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第30节

  最近的慈禧太后老佛爷是一看到电报纸就头晕眼花,心脏紧缩。坏消息太多了,已经快超过70岁老太婆的神经承受极限。这不,刚刚议定了派遣大臣出洋考察的事儿,载沣又捏着张电报纸,气急败坏地来了。

  “老佛爷,四川督办龙剑铭请假三月,说是要回美国。”载沣确实是在担心呐!这龙剑铭犯了哪门子毛病要请假去美国?莫非对朝廷有什么不满?

  慈禧一听这消息就愣住了!刚处理完各地督抚调换的麻烦事,刚决定好派遣大臣考察的事情,刚把各地舆论压下去,这龙剑铭要请假!?究竟是什么意思?!

  “念吧。”慈禧带着惴惴不安的情绪吩咐着载沣。

  “臣四川新政督办龙剑铭恳请离职休假三月,以去美国处理产业事宜。”载沣顷刻间就把那电报念完了,等候着慈禧发话裁决。

  “念啊,怎么不念?”慈禧并不知道电报纸上就那么可怜的几个字,其他全是白煌煌的空白。

  “回老佛爷,念完了。”载沣陪着小心解释道,他担心慈禧会因此大发雷霆啊!这人心刚刚收拾拢,龙剑铭这个最受宠的家伙怎么就出问题了呢?离职三个月?莫要一去就不回头喽!不会啊,这么多钱砸在了四川和张家港,没理由就这么回美国的啊!也许,这家伙是借词要挟朝廷和老佛爷,想得到什么好处吧?对啊,这次袁世凯又得了两镇新军,可能他看着不舒服吧?也不对!这编练新军是赔本的买卖,没必要再往里面掺和下去了啊……

  载沣在想着,慈禧也在思索着。龙剑铭在这个时候拍屁股走人,那全中国可就乱套了!多少人盯着四川新政、新军啊!那是朝廷的样板,堵住万民悠悠之口的实例。可这个时候主事的人提出去美国三个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朝廷如何向舆论交代?只要革命党抓住这个话题,说一句朝廷逼走了龙剑铭,那全国人会怎么想?那时候的局面就是真正的不可收拾了……

  “李莲英,叫军机们马上来,马上来!”慈禧想不通透这个事情,更不敢在这事情上有半点的拖延。

  “老佛爷,载沣寻思着,这额附是不是真去美国处理产业的事,兴许三月之内就回任了呢?”载沣找不到可以让老太婆安心的其他语言,只能就着电报纸上的内容说些宽慰的话。

  “废物!简直是废物!要都象你这么想,大清早完了!爱新觉罗家早把江山拱手送人了!这个事情,绝对不是这个简单。得想想,老七啊(载沣排行),凡事要多动动脑子,朝廷上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简单的!得寻思着龙小子究竟想做什么,知道吗?”慈禧发了通火,出了口憋闷的浊气,还是把语气软化了下来。毕竟载沣是自己培养起来的,今后还指望着他把皇族拢在一起,特别是载字辈的几个王公们。

  “载沣愚钝,愚钝了。”载沣只好回了句话,然后闭嘴沉思。再不敢贸然地说话,以免惹的慈禧发怒。

  军机们的动作也挺快的,能不快吗?是慈禧身边的李大总管亲自来叫的,说不得是什么大事情呐!急急忙忙地来,跪了一地问完安,就趴那里等着慈禧开恩了。

  “都起来吧。”慈禧开恩得比平时快了不少,省略了欣赏一片红顶子加孔雀毛的风景。“载沣,给大家伙说说。”

  载沣忙把电报纸又拿出来念了一遍。

  这一屋子的人都傻眼了!要说是真正的请假电报,那怎么不推荐署理官员呢?三个月啊!万一出个事情,四川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新军,没个主事的能成嘛?!这假啊请得蹊跷,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请假,这龙剑铭安得是什么心,打得是哪门子主意呢?

