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不能打脸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要除了大伯的乡正名头,还要锁拿归案?”

  楚河顿时怒极反笑:“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将大伯锁拿归案!”

  现在的楚河,虽然说不上年轻气盛,但刚刚提升境界,血气方刚是肯定的,实力也是大涨,自问在秦州城内,怕是没有谁是自己对手,自家被大同县城如此欺负,叫他如何吞得下这口气!

  楚河不清楚蜀国平定叛乱需要多少时间,但这里和地球三国不一样,多了一个黄巾余孽,还有自己这只时空蝴蝶,未必和地球的历史一样走向。

  他并没有轻视黄巾军。

  要知道秦州城这边的黄巾余孽,只是黄巾军一个小棋子而已,蜀国各处,甚至连带大魏大吴那边也有黄巾军的动静。

  要是黄巾军只有过山虎这点人,也不可能让拥有数十万雄兵的南蛮王孟获与之联手。

  只要前面有黄巾军和南蛮军是放在书房的,怎么会放在会客室?

  邓贾当然不知道,这楚家大宅,是楚河的大本营,地方就这么大,楚河的书房外人又不能随意进入,这会客室,平时来的都是楚家亲近之人,书册留在这里,是给这些人阅读观看。

  楚河并不想下面的人大字都不识一个,留着这些书册在会客室,也算是让他们接触一下文道。

  另外,在不出门的情况下,了解三国之事,风土人情,书籍是最好的选择,楚河自己就没有少看这些辛苦收集起来的书册。

  正当邓贾打算细看一下的时候,忽然便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他马上回到案桌,脸上已经覆盖倨傲之色,鼻孔朝天,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果然,楚河三人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楚河看了看这个穿着青色书生袍服,三角眼,脸颊清癯,尖下巴留着山羊胡子,相貌有些尖酸刻薄的中年人,也没有跟他磨蹭,冷声说道:“你就是邓青派来收取粮税的?”

  邓贾也看着楚河,捋着胡子说道:“鄙人邓贾,在邓典武大人门下做事,这一次正是前来常定乡,收取大蜀粮税。阁下又是何人?”

  楚河并没有回答,正是问道:“要收取多少粮税?”

  邓贾脸色一正,却是没有了倨傲之色,打量着楚河道:“阁下年纪轻轻,却是长得气宇轩昂,莫非就是大同神童楚河楚潜渊?”

  楚河愣了一下,想不到邓贾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语气也客气,虽然他现在一副干瘦的样子,和气宇轩昂根本不沾边,但还真的不好拿捏什么,只得捏着鼻子说道:“正是楚某。”

  邓贾马上拱手说道:“早听闻常定乡楚潜渊乃是人中龙凤,素有仁义之名,如今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至于收多少粮饷,乡正大人以前曾是官府书吏,自然心中有数。”

  楚文冷哼一声:“秋收粮饷自是知道,可不是阁下说的十九万石之数。”

  邓贾笑道:“那按照乡正大人所言,该是多少?”

  楚文正要说话,但陡然之间便想起什么,却是微微一哼的道:“粮饷多少,自有官府统筹计算,可不是楚某人说了算!”

  邓贾点了点头:“如今叛匪作乱,流民肆虐,这粮税肯定不能按照以往的惯例收取。”

  “典武大人,也是大同县出身,知道乡民之苦,因此据理力争,求得县令大人和县城大人的允许,七成收取粮税,本该是二十四万石。”

  “县令大人考虑到常定乡楚家忠义,先前捐献五万石米粮,因此这二十四万石赋税,乡正大人收取上来,便扣除之,只需要押送十九万石米粮前去县城便可。”

  楚文一听,心中顿时打了一个咯噔,终于知道邓贾的意思了。

  这分明是要把上半年的粮税都一起收了!

  这样算来,十九万石还真的不过分。

  问题是上半年的时候,楚河还没有回来,潜渊卫也没有扩招,只护卫清河村的范围,常定乡各处,粮食产量低得可以,自己吃食都勉强,又哪里来的米粮缴税?

  现在常定乡乃至其它乡有富余的米粮卖给楚家,主要还是楚河剿匪清平诸乡的功劳。

  楚河来之前,本来以为这邓贾嚣张狂妄,自己狠狠打他的脸,然后便将他驱逐离去的,想不到邓贾精明,说话有条有理,不给他发飙的机会。

  他心中不禁感叹,果然不能小瞧他人,没有谁天生就给人用来打脸的。

  听得邓贾如此说道,楚河忽然一笑:“十九万石确实不多,如此多的米粮,我们还得筹集一下,不知道县城那边什么时候派人来取?”

  楚文和楚全都是愕然,先前看楚河的样子,分明是不打算缴纳粮税的,怎么现在又让邓青过来收取了?

  邓贾也是有些意外,他开始称赞楚河仁义,就算着楚河不愿缴纳粮税,打算以大义来压楚河的。

  要是楚河抗税,那就是不顾大同县十万百姓的死活,如此不仁不义,楚河别想再有好名声。

  但楚河一口答应缴税,邓贾意外之余,马上就道:“按照规矩,这粮税的收取运送,乃是乡正负责,不过县里十万百姓现在已经缺粮短食,还希望乡正大人尽快把粮税押送到县城。”

  哪知道楚河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我们常定乡可没有什么乡正,先前的乡正大人,却是被流民所害,这粮税,怕还得城里派人下来收取。”

  邓贾略微一愣:“怀羽兄不正是常定乡的乡正?”

  楚文也不是蠢人,马上就猜到了楚河的想法,这个时候也是无奈说道:“虽然县里有意让楚某担任常定乡乡正之位,可惜文书一直没有下来。”

  邓贾张了张嘴巴:“这……怀羽兄还没有收到文书?为何邓典学大人,告知邓某,怀羽兄便是常定乡乡正。”

  楚文摇了摇头:“这楚某也不知道,不如邓兄先回去县里询问一下,看县里大人什么时候把文书下发下来?”

  楚文还真的没胡说。

  在富裕繁华的乡镇,乡正相当抢手,收取粮税可以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但大同县这些偏离之地,乡正可不是什么吃香的职务,不但没有什么油水,还因为要收取粮税,得罪乡邻,一旦乡民抗税,一怒之下杀了乡正都是有的,因此乡正的任命,以往都是一句话的事。

  就好像村里的族长,清河村上一任族长说楚镇海接任,那楚镇海就是族长了,可没有文书族印什么的。

  问题是,按照蜀国的律法,这乡正、亭长,都要官印文书的。

  楚文没有官印文书,从法理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常定乡的乡正。

  邓贾三角眼连眨了几下,任他老谋深算,也想不到楚河会拿出这样一个借口,他当然知道,楚文不可能有乡正任命的官印文书。

  他最后只得沉吟说道:“我看不如这样,怀羽兄先把粮税收取上来,邓某这就派人回去禀告县里大人,想必其中有什么因由。”

  “邓某可以保证,只要怀羽兄把粮税解押到县城,定然不会只是一个乡正位置。”

  楚文脸色一正:“邓兄此言差矣,收取粮税,乃是国之大事,皆是官府操持,楚某一介白身,岂敢行这大逆不道之事,邓兄切莫害我。”

  这个时候,楚河也是满怀歉意的说道:“既然这是误会,大人又怀着官府大事,还请邓大人快快回去县城,问清楚谁人才是常定乡的乡正,切莫耽搁了收取粮税的大事!”

  “对了,既然县令大人大义,那粮税收取上来之后,还望把五万石米粮送到我们这里。”

  随后他叹了口气:“现在楚家家大业大的,还真的有点米粮不足。”<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