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二十四章蜀王急信

  夏正平闻言,立刻将纸张折了两折,压在了南山客的床头,轻轻的走出厢房后,旋即离去。

  随着侍卫的引领,夏默笙快速走进了政事堂,此时政事堂中已有何长风、赵灵吉、陈旭等待着。

  另有一人弓着腰,面色焦急,神情疲惫的样子,站在政事堂中央。

  “蜀王有什么要紧的事?”夏正神色严肃,心中有些不安,“快快将信件给我。”

  没有太多的废话,使者见到此情此景,立刻将信件递给了夏正平,道:“恳请殿下,速速依此行事,否则蜀州边境百姓,就要遭殃了!”

  夏正平闻言,也没有多想,便是拆开信件,坐在案上,仔细阅读起来:

  本年十一月十三日,南蛮大酋长孟杰,遣军三万,屯兵隆江平原,不日将劫掠隆江郡;又遣军三万,屯兵油江口,不日将劫掠安阳郡;又遣军四万,屯兵阳谷关,不日将劫掠南海郡。俯请殿下,遥告镇南将军陈国舅,由镇南关之处,兵发南蛮,以解三郡之危。

  信件上的日期,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数日,怪不得来使面色焦急,神色疲惫。显然不仅仅是赶路劳累,同时也是忧心如焚。

  夏正平看罢,将信纸交予堂上的三位官员传阅,同时自己神色严肃的思考着一些事情。

  当初路过蜀州的时候,蜀王张琨,特意在蜀郡码头迎接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他那里逗留一阵子,可惜被自己拒绝了。从他的表现来看,当时也是为了交好自己,而这样做的。

  事实上,夏正平看到南蛮的字样,又看到了镇南将军陈国舅,就已经明白了当初蜀王为什么要交好自己。自己当时也做过一定判断,每年的秋冬之际,南蛮子就会北上入侵蜀州与巴州,劫掠粮食。

  只不过,巴州因为地理的因素,南蛮已经多年没有进入这一处地界了。

  陈姬是蜀州之人,陈姬的亲弟弟,也就是夏正平的舅舅,自然也是蜀州之人。张琨因此记得陈庆之,只不过十六年没有见面与来往了,若是唐突送信,恐怕会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转由夏正平,将心中的意思传递给陈庆之。夏正平,陈姬的儿子,陈庆之的侄儿,由他传递,再合适不过了。

  陈庆之坐镇镇南关,手中的五万兵马,可谓是一支大军,南下南蛮,能够扫平大片的不毛之地。张琨信中的意思,很明显,希望陈庆之能够率兵出镇南关,以一种围魏救赵的策略,来解救蜀州南部三郡的威胁。

  只是,夏正平脸上有些疑惑,总感觉什么地方说不过去,但他又找不出来,自己疑惑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来使之人,似是看出了夏正平的疑惑,神色万分焦急,跪下说道:“殿下,此事迟疑不得,若是迟了,则蜀州三郡百姓将陷于战火之中啊!”

  “这一次的南蛮,可谓是来势汹汹啊,兵马配比也远远不同于往常啊!”

  “往常之日,劫掠蜀州南部三郡,只需万余兵马即可,可如今,已是十倍有余了!若是往常,凭借蜀州兵马,是可以抵挡住的,可如今南蛮总计十万大军,如何抵挡?”

  “正因为如此,蜀王殿下,才派遣我向您求救,知道您必然会出手解救的。故去的陈姬,可是蜀州人啊!”

  这一下,夏正平闻言,心中的疑惑也是解开了。他印象之中,蜀王是有能力应对南蛮的劫掠的,怎么可能会派人向其他地方求救呢?现在看来,十万南蛮大军,是往常的十倍,确实有一种不明不白的意思在里面。

  要知道,往常南蛮之军,兵马不过万人,进入蜀州地界,一般不会屯兵于某处,而是烧杀抢掠一阵子,便立刻退回原地。

  夏正平猜测,南蛮可能已经不是劫掠州郡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攻下这些地方,想要北上济州,夺取大夏神朝的部分疆土!