  众人埋着头递着眼色,想从身边人那里得到一点确切的消息。可是,没有人能说个准话!唯一说准话的,刚才还被慈禧吼了一顿。

  “说说吧,这个事情你们怎么看?”慈禧用懒洋洋的语气掩盖着内心的恼怒。这些家伙们什么时候才敢于说真话呢!?成天这样遮遮掩掩的,心理究竟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呢?

  慈禧希望大臣们这个时候说真话,可未必会在听到真话以后赏给勇敢的人什么好处,哦,不!好处可能还是有的,那就是“你可以回家睡大觉了!”

  奕劻想躲,可这时候是躲不过去的,作为军机处的领班大臣,这话首先得从他身上说起啊!这个龙剑铭啊,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呢?唉!年轻人做事情,总是要出纰漏的,就算是龙小子这样精明的人,也会疏忽点什么。这次,可把王爷我难住了!

  “回老佛爷的话,奕劻以为,此事会不会跟派遣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又或者跟此次督抚调换有关呢?”奕劻老到地用设问的方式把事情从自己身上撇了开去,反正庆亲王爷已经回过话了。

  “启禀老佛爷,臣听说美国在闹什么金融危机,这不前番美国人哈里曼曾经说要在中国修铁路,最近也没提了吗?也许,额附真是去美国处理产业上的事情呢?”瞿鸿禨要聪明的多,凡事总要找一点凭据才开口。不过,他的凭据显然已经过时很久了,也就能瞒过他自己以及满屋子的人而已。从慈禧到载沣,谁有心思管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呢?

  “真是这样哀家就放心了,可万一龙剑铭有其他的想法呢?又或者是一去美国就不回来呢?不那么简单啊!”慈禧还是无法相信事情会如此的单纯。这段时间为新军军饷的事情,为压服平息舆论的事情,为各督调换的事情,已经把督抚们搞得惶然不安了,莫非有什么事情没照顾到这个额附大人……

  载泽这个镇国公才参加军机不久,心里也没什么着落,偷眼看了几下载沣,都是要自己尽量不说话的神色,所以也就打定主意,不去瞎蒙这件根本就没边的事情。

  鹿传霖沉吟良久,奏道:“今龙督请假,事因不明,若我等妄自猜测,不如回电拒绝所请,并令其申明原因。”

  他是担任过四川总督的,在成都也做了不少政绩出来,四川大学的前身成都大学堂就是这位直隶人所创办。他和龙剑铭交往并不多,几乎就是平常的同僚关系。所以,他的脑子里就没有其他人那么多想法,那么多利害矛盾和是非。

  “这也是个办法,准了,立即拟个电文发过去,不过措词上要注意点儿,毕竟是侯爷额附不是?”慈禧一想也对啊,搞不清楚就问个明白,看看龙剑铭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也好。

  颐和园里就有电报房,和北京对应的是,督办公署里也有电报房,所以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启禀老佛爷,额附说,美国事务急需亲自打理,恳请三月之假期恐怕不够,还望朝廷和老佛爷届时宽限几天。川内主事各人,都已安排妥当,政务由杨度、李岷负责,军务由聂文青、赵尔陆统辖。”这回轮到荣庆念电报了。

  荣庆跟奕劻不同,是个清廉的军机大臣,祖籍蒙古正黄旗人,出生于成都,是有名的洋务派大臣和守旧派大臣。前些日子,方维志还打着龙剑铭的旗号拜访过这位相爷。对龙剑铭想在蒙古投资办实业的事情,荣庆是大力支持的,还把方维志介绍给在京的蒙古王公们,着实帮了方维志一个大忙。

  “看看,他龙剑铭是决心已定,非去这美国不可啊!”慈禧心里的担忧更盛,这龙剑铭的电报来得也真快,一盏茶的功夫就回了过来,莫说军政事务已经交割,还把假期似乎又延长了。

  “老佛爷,现在出洋的大臣人选不是安排好了吗?不如加上一位,不,两位。额附专职考察美国政治,德龄格格代表皇家慰问在美华人。一举两得啊!”瞿鸿禨知道慈禧在担心什么!不就是怕龙剑铭这个美国财神一去不回嘛,不就是怕国内别有居心的人拿这个事情做文章嘛!用出洋考察政治的名义,那正好对了舆论的胃口。让百姓们看看,额附都出去了,还有端方、载泽这样的亲贵也出去了,你们该放心了吧?至于如何栓住龙剑铭,那德龄格格的作用不就显现出来了吗?

