

  从一阶到八阶,修行者的身躯就像一把新生的剑,一步以祛除身上锈迹,一跃以绽放自身白银剑光,最后一梯以内敛打磨出自身的金光。

  每一阶都是一次自身的磨炼,只有打磨得能够去运用更多的灵气,才能去突破,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易宗将世间修行比喻成一座山,每位修行者从平地一步上山,再一跃至半山腰,一梯登上山头,跨进山顶就是宗师大家,飞天入海则是陆地神仙。

  晓对这套理论也非常推崇,她对向阳说,易宗以大光明法教导世人,世间八万四千法门,诸法平等,法法无二,唯在拣择。

  众生平等,一切都可走向山峰的顶点。所以世人的力量也从灰开始,最终成就金黄,就像光明从人间绽放。

  “那九阶呢?”向阳问道。

  “登向山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大家都走在通往山顶的路上,所以所有的力量再九阶前都是相同的,只分大小。”晓看着向阳,“但是人一旦登顶了,就成了自己的道,站在山顶,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力量就是什么。”

  “九阶之时,以八卦为顶,修行者坐入其中,和天地相呼应,挑选着自己所爱的元素,展现自己所喜好的属性力量。”

  “所以我喜欢火,那我九阶的时候我就能操纵火焰去战斗了?”

  “是的。”

  “哦,我大致懂得了。那老师,原阶呢?”向阳睁大着眼睛。

  晓却没有回答,用手指弹了一下向阳的脑袋。

  “现在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你还早着呢。”

  “我还有一个问题!”

  “说。”晓撑着头看着向阳,她很喜欢向阳张大着眼睛求知的样子。

  “您刚才说除了武朝的人,其他地方的修行者也是用易宗提出的这套理念修行吧?”

  “对呀。”

  “包括我们?”

  “当然啊,我们这里虽处世外,但也是用着易宗的理论。”晓伸手摸着向阳的头,“不过呢,万法归根属同源,也仅仅只是归根而已,各地这几千年的发展也还是有各自的特色了。”

  向阳不耐烦地躲着晓的手,说道:“但他们的修行说到底也是按着易宗指出的路来的,都像是爬山一般。”

  “那如果,有修行者从修行开始就不是按着易宗的理论方法呢?”

  “他们是能够逆天而行走出自己的道?还是根本就不可能修行?”

  晓的手停了下来,她平静地注视着向阳。向阳只感觉到明明门窗紧闭,这室内竟像是刮起了一阵寒风,将桌上的蜡烛都吹得摇曳。

  火光一闪一闪的,映衬得晓的脸无比严肃。

  她开口,声音无比的冰冷,像一颗雨滴,寒意透进向阳的心里。

  “千万不要再有这个想法。即使是自己悟道修行,也是走在了易宗的道路上,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因为这是天地规定好的,这才是正确的。”

  “易宗的理论,代表着天地的意志,是不能违背的真理。”

  “易宗从不强求世人的描述,你可以不喜,但不要反驳。因为易宗永远站在全天下的人类这边。”

  “那些靠着奇淫巧技获得的力量,那些舍弃了光明的,不是人。”

  “是魔。”<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