  此时,赵灵吉三人也是看完了信件,神色凝重的看着夏默笙。赵灵吉率先拱手,道:“蜀王求救,怕是蜀南三郡不保了!“

  何长风略微思索了一下,同样拱手,道:“大夏各州,一郡之兵马不过万。即便是边境州郡,也鲜少有万人以上的军队。现如今,十万大军入寇蜀州,恐怕蜀南三郡,极难抵挡!“

  堂上的众人,唯独陈旭看了信件后,一言不发的立在那里,着实让夏正平有些奇怪。

  只是事出紧急,夏正平也没有多问,思索了一下,便是道:“赵叔,麻烦你亲自快马加鞭,持我的亲笔信,交付国舅。“

  赵灵吉闻言,点了点头,神色严肃,没有说话,他明白这样夏正平这样做的意思。亲笔信,又是由自己亲近的人递送,很显然代表了事情已经到了极为紧急的程度了。看样子,八殿下很重视蜀州的求援啊。

  不过,这也倒是一件好事,万一这件事成功了,蜀王也会欠殿下一个人情,万一以后殿下有用得着蜀王的,见面也好说话。

  夏正平顿了一下,望向来使道:“兵权不在我手上,究竟镇南将军陈国舅会不会依照信件上所说,出兵南蛮,我就不清楚了。“

  来使显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便是点了点头道:“临来之前,蜀王也差其他人去了凉州与雍州!“

  大夏的凉州、雍州两处,也是有大量的边境军队存在,可以绕路进入南蛮境地,解除蜀州危机。

  只是,时间上真的允许吗?夏正平倒不是很看好蜀王的这个办法,与其这样子,倒不如组织起蜀州各地民众,编制军队,打造军械,以蜀南三郡为代价,换取训练时间,在之后便是能够抵抗的住南蛮了。

  指望雍州、凉州两处地方,边关出兵,进入南蛮境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目的。恐怕即便是到了南蛮,蜀州之地,也成了南蛮的地盘了。

  夏正平也同时因为心中有所忧虑,才会答应来使的请求的。他忧虑的不是蜀王能不能抵抗得住南蛮,也不是陈庆之会不会出兵南蛮,而是南蛮一旦占领蜀南三郡,夺了蜀郡之后的下一步,会怎样做?

  巴江,源于围绕巴州的天断山脉西部,穿过巴州,也穿过蜀州。蜀郡郡城的地理位置,恰好分布在巴江两岸。

  一旦南蛮占据了蜀州蜀郡,他们究竟会是挥师北向,攻拔蜀州剩余州郡,还是溯巴江西进,攻取巴州?这些,难以知晓,也正是夏正平的担心。

  何长风似是看出了夏正平的忧虑一样,道:“殿下,不妨奏报州牧巴子平大人,让他募集州兵,增加兵马,以防不测?”

  大夏祖制,在紧急情况下,藩镇诸王,各州之地,可以募集民兵,预备不测。

  为什么大夏神朝,现今的格局,皇权范围缩小了许多,全国各地,各州各郡,藩镇诸王,有着很大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祖制引起的。

  夏正平沉思了良久,反复考虑着这些事情,到底要不要传信给巴子平,让他才拿何长风的建议?

  他看着蜀王来使良久,想要从他的脸上神情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究竟蜀州危及到了什么地步?

  巴州要不要募集民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蜀南三郡的危机程度。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蜀王急信中,提到的只是南蛮三路大军,屯兵于各个地方,似是一种按兵不动的局面,这背后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屯兵,只是威胁,却并不能算是蜀南三郡被攻破的危机。因为,南蛮的目的,还无法判断,究竟是要劫掠蜀南三郡还是要攻占。

  之前的一切想法,都是基于攻占蜀南三郡这一方面。

  然而,来使的表情,虽是万分焦急,但也有一丝的拿不准,看样子蜀王也是无法判断南蛮准确的动向。

  见到来使的表情,夏正平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你先在永昌休息几日,我过两日给你答复!”

  镇南关距离永昌有数百里,更有崎岖山路,怎么可能当日去当日回?就算是赵灵吉,快马加鞭,往返也需要数天时间。

  待得来使离去后,夏正平看向陈旭,道:“陈大人,看你刚刚神态严肃,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难道你有什么其他看法吗?”

  陈旭思量了几息时间后,拱手说道:“殿下,薛郡尉带领永昌的五千兵马,已经离开了数日,走之前让我禀告殿下,需要调拨。昨日晚间,我也得到消息,镇南关五万兵马中,也有两万被调拨给了薛郡尉。让他带领着这两万兵马,一道协助建宁郡郡守,剿除山贼强盗!如此一来,恐怕国舅陈庆之想要兵出镇南关,解除蜀州危机,怕是不可能的了!”

  “你……说……什么?两万兵马……啊!”

  夏正平闻言,脸色迅疾剧变,腾地起身,手指颤抖,指着陈旭,哆哆嗦嗦的说了几个字,便是惊叫一声,差点往后倒去,幸由赵灵吉手疾眼快,才将他扶住!

  良久之后,夏正平方才缓过气来,但仍然一把将面前的案桌推翻,怒喝道:“为何不来早报!”

  “殿下,这……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不光光是陈旭、何长风一愣,就连熟悉夏正平的赵灵吉,也不明白,八殿下这究竟是怎么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