  “还就你机灵,这个法子好,其他人有意见吗?”慈禧也回过味来,让德龄跟着去美国看住龙剑铭是个不错的办法,看他们上次进宫的模样,还真是感情深厚的样子。

  “老佛爷,这送神容易请神难啊!如今额附美国方面有事,该出去看看,处理一下,可万一德龄格格也看不住他,真不回来呢?那不是连德龄也不能回来了吗?奕劻提议,这边给额附说好,考察政治回来,给个什么差使当当,一个四川的督办,神不神鬼不鬼的,奕劻担心,是不是这个问题在做怪。”奕劻怎么能落在瞿鸿禨后面呢?!忙找出了瞿鸿禨话里的漏洞,还利索地提出办法给填补了上去。要知道,刚才老佛爷可是赞成了这个办法的!只挑毛病不解决,就不是针对瞿鸿禨了,要背时的!

  “还是庆王想得周全,我看呐,现在就给龙小子个衔头,他不是爱建工厂搞实业吗?把云贵两省给他去胡闹,可好?”慈禧清楚,龙剑铭这种商人出身的人最看重的还是利益,一个省现在他搞得有点声色了,那就加上两个省,反正云贵是穷得出了名,在全国也就陕甘可以跟云贵比啦!让龙剑铭折腾去,如果能搞成象四川一样,那大清朝廷可就有福享喽。

  “云贵?那地方额附能看上吗?”瞿鸿禨愣了一下,这老佛爷的算盘也太精明了点,云贵办实业搞新政,那不是比四川还更赔钱吗?他龙剑铭可不是傻子!

  “先这么着发个电报过去,看看再说,哀家看啊,这法子准行。给他个太子少保的衔头,署理云贵川三省新政。再下旨,把今天议定的出国大臣名单公布了,加上龙剑铭。至于德龄那里怎么措词,你们编排个理由,安个名头就可以了。这个事,暂时就这么着吧!”慈禧的想法是给龙剑铭一个想头,至于他能不能够在云贵赚钱,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这边龙剑铭接到电报傻眼了!

  想不到这去美国之前请个假就请来两个省的新政!云贵川连成一片,那是天大的好事啊……只不过一个云贵总督可就要被自己架空起来了!朝廷可没有那么多的总督位置来安排丁制台啊。名正言顺地,云贵的新军可以与四川新军融合在一起了,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在云贵两地预先搞一些新政的举措,从此把西南边境的事情搞定,免得以后麻烦。

  “督办,您这是又高升了啊!太子少保,派遣出洋考察大臣,这去美国的费用,是不是要朝廷来支付呢?”杨度在一旁打着趣,他也是在两年后才搞清楚龙剑铭这“飞来横福”的幕后原因,不过就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罢了!

  “麻烦的是德龄也必须跟着去,这个,确实麻烦。她一去,身份是满清格格呢还是我龙剑铭的夫人?旧金山的同胞们会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何况,这次去美国还要在旧金山找个地方跟珍妮成亲,她去了,这,合适吗?”龙剑铭对这个事情有点头大了。

  “我看啊,不如司徒大小姐一起去,您也好给老先生陪个不是。让人家父女俩也团聚一下。要不,这次回来就把司徒老先生,还有珍妮小姐的家人接来四川得了。这样,大家都放心一点,免得牵挂。反正这边美国人也多,那洋人村的条件又那么好……”杨度出着一不做二不休的主意,敢情是要让龙剑铭趁机带着三个老婆旅游一下呢!

  夜晚,好消息使得督办公署的后院沸腾了好一阵子……

  第30节 两广政权

  岑春煊送走了萨镇冰和周昆等人,捏着龙剑铭的一纸电报,陷入了沉思。

  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令岑春煊无可选择、无可避让地闯进了民兴会的阵营。思想上激烈的争斗是在他所受到的忠君爱国教育中展开的。

  从1900年担任陕西道员率600轻骑为慈禧、光绪护驾开始,岑春煊这个前任官宦子弟(其父岑毓英官至总督)就开始交了鸿运。护驾,本是一个臣子对皇家应尽的本分,可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东南三督结约互保、北方督抚消极避战的庚子年,岑春煊的这一行动,成为当时中国官员中的楷模。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身在危难之中的慈禧把岑春煊当成了擎天柱,自然是大加勉励,大力提拔。慈禧曾经有一句话:这次出京西行避难,倒也发现了两位忠臣。这话里的两位忠臣,一是轻骑护驾,鞍前马后,服侍操劳的岑春煊;一是送了二十万两白银,派张勋带三千淮军遥遥相送的袁世凯。南岑北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慈禧先是把山西巡抚的位置从山西布政使端方的嘴边拉了过来,给了岑春煊。也因此,岑春煊得罪了端方,得罪了端方后面的势力。谁跟端方最交好?袁世凯和奕劻!奕劻是最有资历的老亲王,在官场上被私下里称为大佬,在荣禄死后,权势滔天。这样,岑春煊就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

  1902年四川的义和团联结会党发动了川东大足起义,打出“灭清、兴汉、剿洋”的旗号,势力波及到贵州,起义军人数达到数万之众!一时间,朝廷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奕劻等人想到了素有知兵之名的岑春煊,把他望四川的刀口上推。慈禧也没有察觉到奕劻等人的算盘,还寻思着正好提拔一下岑家三公子,于是乎,四川护理总督的帽子就落到了30来岁的岑春煊头上。

  对此中的缘由,岑春煊是清楚的!所幸岑春煊还有几分本事,到了四川,一边组织官军围剿,一边大搞新政,博取民心。加上从天而降一个方维志,一个周昆。一文一武的,开新政、练新军,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那义和团和会党也收束起来,渐渐地的平息了下去(还不是方维志和民兴会的功劳)。岑春煊因此捞到一个大大的政绩,逐渐在四川竟然有站稳脚跟的势头,连袁世凯的亲家周馥这个四川布政使都不能有丝毫的掣肘。

  奕劻等人又趁着龙剑铭的回国和广西的大起义,撺掇着慈禧把岑春煊扶正、高升到两广总督的位置上。一是为识相多金的龙剑铭腾出四川的位置,二是利用岑春煊去镇压广西的起义……要不,龙剑铭也不可能花了点血本就得到一个四川督办的位置。

  只是奕劻等人完全没有想到,方维志竟然跟龙剑铭是一体的,也没有想到龙剑铭竟然打着尽量拉拢岑春煊的主意。对两广的事务是又出钱又出人,又出战舰又出军械,还采用在四川对付义和团的办法把广西的起义军变成了岑春煊的棋子。这样一来,又给岑春煊狠狠地赚取了一大把政绩。加上岑春煊为官端正廉洁,颇受两广百姓的爱戴,反而把两广总督的位置坐了个瓷实。一个道员就这样成为大清朝廷一等一的封疆大吏!两广新军也就这样落到了龙剑铭的手中!而岑春煊也就这样和瞿鸿禨结成了利益同盟,也顺带着为龙剑铭理清了与瞿鸿禨的关系。使得龙剑铭在四川也好,在北京也罢,一直都是左右逢源,顺风顺水……

  按理说,奕劻等人整治了几次岑春煊不成,也应该歇息一下了,可自从周馥从天津海关道又爬到了闽浙总督的位置上后,1905年的各地总督调换,又为奕劻等人提供了一次机会。云南西南部的片马地区,一直跟缅甸存在着边界纠纷,这1904年秋季以后,在西藏吃了亏的英国人就在那边有所动作,希望借词造成云南方向上的冲突,为英国在谈判桌上增加一点说辞和砝码。而奕劻等人趁着这个机会,想把岑春煊从油水丰厚的两广赶到云贵去,理由嘛,岑春煊知兵善战,四川和广西就是证明。这个话在慈禧70大寿后两天就放了出来,被龙剑铭和瞿鸿禨一前一后通报给了岑春煊……

  庆亲王的主意是:在督抚的调换中,保持端方的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的地位,这样就和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呼应起来,能把周馥安排到两广方面,那,大清四个关键性的总督,庆党就占有三席!(另外一个是老老资格的汉族大臣张之洞的湖广总督)

  还亏得龙剑铭在和岑春煊、瞿鸿禨交换意见后闹了一出新闻战,这一阴谋才最后破产,岑春煊才得以保住两广总督的位置(龙剑铭也保住两广新军和舰队的绝对控制权)。

  对这些过节,岑春煊心知肚明。就算有慈禧的特殊照庀,自己这个壮族官员还是躲不了奕劻等人的算计。这次过了,他们还会用什么手段还对付自己呢?无从得知!

  恐怕还是萨镇冰那句话说得对啊!为民族、为国家做官无愧于心,顶天立地。这个大清朝廷现在这付模样,实在不是岑春煊希望看到的。在朝廷中卷入那些政治纷争,也是令岑春煊感到厌倦和无奈的重要因素。一国之中枢,竟然成天把脑筋用在如何增加自己的权势,捞取更多的好处上面,这样的朝廷实在是腐朽不堪了!

  周昆的话更有警世的意义。为腐朽的朝廷陪葬还是民族的希望新生!选择,已然面对的选择,必须做出的选择。当听到民族振兴会的纲领,当知道自己的“兄弟”龙剑铭就是潜伏在大清统治阶层中的革命党领袖,当明白四川的、广西的起义为什么被自己轻易摆平,当清楚身边的海军、陆军已然落入革命党之手时,岑春煊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呢?

  所以,继伍廷芳、严复、萨镇冰、唐绍仪之后,贵为两广总督的岑春煊也宣誓成为民兴会员。

  龙剑铭在电报里提出,要把两广新军尽量扩充成跟四川新军一样编制规模,还要在两广、云贵范围内,参照四川新政的实例,有选择地展开低层次政治改革和基础经济建设。这些课题,对两广来说,显得太大了一些。不过,电报里提议由龙剑铭、张之洞、岑春煊三人联名上奏朝廷,争取废除科举制度,采用新式学制,加大外派留洋的力度。这个建议虽然在短期内不会解决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但是一旦贯彻下去,3-5年之内,中国就会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分子。有了这样的群体,进行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就容易得多!

  实际上,岑春煊一直都很重视教育,这到两广两年的时间里,在广州、肇庆、湛江、邕州、桂林等地开办了不少的中等学堂和广州的高等学堂,如果加上海军、陆军办的军事学堂的话,岑春煊在教育方面的成绩可以说是斐然卓著的!

  而事实上,岑春煊为官广州两年,是很得民心的!办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推行新政并不只是教育方式上的改革。岑春煊也主张兴工商,所以实实在在地给工商减了税收;岑春煊也要练新军,而且练军的成绩仅次于四川,但是他并没有加重地方的税收来获取,而是通过与广西起义军的默契配合获得了大批的朝廷战费;岑春煊推行廉政,精简旧军,裁撤冗员,兴修湛江军港、加固虎门炮台……

  得民心者招人恨!封建文人和官僚阶层是很痛恨岑春煊的,这人一上台两年功夫不到,20多个知县以上的官员就倒霉了,免职的降职的发配的……于是乎,在中国就出现了四屠的说法:一屠庆亲王奕劻,屠财!二屠额附龙督办,屠洋!三屠直隶总督袁世凯,屠人!四屠两广总督岑春煊,屠官!

  在现时岑春煊的心里,仍然纠集着许多的矛盾。民兴会他加入了,可并不代表他已经跟满清彻底划清了界线。一直在试图通过办洋务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一直暗中支持君主立宪以使政治清明的他,始终还是牵挂着颐和园里70岁的慈禧。对这个老佛爷,岑春煊是又感激又担心又愤恨,这种感情,是一个臣子对提携自己的太后的感情;也是一个臣子对老佛爷将来处境的担心;更是一个臣子、一个中国人对当权者侈糜逸乐、卖国求荣的不齿!20来岁时的岑春煊,曾经想到过拔刀南向,力抗法夷于镇南关。10多年过去了,在官场上打混了10多年,当初的锐气、豪气已经在慢慢的消磨,而思想却越来越成熟,可以透过很多的表面现象去分析到事物的本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萨镇冰和周昆两人的破釜沉舟之举才没有动用,安排在总督府周围的精兵悍将得以悄悄地撤离。这些,当时的岑春煊并没有想到,也没有一点的感觉。他是在震惊!震惊于蒙古族海军耆宿萨镇冰对朝廷的背叛,震惊于自己视做心腹密友的周昆对自己的背叛!同时,有着政治修养的总督也从这些背叛中,从现实的中国状况看到,自己也不得不背叛曾经忠心服侍过的朝廷,背叛满清皇族!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走通。

  赵尔巽给慈禧的三策,所有的督抚们都是得到庭寄而心领神会的。朝廷容不得变法维新,容不得立宪改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慈禧对权力的迷恋,满清对中国整个民族、对国家的尊严、对领土的完整从内心里的轻视!

  革命,曾经盘旋在岑春煊的脑子里。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革命,变革命运!在中国被列强肆意宰割,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不革命,只能等到去亡国、去灭种…….

  岑春煊同意革命了,可是他的出身、他的人生经历和见识,又容不得革命这个带着暴力和血腥的词汇给孱弱的中国雪上加霜,给环伺的列强一个完全瓜分中国的借口!不在其位难谋其政!不在岑春煊这个位置上就感受不到压力和责任,他不能向青年学生那样,不能象10多年前的自己那样,仅仅凭着脑子里的美好愿望和满腔热血就去革命!政治,永远不是那么的简单的事情。中国政局的变动,不仅仅是中国关起门来一家子商量一下,打一架就可以决定的!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和对中国那怎么也掩盖不住的野心,势必导致各国的干涉,甚至是就势霸占中国,让中国完全沦落成列强的殖民地……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革命还少吗?太平天国引来列强的驻军租界,义和团带来了辛丑条约和几乎使全中国人破产的庚子大赔款。如今,龙剑铭的革命会带来什么?这场箭在弦上的民族独立革命能不能避免以上的悲剧呢?

  对龙剑铭,岑春煊是打心眼里佩服的!能孤身一人在美国闯荡出那么大的产业,能主动配合外交促使美国废除《限制来美华工条约》,能让美国主动免除庚子赔款,能把四川建设成为当今中国首屈一指的省份,能把英军1万多人变成中国的战俘……还有什么事情是这个额附、一品大员、民兴会总裁(总执委的名称在上次会议以后改称总裁)、几十万新建陆军和海军的实际控制者所不能做到的呢?

  龙剑铭的革命策略,是岑春煊深深赞赏的。流最少的血、花最短的时间完成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新政权。这,需要准备,准备好了以后需要等待时势、机会,而时势和机会往往又是高明如龙剑铭这样的人主动创造的!

  想通了这些的岑春煊,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却反而觉得心里堵得更慌,觉得眼眶和鼻梁在一阵阵的发热!激动的感觉,一种找到办法实现自己抱负后激动得想哭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